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生态创新影响因素及协同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8 08:29
本文关键词: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生态创新影响因素及协同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 生态创新 影响因素 协同机制
【摘要】:矿产资源丰裕的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提供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础能源与原材料,并以矿产资源的开采、加工和利用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是,由于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往往面临资源耗竭、经济发展减缓甚至停滞以及开发利用过程的生态环境破坏等发展难题,出现“资源诅咒”现象。有别于一般创新,生态创新能够显著改善环境绩效,是实现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生态创新研究在我国刚刚起步,尤其是生态创新如何促进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尚为稚嫩。因此,从环境外部性视角出发,识别并分析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生态创新关键因素,实证分析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生态创新协同机制有待于学术界进一步研究。本研究从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创新出发,界定了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厘清了生态创新的内涵。应用了经济学和三螺旋理论,紧紧围绕“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生态创新影响因素及协同机制”这一研究命题,利用2年时间实地调研了河北唐山曹妃甸、河北任丘、甘肃白银3个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40多家资源依赖型企业,发放2400份调查问卷,并对2220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处理。在对现有文献梳理和实地调研基础上,识别出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生态创新的关键因素,并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的激励效应、创新要素集聚的空间效应以及区域创新能力的驱动效应。在此基础上,构建并实证分析了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生态创新协同机制,针对区域内部各创新主体协同度偏低的事实,提出完善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生态创新协同机制的对策,为实现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识别出环境规制、创新要素集聚和区域创新能力为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生态创新的关键影响因素,且同一关键因素对不同种类资源型区域的作用效果各异。(2)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生态创新的激励效应受环境规制强度的影响。合理的环境规制能够激发企业探索使用先进的生态技术,以弥补短期约束下产生的额外成本。企业是否采纳生态技术取决于环境规制成本与生态创新补偿效应之间的关系,当环境规制成本小于生态创新补偿效应时,激励企业采纳生态技术、响应政府环境规制政策,反之则回避。根据资源型区域的不同类型,实施差别化的环境规制工具组合,能够有效强化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生态创新激励效应。(3)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生态创新溢出是创新要素集聚力和分散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创新要素集聚对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生态创新的空间效应显著,有正有负。人力资本中除贵州、山东和四川负向溢出外,其他均对生态创新正向溢出;物质资本均对生态创新正向溢出;研发资本中除新疆、宁夏、青海和黑龙江负向溢出外,其他均对生态创新正向溢出。(4)区域创新能力对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生态创新具有驱动效应,创新要素贡献程度差异性显著。技术进步年均贡献率为30.08%,效率改善年均贡献率为-4.03%;全要素人力资本生产率、全要素能源效率、全要素研发资本效率以及全要素物质资本生产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度分别为45.46%、26.59%、20.50%、7.45%。(5)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内部生态创新协同度偏低,且总体处于“初级协同”及以下状态,而区际间生态创新协同性良好。区域内部“非协同”及“初级协同”分占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总量的53.33%和20.00%,政府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效率尚需提升53.70%和32.00%,成为区域内部创新主体协同度偏低的主因。本研究取得了以下三项创新成果:(1)有别于一般影响因素的主观界定,本研究进行大量文献研读并结合实地调研,提取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生态创新的影响因素,利用熵权决策模型和隶属度函数,识别出环境规制、创新要素集聚以及区域创新能力为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生态创新的关键影响因素,为构建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生态创新协同机制奠定了基础;(2)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本研究利用投入导向序列的卢恩伯格生产率指数,不仅量化了全要素对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发展的贡献度,还测算了分项要素的全要素生产率,证实当前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发展单一依赖技术驱动的现状,指出改善效率水平,实现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由技术驱动向技术与效率双向驱动模式转变;(3)首度将协同度模型引入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生态创新研究,初次以实证方式系统地检验了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生态创新协同机制。定量分析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内部与区际主体之间的创新绩效,发现区域内部半数以上省域处于“非协同”状态,且政府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效率偏低为主因。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26.1;F273.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丕斌;李丹;周喜君;;技术锁定状态下煤炭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出路与对策[J];经济问题;2015年12期
2 李素峰;严良;谢军安;张明辉;;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生态创新系统驱动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年20期
3 张志辉;;中国区域能源效率演变及其影响因素[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年08期
4 涂正革;谌仁俊;;排污权交易机制在中国能否实现波特效应?[J];经济研究;2015年07期
5 王兵;刘光天;;节能减排与中国绿色经济增长——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05期
6 吴文洁;巩芯仪;;碳排放约束下陕西省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15年02期
7 周喜君;郭丕斌;;煤炭资源就地转化与“资源诅咒”的规避——以中国中西部8个典型省区为例[J];资源科学;2015年02期
8 黄建欢;杨晓光;成刚;汪寿阳;;生态效率视角下的资源诅咒:资源开发型和资源利用型区域的对比[J];中国管理科学;2015年01期
9 邢新朋;梁大鹏;宫再静;;资源禀赋对低碳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14年05期
10 刘华军;杨骞;;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TFP增长的空间差异和影响因素[J];管理科学;2014年05期
,本文编号:12657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1265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