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酸能和GABA能神经元突触前差异研究
本文关键词:谷氨酸能和GABA能神经元突触前差异研究
【摘要】:由于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对于神经环路调节的重要性,谷氨酸能和GABA能突触的功能研究一直是关注的热点。以往的研究往往关注于两者突触后的差别,而突触前的研究则大部分不区分二者或仅仅集中于谷氨酸能突触。 我们的研究首先利用了高压冷冻固定技术对小鼠大脑皮层组织的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囊泡结构形态进行了3D重构和大小与形态的比较,发现在抑制性的GABA能突触中能够观察到较多直径在60nm以上的囊泡,而兴奋性突触的囊泡则几乎都集中在50nm附近;接着,我们利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对谷氨酸能突触和GABA能突触前的功能性回收囊泡进行标记,并在标记后的不同时间点进行固定和观察,发现GABA能突触的功能性回收囊泡中有大量直径接近内吞体(endosome)的大型囊泡,这些大型囊泡在回收后15min内可以转变生成小囊泡,而谷氨酸能突触中这一现象并不明显;之后,我们又利用FM4-64染料标记回收囊泡,并于15min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对神经元进行刺激和实时成像。我们发现,GABA能的回收囊泡可以在电刺激下迅速释放干净,而谷氨酸能的突触囊泡在电刺激下只能释放一部分,只有使用高钾溶液灌流才能让这些回收囊泡继续释放。最后,我们利用双通道膜片钳技术,比较谷氨酸能突触和GABA能突触在连续刺激下的电流反应恢复情况,发现谷氨酸能突触在刺激后可以比GABA能突触更快恢复到初始强度。根据这些现象,我们认为谷氨酸能和GABA能突触前存在不同的囊泡循环模式,并为这一领域提供了新的观点和思路。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Q421
【目录】:
- 接播5-7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缩写10-12
- 目录12-14
- 1. 引言14-18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18-31
- 2.1 细胞培养18-20
- 2.2 电生理记录20-21
- 2.3 荧光显微成像21-23
- 2.4 电镜制样及观察23-25
- 2.5 高压冷冻及冷冻替代25-27
- 2.6 主要溶液的配制27-28
- 2.7 主要药品来源28-29
- 2.8 主要仪器29-30
- 2.9 数据统计和分析30-31
- 3. 实验结果31-48
- 3.1 GABA能神经突触中可以观察到较多的大直径囊泡31-36
- 3.2 GABA能突触在刺激后会产生大量的大直径囊泡36-40
- 3.3 谷氨酸能突触的回收囊泡在电刺激下较难释放40-45
- 3.4 谷氨酸能突触后电流在刺激后恢复得较快45-48
- 4. 讨论48-52
- 5. 参考文献52-62
- 6. 文献综述:突触前的囊泡回收途径62-92
- 摘要62
- 前言62-64
- 网格蛋白Clathrin介导的内吞途径(Clathrin-mediate endocytosis, CME)64-68
- Kiss and run途径68-71
- 超快速内吞途径(Ultrafast endocytosis)71-73
- 大泡内吞途径(Bulk endocytosis)73-75
- 讨论75-77
- 参考文献77-92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9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瑾;陈盛强;;脆性X综合征代谢性谷氨酸受体信号通路与认知障碍关系进展[J];广东医学;2014年02期
2 宋艳;宋颖;侯金利;张茂林;;狂犬病病毒街毒株对体外培养小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作用及其机制[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3期
3 Elaine Y.C.Hsia;Yirui Gui;Xiaoyan Zheng;;Regulation of Hedgehog signaling by ubiquitination[J];Frontiers in Biology;2015年03期
4 郑则慧;刘晓波;;猫丘脑腹外侧核与十字沟周围大脑皮层的突触联系——损毁溃变法结合电镜的研究[J];解剖学报;1990年02期
5 董娜;武军华;贾培媛;李倩;温新宇;冯泽国;周建平;王玉霞;;蓖麻毒素细胞毒性及其中毒小鼠组织病理改变[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3年10期
6 金菊英;闵苏;;蛋白激酶Mζ与慢性疼痛[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年07期
7 NGUYEN Tam H;QIU XuFeng;SUN JianYuan;MEUNIER Frederic A;;Bulk endocytosis at neuronal synapses[J];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2014年04期
8 张妮;王世伟;苟兴春;;突触囊泡内吞的分子机制[J];海南医学;2014年16期
9 蔡婷;袁伟;;突触内吞关键蛋白Dynamin的研究进展[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10期
10 曹萌;叶子琦;林绪波;顾宁;;转移消失蛋白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201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奇;Bin Feng;Kun Zhang;Yan-yan Guo;Shui-bing Liu;Yu-mei Wu;Xiao-qiang Li;Ming-Gao Zhao;;星形胶质细胞来源NT-3分泌过量引起脆性X综合症神经元发育障碍的机制研究(英文)[A];第十一届全国博士生学术年会(生物医药专题)论文集(上册,,大会报告)[C];2013年
2 Shaohui Cui;Di Guan;Yinan Zhao;Defu Zhi;Huiying Chen;Shubiao Zhang;;The transmembrane routes of cationic liposomes mediated gene delivery[A];第八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娜;皮层神经元内在特性对神经信号编码稳态的调控作用[D];沈阳药科大学;2006年
2 汪浩;年龄及性别相关的大鼠视皮层细胞的功能衰退[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3 刘向前;糖皮质激素和细胞因子与海马突触损害的关系及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保护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祁英杰;神经甾体硫化孕烯醇酮对大鼠前额叶皮层内侧区中间神经元兴奋性突触传入的作用和机制[D];复旦大学;2008年
5 肖争;癫痫突触机制中发动蛋白、突触融合蛋白、突触囊泡膜蛋白及相关蛋白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6 牛玉光;噪声及水杨酸钠引起下丘及皮层的电活动改变[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3年
7 赵亚丽;GRM7、GRM3、CMYA5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相关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8 方琦;脑内组胺及H1受体对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代谢通路的调控作用[D];浙江大学;2013年
9 刘玉涛;酿酒酵母中TRAPP复合体的三个亚基在囊泡运输和细胞自噬中的功能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10 叶艳;组蛋白低乙酰化下调PIB5PA表达在人黑色素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彩霞;磷脂酰肌醇结合网格蛋白装配蛋白rs3851179G/A基因多态性与迟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1年
2 许亮;两种不同细胞颗粒分泌机制的初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张晓燕;甘氨酸诱导的NMDA受体电流的双向可塑性[D];南京医科大学;2013年
4 张玮;金钗石斛生物总碱对Aβ_(25-35)所致原代大鼠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D];遵义医学院;2013年
5 赵洁;CLTC在小鼠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及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D];内蒙古大学;2013年
6 王军;海马DG区GABA在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空间记忆障碍中的作用[D];延边大学;2013年
7 李天苏;Sprague-Dawley大鼠孤独症模型的建立及行为学特点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8 林萍萍;T-2毒素抑制GH3细胞生长激素合成与分泌的基因组和蛋白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9 张文成;大鼠心肌分泌ANP增加可能致胰岛素抵抗[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10 祝亚桥;FMR1基因敲除对雄性小鼠生殖功能的影响[D];广州医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0344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1034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