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博士论文 >

金属氧族化合物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和电化学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4 21:25

  本文关键词:金属氧族化合物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和电化学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光催化 超级电容器 卤氧化铋 过渡金属氧化物 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


【摘要】:光催化技术和超级电容器在解决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论文旨在探索几种卤氧化铋,过渡金属氧化物和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和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研究。本文合成了原位形成的具有高效可见光光催化活性的Bi/BiOBrxI1-x异质结分级微球,通过在可见光下降解RhB来评估其光催化活性并分析其光催化机理;制备了CoO纳米粒子和NiCo2O4空心纳米立方体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并研究了其电化学电容器性能;制备了金属1T-MoS2超薄单层纳米片,并研究了其电化学电容器性能。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灵巧的一步溶剂热方法,合成原位形成的具有高效可见光光催化活性的Bi/BiOBrxI1-x异质结分级微球。合成工艺过程中,通过乙二醇原位还原Bi3+,Bi纳米粒子沉积在BiOBrxI1-x微球的表面。Bi/BiOBrxI1-x样品极大增强的可见光光催化活性可以归因于由Bi纳米粒子引起的电子-空穴对的有效分离和延长载流子寿命的贡献。在所合成的样品中,Bi/BiOBr0.266I0.734样品表现出最高的光催化活性和在重复的可见光照射下高的光化学稳定性,这对其实际应用特别有前途。羟基自由基证明是RhB光氧化的主要活性物种。金属Bi纳米粒子具有类似于贵金属的行为,对BiOBrxI1-x产生多个积极作用,包括增加可见光吸收和增强电荷分离和转移。目前的工作证明利用低成本的Bi纳米粒子作为贵金属的替代品来提高其他光催化剂性能的可行性,同时,为原位制备Bi/半导体纳米复合材料提供新的观点。(2)采用机械球磨法制备了CoO纳米粒子。所制备的CoO纳米粒子表现出高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结晶性。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CoO样品的比电容逐渐增加,球磨96小时的CoO纳米粒子的比电容最高。球磨96小时的CoO纳米粒子电极在0.5,1,2,3,4,8,12和16 A g-1电流密度下对应的比电容分别是600,594,584,544,520,488,456和416 F g-1。CoO纳米粒子比电容的保持在2 A g-1电流密度下充放电2000次循环后为96.6%,在4 A g-1电流密度下充放电2000次循环后为95.3%。CoO纳米粒子电极高的比电容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归因于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结晶性,使其可以成为超级电容器储能应用中优良的电极材料。(3)使用“协调刻蚀+沉淀”(CEP)路线成功合成了NiCo2O4空心纳米立方体。所制备的NiCo2O4空心纳米立方体显示出高的比表面积134.52 m2 g-1和介孔结构2.4-6 nm。NiCo2O4空心纳米立方体电极在1,2,4,8和16 A g-1电流密度下对应的比电容分别是795.6,680,622.2,568.9和497.8 F g-1。由于高的比表面积和介孔空心结构为电解液离子提供有效的扩散通道,导致NiCo2O4空心纳米立方体有高的比电容。高的比表面积和介孔空心结构也导致高稳定性,NiCo2O4空心纳米立方体电极的比电容的保持在1 A g-1电流密度下充放电2000次循环后为97.5%,在2 A g-1电流密度下充放电2000次循环后为96.1%。NiCo2O4空心纳米立方体电极高的比电容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归因于高的比表面积和介孔空心结构。(4)采用两步溶剂热法成功地合成了MoS2超薄单层纳米片,纳米片样品中主要成分为金属1T-MoS2,1T相的浓度为60%。所制备的MoS2纳米片显示出高的结晶性和良好的导电性。MoS2纳米片电极在1,2,4和8 A g-1电流密度下对应的比电容分别是388.8,305,271.3和230 F g-1。良好的结晶性和导电性有助于电解液离子更好的扩散和传输,导致高的比电容。金属1T-MoS2良好的导电性也导致高稳定性,MoS2纳米片比电容的保持在1 A g-1电流密度下充放电2000次循环后为97.1%。MoS2纳米片电极高的比电容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归因于金属1T-MoS2良好的结晶性和导电性。
【关键词】:光催化 超级电容器 卤氧化铋 过渡金属氧化物 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B383.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34
  • 1.1 引言11-15
  • 1.2 卤氧化铋BiOX (X = Cl, Br, I)可见光光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15-20
  • 1.3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20-26
  • 1.3.1 碳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20
  • 1.3.2 导电聚合物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20
  • 1.3.3 过渡金属氧化物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20-24
  • 1.3.4 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24-26
  • 1.4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26-27
  • 参考文献27-34
  • 第2章 Bi/BiOBr_xI_(1-x)异质结分级微球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34-56
  • 2.1 引言34-35
  • 2.2 实验部分35-37
  • 2.2.1 样品的制备35-36
  • 2.2.2 结构和形貌表征36-37
  • 2.3 结果与讨论37-51
  • 2.3.1 晶体结构和形貌37-43
  • 2.3.2 光催化活性43-47
  • 2.3.3 光学吸收特性47-49
  • 2.3.4 光催化机理分析49-51
  • 2.4 本章小结51-52
  • 参考文献52-56
  • 第3章 CoO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56-73
  • 3.1 引言56-57
  • 3.2 实验部分57-59
  • 3.2.1 合成CoO纳米粒子57-58
  • 3.2.2 结构和形貌表征58-59
  • 3.3 结果与讨论59-68
  • 3.3.1 CoO纳米粒子结构和形貌表征59-64
  • 3.3.2 CoO纳米粒子电化学性能表征64-68
  • 3.4 本章小结68-69
  • 参考文献69-73
  • 第4章 NiCo_2O_4空心纳米立方体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73-90
  • 4.1 引言73
  • 4.2 实验部分73-75
  • 4.2.1 Cu_2O立方体模板的制备73-74
  • 4.2.2 NiCo_2O_4空心纳米立方体的制备74
  • 4.2.3 结构和形貌表征74-75
  • 4.3 结果与讨论75-86
  • 4.3.1 NiCo_2O_4空心纳米立方体结构和形貌表征75-80
  • 4.3.2 NiCo_2O_4空心纳米立方体的合成机理80-81
  • 4.3.3 NiCo_2O_4空心纳米立方体电化学性能测试81-86
  • 4.4 本章小结86-87
  • 参考文献87-90
  • 第5章 金属 1T相MoS_2单层纳米片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90-100
  • 5.1 引言90
  • 5.2 实验部分90-91
  • 5.2.1 合成MoS_2超薄纳米片90
  • 5.2.3 结构和形貌表征90-91
  • 5.3 结果与讨论91-98
  • 5.3.1 MoS_2纳米片结构和形貌表征91-95
  • 5.3.2 MoS_2纳米片电化学性能测试95-98
  • 5.4 本章小结98
  • 参考文献98-100
  • 结论100-10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103-104
  • 致谢104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凯;Mohammed Ashraf Gondal;Rashid Ghulam Siddique;施珊;王斯琦;孙江波;徐庆宇;;Ag/Ag_3PO_4/g-C_3N_4三元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可见光驱动下的光催化活性增强(英文)[J];催化学报;2014年01期

2 黄澍;王玮;王康丽;蒋凯;程时杰;;石墨烯在化学储能中的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4年02期

3 黄磊;张艳华;涂铭旌;;锂离子电池中石墨烯基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的制备和应用[J];功能材料;2014年08期

4 贾志军;王俊;王毅;;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4年04期

5 Long Kang;Shi-Xiong Sun;Ling-Bin Kong;Jun-Wei Lang;Yong-Chun Luo;;Investigating metal-organic framework as a new pseudo-capacitive material for supercapacitors[J];Chinese Chemical Letters;2014年06期

6 卢云;元杰;宫岩坤;胡永达;杨春;;导电剂对氧化钌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性能的影响[J];功能材料;2014年S2期

7 肖鹏;王大辉;郎俊伟;;影响热还原氧化石墨烯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因素比较(英文)[J];电化学;2014年06期

8 金玉红;王莉;尚玉明;高剑;李建军;何向明;;尖晶石结构NiCo_2O_4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5年01期

9 陈俊蛟;黄英;黄海舰;;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进展[J];材料开发与应用;2015年01期

10 张家华;王亚明;伍水生;蒋丽红;;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催化应用进展[J];功能材料;2015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原长洲;张校刚;;多级纳微超级结构电极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超电容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4分会:化学电源[C];2014年

2 赵岩;袁寿其;李华明;;钴酸锰纳米花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A];2015年中国化工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卯成;双金属氧化物及其复合材料的赝电容行为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2 何光裕;石墨烯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及性能调控[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3 黄亮;可再生能源纳米材料与金属离子荧光传感器的设计、合成及其应用[D];兰州大学;2013年

4 李文尧;锰基金属氧化物及其复合材料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5 高远鹏;银、氮修饰二氧化钛基纳米材料的制备、结构和可见光催化性能[D];武汉大学;2013年

6 杜萌;基于石墨烯复合界面的DNA电化学传感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3年

7 季振源;石墨烯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可控合成及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4年

8 伍廉奎;电沉积Sol-gel技术及其在材料表面功能化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4年

9 赵君;多级结构过渡金属氧化物:微纳结构形态调控及催化、气敏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10 刘德全;三维纳米结构金属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阳阳;Ag-AgBr/载体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在偶氮染料废水降解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王莹;TiO_2基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活性[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3 刘锐;银修饰型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与可见光光催化性能[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4 许雯靓;石墨烯修饰电极对苯二酚的测定及石墨烯的生物效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5 高海瑞;几种RuO_2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6 罗贤宇;石墨烯负载贵金属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氧化性能[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7 潘虹;基于碳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8 俞雪;石墨烯复合结构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3年

9 张龙;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10 李雪珊;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应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747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6747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7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