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兰老以东次表层环流结构变异以及水团交换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7 23:10

  本文关键词:棉兰老以东次表层环流结构变异以及水团交换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温跃层以下环流 反气旋环流 棉兰老潜流 半年尺度水团交换


【摘要】:本论文的重点是研究了棉兰老潜流(MUC)的变异,与MUC有关的次表层反气旋环流(ACG)的结构和变异,以及MUC所在的棉兰老以东的半年水团交换过程和交换通道。西北热带太平洋是海洋环流变异的重要区域,表层环流可以通过卫星或浮标观测研究。然而由于观测数据空间分布不足,次表层环流很少被准确的描述。最先进的海洋环流模式OFES,空间分辨率是0.1×0.1°,时间分辨率是月,使得我们能够分析棉兰老岛以东的准永久性的ACG。ACG是温跃层以下环流在南菲律宾海的显著特征,被认为与北向流的棉兰老潜流(MUC)紧密联系。在26.8-27.3σθ,ACG覆盖了较大的范围。其反气旋结构与表层的哈马黑拉涡(HE)不连续。ACG的时间变异与MUC沿着菲律宾沿岸的北向输运有关。在季节尺度上,强(弱)ACGs在深冬-春(夏)季导致较大(较小)的MUC输运。在年际尺度上,SACG(NACG)在4-8(3-5)年有显著的峰值。ACGs的强度与MUC输运显著相关。超前滞后相关分析表明ACGs和MUC输运的年际变异与ENSO部分相关,对ACG的成因做了讨论。在西北热带太平洋的中层水交换主要是基于综观(synoptic)观测或者气候态观测,很少有结合水团属性和流速的观测,或者使用长期连续的时间序列来研究其时间变异。我们利用从2010年开始布放在8°N,127.05°E的潜标系统,测得的上层800m近四年的温度、盐度、流速同步数据,研究中层水团交换。首次报道了中层流具有显著的半年变异(~187天),且与盐度有较好的相关性,为由北/南向潜流携带的南/北太平洋中层水的交替输运提供了直接证据。OFES日资料(3天)表明:半年变异在西边界局地产生,表现为较大尺度的温跃层以下的再循环,导致了棉兰老以东的南北向反转流,对于西北热带太平洋的中层水团交换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731.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WANG Caixia;LAN Jian;WANG Gang;;Climatology and seasonal variability of the Mindanao Undercurrent based on OFES data[J];Acta Oceanologica Sinica;2013年07期

2 刘海龙;林鹏飞;俞永强;张学洪;;The Baseline Evaluation of LASG/IAP Climate System Ocean Model (LICOM) Version 2[J];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2012年03期

3 王凡,胡敦欣;DYNAMIC AND THERMOHALINE PROPERTIES OF THE MINDANAO UNDERCURRENT,PART Ⅱ: THERMOHALINE STRUCTURE[J];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1998年03期

4 王凡,胡敦欣;DYNAMIC AND THERMOHALINE PROPERTIES OF THE MINDANAO UNDERCURRENT Ⅰ. DYNAMIC STRUCTURE[J];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1998年02期



本文编号:12641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12641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3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