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酸沉降特征及其对森林土壤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三峡库区酸沉降特征及其对森林土壤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三峡库区 酸沉降前体物 酸沉降 酸临界负荷 森林土壤
【摘要】:近年来,酸沉降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对全球生态系统造成极大威胁,不仅使得土壤酸化、土壤结构破坏、水体酸化、水质变差、森林衰亡、农作物减产以及腐蚀建筑物等,还会对人类生活造成极大影响,更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目前,继欧洲和美国以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大酸雨区,而且主要集中于我国中部和西南地区。因此,本研究以三峡库区作为主要研究区域,采用野外试验、室内分析和模型模拟等方法研究库区内导致酸沉降的主要酸沉降前体物(SO2和NO2)现状和区域来源、大气酸沉降特征、库区酸临界负荷和超临界负荷情况、酸沉降对森林土壤的影响以及未来酸雨情况,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三峡库区在经历了30年迅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后,酸沉降前体物SO2和NO2年均浓度分别在0.034-0.039 mg·m-3和0.026-0.031 mg·m-3之间。基于国标,三峡库区一类区SO2年平均排放浓度仅有巫溪近几年排放浓度达标;NO2年均排放浓度大部分区县均已达到标准。应用Hysplit4气流轨迹模型对库区2013年气流轨迹模拟得到两条轨迹线,1号轨迹线起源于库区境内,出现频率达到77%,;2号轨迹线起源于库区外南部,出现频率为23%。说明外来源污染物对库区污染物量影响较小。(2)2007-2013年三峡库区年均降水量在968.53-1254.12mm之间,四季降水分明。降水年均pH值在4.26-4.79之间,始终低于5.6,属于酸性降水。根据降水污染程度,库区降水在轻度污染和中度污染之间。应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库区大气降水离子成分进行正交旋转后得出2个主成分;而应用源解析模型(PMF)分析模型进行源解析得出4个因子,因子1:Na+和Cl-,主要是海洋源污染物高空远距离输送所致;因子2:NH4+和SO42-,主要属于煤炭燃烧、农业源;因子3:Ca2+和Mg2+,主要代表了地壳或风吹尘源;因子4:NO3-,代表化石燃料燃烧源。PCA和PMF两种方法由于解析原理或假设不同,导致源解析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性,表现出各自在应用上的优势和局限性。(3)应用简单质量平衡法(SMB)评估三峡库区酸临界负荷,该值在0-10.3keq·ha-1·yr-1之间,5.0 keq·ha-1·yr-1以上酸临界负荷主要分布在三峡库区上游和下游部分地区;营养氮临界负荷值在0-3.5 keq·ha-1·yr-1之间,低于硫临界负荷。酸临界负荷超过量在0-2.1 keq·ha-1·yr-1之间,已达整个库区近4.8%的面积;营养氮临界负荷超过量在0-0.3 keq·ha-1·yr-1之间,已占整个库区29.0%的面积,应重点保护临界负荷被超过区域,防止酸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更大危害。对三峡库区酸临界负荷模型所需各参数敏感性分析发现,最重要的影响参数是净氮固定速率(Nu)和盐基阳离子与铝离子的比值(Bc:Al),二者对酸临界负荷评估影响分别占到了37.0%和33.3%;其次为氮沉降量(Bcdep),占到了17.9%,而其它参数对临界负荷评估影响较小,特别是水铝矿平衡常数(kgibb)、径流量(Q)和时间(t)。(4)大气降水经过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冠层后水化学性质发生明显变化,pH值分别下降0.88和0.71个pH当量。阔叶林树干茎流中Ca2+淋溶量和淋溶系数分别达到4.606 mg·L-1和2.360,明显高于针阔混交林。降水经土壤层后针阔混交林壤中流pH值升至7.55,而常绿阔叶林壤中流pH值降至6.59。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表层土壤pH值从2010年到2012年呈减少趋势。两种林分土壤pH随着H+加入量的增加呈“L”型逐渐降低。土壤酸缓冲曲线在H+加入量达到0.03mol/kg时发生转折。土壤pH3.0时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土壤酸缓冲容量均较小;土壤pH3.0时两种林分的土壤酸缓冲容量急剧上升,是pH3.0时的2.8-4.2倍。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土壤酸害容量基本呈现出从土壤A层到C层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根据土壤酸害容量划分等级,两种林分土壤均属于易受害土壤,土壤对酸沉降相对较敏感。(5)应用Matlab R2014b构建酸沉降预测网络NAR神经网络并进行多次训练,完成建模任务,可以通过延时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仿真与预测。三峡库区预测2014年、2015年和2016年降水量分别达到1599.4mm、1422.6mm和1766.1mm,普遍高于2007-2013年实测降水量;降水pH分别为4.77、5.23和5.21,属于弱酸雨;相较于2013年,2014-2016年预测各离子含量均有所升高,预测降水中主要阴离子仍以SO42-和NO3-为主,主要阳离子以NH4+和Ca2+为主,根据[SO42-]/[NO3-]可知,2014-2016年库区酸雨仍属于燃煤型酸雨。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71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静;大气酸沉降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进展[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2 刘菊秀;酸沉降下铝毒对森林的影响(综述)[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0年03期
3 朱育新,胡守云,王云飞,尹宇,潘红玺,周万平;酸沉降影响的湖泊沉积学证据[J];海洋与湖沼;2002年04期
4 贾新媛;区域酸沉降模式[J];大气科学;1993年06期
5 马向平,仙麦龙,吕录仕,孙顺新,张敦虎,王辉;重庆市酸沉降污染造成的植被受害状况遥感监测研究[J];国土资源遥感;1997年04期
6 于锡军;;陆地生态系统酸沉降临界负荷模型及存在问题研究[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版);1997年03期
7 于锡军,仇荣亮;陆地生态系统酸沉降临界负荷及模型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1998年03期
8 张林波,曹洪法,沈英娃,高吉喜,舒俭民,刘连贵,熊严军;苏、浙、皖、闽、湘、鄂、赣7省酸沉降农业危害——酸沉降农业生态综合危害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1998年01期
9 谭克龙,吕录仕,张敦虎;酸沉降污染卫星遥感[J];国土资源遥感;1998年03期
10 刘菊秀;酸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生态学杂志;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蒋红梅;王定勇;魏世强;;酸沉降对菜地系统中N素循环的影响[A];土壤化学与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讨论会会议指南与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舒代宁;邓雪锋;;世界遗产乐山大佛景区酸沉降及防治对策研究[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3)[C];2007年
3 王德宣;;东北地区酸沉降发展[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廖雷;蓝惠霞;吴娟;;酸沉降的影响因素、危害和控制[A];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华南青年地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胡小飞;李敬;陈伏生;方向民;;模拟酸沉降加重对丘陵红壤区茶树铝根际效应的影响[A];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植物学:现在与未来——中国植物学会第十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八十周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2分会场: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C];2013年
6 高丽洁;张美根;朱凌云;;对京津地区酸性沉降现状及成因的探讨[A];第十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六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摘要集[C];2009年
7 陈志强;陈健飞;陈松林;;基于SOTER的福建陆地生态系统酸沉降相对敏感性评价[A];“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苗晓;重庆 日援建黔江酸沉降监测点启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2 乐同;我国有372万公顷森林受酸沉降危害[N];中国绿色时报;2001年
3 章轲;中日韩联手治理沙尘暴和酸沉降[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郭平;三峡库区酸沉降特征及其对森林土壤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2 朱建林;大气酸沉降复杂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王定勇;汞在酸沉降地区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分布与行为[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4 段雷;中国酸沉降临界负荷区划研究[D];清华大学;2000年
5 向仁军;中国南方典型酸雨区酸沉降特性及其环境效应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杜春艳;中亚热带韶山森林的大气沉降特征及对酸沉降的生态响应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希;茶园根际土壤与植物体养分对酸沉降的响应[D];南昌大学;2015年
2 李炳文;长沙岳麓山小流域水—土系统对酸沉降的响应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3 孙欣;安徽省酸沉降及其控制规划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4 刘丽;长沙地区土壤酸化模拟、预测及其酸沉降临界负荷的估算[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5 郭婧;酸沉降对材料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估算[D];北京化工大学;2004年
6 徐光仪;东北亚酸沉降临界负荷区划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7 叶小峰;东亚酸沉降及其长距离输送模式比较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8 蒋红梅;酸沉降对土壤—蔬菜系统及其氮、磷周转的影响[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9 曾梅;酸沉降影响下韶山森林硫与氮的动态过程及临界负荷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10 石s,
本文编号:12640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1264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