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东印度洋海表温度日变化的季节内和季节调整过程研究
本文关键词:热带东印度洋海表温度日变化的季节内和季节调整过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SST日变化 季节变化 季节内变化 海表通量 耦合模式
【摘要】:海表面是海洋与大气的交界面,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简称SST)在调节海气相互作用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日变化、季节变化是海洋-大气系统在太阳外强迫下固有的周期,相对季节变化而言日变化了解很不深入,而近年来大量观测研究揭示了海洋中存在着复杂的SST日变化过程(diurnal cycle of SST,简称DSST),该过程通过尺度祸合可能影响季节内和季节尺度的天气、气候过程。特别是,在探索季节内尺度的可预报性问题中日变化过程得到高度重视,因此,研究控制SST日变化的物理机制对深入理解海气相互作用意义重大。本文利用Research Moored Array for African-Asian-Australian Monsoon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RAMA)系统提供的最新观测资料详细分析了热带东印度洋不同代表性海域DSST季节、季节内尺度的变化特征,以一维海洋混合层模式、海气耦合模式为工具定量地诊断了季节循环、大气季节内振荡(Madden-Julian Oscillation,简称MJO)调制DSST的控制过程。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热带东印度洋DSST季节性变化在赤道以外的热带海洋显著强于赤道附近。孟加拉湾中部海域DSST具有独特的季节性:DSST幅度在夏季风爆发之前达到全年最大值,在季节变化上具有典型的双峰结构,即在季风转换期DSST幅度大,而在冬、夏季风期DSST幅度小。诊断研究发现,海面风应力和短波辐射的季节变化是上述特征的主要控制过程。与之不同,在赤道以南热带海域(12。S), DSST幅度则呈现正常的单峰式季节变化,风应力是造成南半球夏季DSST达到全年最大值的主要原因。季风期降水强度的差异是造成12°N和12°S海表面短波辐射通量季节性变化差异的主要原因。热带东印度洋上特殊的季风转换形式,使海表面风应力在热带印度洋赤道两侧出现了完全不同的季节演变模式。(2)冬季,赤道东印度洋DSST受MJO的影响显著:在对流活跃(抑制)阶段SST日变化幅度最小(大),敏感性实验诊断发现,主要是受到海面短波辐射(约40%)和风应力(约38%)季节内变化的调制。在MJO空间扰动结构与背景环流相互作用下,纬向风应力在MJO对流增强与对流减弱阶段产生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造成DSST幅度在上.述两个位相的差异。(3)海气耦合模式中DSST偏弱,模拟的孟加拉湾中部DSST幅度只有观测的30%左右。通过敏感性实验发现,在孟加拉湾内模拟的海表通量与观测数据的一致性较好,DSST偏弱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海洋上层的垂直分辨率不够,无法准确模拟强的层化结构。在赤道以南热带印度洋,DSST偏弱的原因首先是海表通量的显著模拟误差,海洋上层的垂直分辨率不够也是DSST较弱的原因。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731.1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强,黄宣宝,张远辉;东印度洋海-气二氧化碳分压差及其通量研究[J];台湾海峡;1997年04期
2 何拥军;东印度洋沉积物的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特征[J];海洋地质动态;1994年10期
3 叶黎明;翦知nc;金海燕;成鑫荣;;末次盛冰期以来印度尼西亚穿越流对东印度洋上部水体结构的影响[J];第四纪研究;2008年03期
4 宣莉莉;邱云;许金电;曾明章;;热带东印度洋表层环流季节变化特征研究[J];热带海洋学报;2014年01期
5 王东晓,刘峗,刘钦燕,施平;1997~1998年El Ni(?)o期间印度洋和西太平洋上层海洋的联系[J];自然科学进展;2003年09期
6 李作明;林海勇;;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大海啸在东印度洋的泰国西海岸岩溶地区和邻近区域的破坏及地质效应[J];地球与环境;2005年S1期
7 王韶霞,刘秦玉,徐启春;热带东印度洋-西太平洋海域OLR季节内振荡空间分布特征[J];海洋与湖沼;2000年01期
8 胡水波;曹文熙;林俊芳;杨跃忠;王桂芬;周雯;;热带东印度洋6°N断面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光谱吸收特性[J];热带海洋学报;2013年04期
9 乔彬;刘子洲;张书颖;刘聪;李培良;;季风转换期东印度洋的赤道流系结构和水文特征[J];海洋科学进展;2014年03期
10 ;国际简讯[J];遥感信息;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丽萍;郭品文;唐碧;;热带东印度洋海表温度持续性的秋季障碍[A];第五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杨丽萍;郭品文;唐碧;;热带东印度洋海表温度持续性的秋季障碍[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预测研究与预测方法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3 赵中振;;印尼传统医药初探[A];海峡两岸暨CSNR全国第十届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孙振宇;于卫东;;2002年和2003年厄尔尼诺和印度洋偶极子走航观测[A];中国海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黄菲;;东印度洋-西太平洋暖池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研究[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6 李作明;林海勇;;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大海啸在东印度洋的泰国西海岸岩溶地区和邻近区域的破坏及地质效应[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岩溶·工程·环境”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崔鲸涛;我国成功组织实施热带东印度洋国际合作科考航次[N];中国海洋报;2011年
2 记者 罗茜 朱_g;努力建设国家海洋调查主力军[N];中国海洋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洋;热带东印度洋海表温度日变化的季节内和季节调整过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袁超;春季季风间期热带东印度洋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与光合荧光特征[D];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5年
2 乔彬;热带东印度洋水文和环流特征及年际变化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3 宣莉莉;热带东印度洋上层海洋环流及其与孟加拉湾水交换的季节变化研究[D];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3年
,本文编号:11972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1197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