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东滩湿地沉积物有机碳和总氮储量动态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7 01:08

  本文关键词:崇明东滩湿地沉积物有机碳和总氮储量动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盐沼植被 沉积特征 交互作用 时空动态 沉积物有机碳 沉积物总氮 崇明东滩湿地


【摘要】:工业革命以来,大气温室气体浓度上升导致的气候变化给全球环境带来了显著影响。作为陆地和海洋间的过渡地带,滨海湿地系统内物质交换频繁,是碳、氮循环过程的重要调节器,其能够通过盐沼植被高效的从大气中吸收和固定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并长期固存在生物量和沉积物中。系统高生产力、低分解率和泥沙沉积的特点使滨海湿地成为高效的碳、氮汇聚地,是减缓温室气体浓度上升的有效途径。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近些年来一些学者针对滨海湿地提出了“蓝碳”策略,即利用滨海湿地的高固碳能力,发掘其系统潜力以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滨海湿地碳、氮循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以长江口崇明东滩湿地为研究区域,通过遥感数据解译分析了近20年来崇明东滩湿地主要盐沼植被在人类活动和外来物种入侵影响下的时空动态。在此基础上结合野外调查,根据植被分布现状设定了典型样线和采样点。通过对各采样点区域沉积动态的监测和沉积物样品的采集与分析,探明了东滩湿地潮滩在2013年表层外源沉积物的冲淤动态及沉积物中有机碳和总氮储量季节动态。通过对盐沼植物生物量和0-50cm深度沉积物在春、夏、秋、冬四个季度内的样品采集和分析,测定了2013年东滩湿地主要盐沼植被生物量、生物量中有机碳和总氮储量、0-50cm深度沉积物有机碳和总氮储量的动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盐沼植被与沉积物间的交互作用对沉积物有机碳和总氮储量的影响。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崇明东滩湿地主要盐沼植被时空动态崇明东滩湿地主要盐沼植被类型为芦苇、互花米草和海三棱蔗草,呈现沿高程梯度分布的规律。在泥沙淤积、外来物种入侵和人类活动(围垦)的综合影响下湿地盐沼植被总面积在近20年来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90年代中后期引入的互花米草具有比本地物种更广的生态位和更强的竞争优势,群落面积扩展迅速,已经对盐沼植被群落的结构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至2011年,崇明东滩湿地盐沼植被总面积为5079.2hm2,其中芦苇群落面积为1684.2hm2、互花米草群落面积为1487.3hm2、海三棱蔗草群落面积为1907.7hm2。2.崇明东滩湿地盐沼植被生物量及其有机碳和总氮储量动态芦苇、互花米草和海三棱蔗草3种主要盐沼植被生物量的季节变化呈现相似的趋势。其地上生物量春季最低,夏、秋季节快速增长,秋季达到最大值,冬季则降低。地下生物量在一年中呈不断增长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冬季。单位面积生物量(地上和地下)呈互花米草群落(55.1±5.7t.hm-2)芦苇群落(49.3±3.8t.hm-2)海三棱蔗草群落(11.7±0.8t.hm-2)。0-50cm沉积物深度内,3种主要盐沼植被地下生物量增量的分布模式呈先增后减,芦苇和互花米草群落地下生物量在沉积物不同深度内的增量和波动变化均大于和高于海三棱蔗草群落。2013年,研究区域崇明东滩湿地芦苇群落分布区域总生物量估算为(83.0±6.4)103 t,互花米草群落分布区域总生物量估算为(81.9±8.5)103t,海三棱蔗草群落分布区域总生物量估算为(22.3±1.5)103t。3种主要盐沼植被生物量有机碳和总氮储量、年增量、地下分布模式间的关系与生物量的变化规律相同。单位面积上,芦苇群落生物量有机碳和总氮储量分别为17.3±3.9t-hm-2和0.44±0.04t.hm-2;互花米草群落生物量有机碳和总氮储量分别为26.1±1.8t.hm-2和0.6±0.04t.hm-2;海三棱蔗草群落生物量有机碳和总氮储量分别为4.6±1.5t.hm-2和O.1±0.01t·hm-2。2013年,研究区域崇明东滩湿地芦苇群落分布区域总生物量的有机碳和总氮储量估算分别为(29.1±6.6)103 t和(6.7±0.7)102 t;互花米草群落分布区域总生物量有机碳和总氮储量估算分别为(38.8±2.7)103 t和(8.9±0.6)102 t;海三棱蔗草群落分布区域总生物量的有机碳和总氮储量估算分别为(8.8±0.3)103 t和(1.9±0.2)102 t。3.崇明东滩湿地冲淤及表层外源沉积物有机碳和总氮储量动态崇明东滩湿地潮滩北、中部区域及南部的高潮滩区域在2013年总体上呈现淤积的状况,而南部的中、低潮滩区域则为冲刷的态势。光滩和位于盐沼植被带前沿的海三棱蔗草群落区域沉积动态波动较大,而芦苇和互花米草群落区域沉积动态相对稳定。单位面积上,芦苇群落区域表层外源沉积物中有机碳和总氮储量分别为(2.4±1.9)10-2 t·hm-2和(0.r±0.4)10-2 t.hm-2;互花米草群落区域表层外源沉积物中有机碳和总氮储量分别为(6.4±3.2)10-2 t·hm-2和(0.8士0.4)10-2t·hm-2;海三棱蔗草群落只有北部区域表层外源沉积物呈有机碳和总氮的积累,储量分别为(2.5±0.8)10-2 t·hm-2和(0.4±0.1)10-2t·hma;光滩北、中区域呈表层外源沉积物有机碳和总氮积累,储量分别为(2.0±1.5)10-2 t-hm-2和(0.3±0.1)10-2 t·hm-2。4.崇明东滩湿地0-50cm深度沉积物有机碳和总氮储量动态崇明东滩湿地主要盐沼植被芦苇、互花米草和海三棱蔗草群落和光滩区域0-50cm深度沉积物有机碳储量在2013年内呈相似的季节动态:从春季至冬季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而0-50cm深度沉积物总氮储量呈季节性的波动,在盐沼植被快速生长的夏季明显下降,秋、冬季节上升。单位面积上,0-50cm深度沉积物有机碳和总氮储量表现为:芦苇盐沼(有机碳:30.3±3.4t·hm-2;总氮:3.1±0.3t.hm-2)互花米草盐沼(有机碳:22.6±1.9t·hm-2;总氮:3±0.2t-hm-2)海三棱蔗草盐沼(有机碳:9.3±0.7t-hm-2;总氮:2.1±0.1t.hm-2)光滩(有机碳:2.6±0.1t.hm-2;总氮:0.9±O.1t·hm-2)。2013年,研究区域崇明东滩湿地芦苇盐沼0-50cm深度沉积物有机碳和总氮储量估算分别为(51.0士5.2)103 t和(5.2±0.5)103t;互花米草盐沼0-50cm深度沉积物有机碳和总氮储量估算分别为(33.6士2.8)103 t和(4.8±0.3)103 t;海三棱蔗草盐沼0-50cm深度沉积物有机碳和总氮储量估算分别为(17.7±1.3)103 t和(4.0±0.2)103 t。5.盐沼植被和沉积过程对沉积物有机碳和总氮储量的影响基于以上结果的分析表明,崇明东滩湿地0-50cm深度沉积物有机碳和总氮动态受盐沼植被类型和潮滩沉积过程的共同影响,尤其在0-10cm沉积物层其交互作用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中,盐沼植被是0-50cm沉积物有机碳动态的主导因素,在每个沉积物层对沉积物有机碳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1),但对沉积物总氮动态的影响水平则不显著。表层外源沉积物中有机碳和总氮含量非常低,对0-50cm深度沉积物有机碳和总氮动态的影响均主要体现在0-5cm沉积物层(p0.01)。从潮滩的发育和盐沼植被的演替分析,长江携带的大量沉积物在河口区域的沉积促进了东滩湿地潮滩扩展和滩面高程升高,为盐沼植被的演替提供了合适的生存环境。而盐沼植被扩展过程中,其生物量以枯落物和分泌物的形式不断被沉积物埋存,促进了潮滩沉积物中有机碳和总氮储量的积累。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171;Q9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菊,吴金水,童成立,杨钙仁,胡荣桂,唐国勇;三江平原湿地沉积有机碳密度和碳储量变异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5年04期

2 李延生;刘国栋;崔玉军;;湿地固碳效果研究——以黑龙江省扎龙湿地为例[J];地质与资源;2011年05期

3 王铭;刘子刚;马学慧;王国栋;;中国泥炭地有机碳储量分区[J];湿地科学;2012年02期

4 张德全,桑卫国,李曰峰,王宗泉,盖文杰;山东省森林有机碳储量及其动态的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2002年S1期

5 王百群,吴金水,吴振海;子午岭次生林区植被中有机碳的储量[J];西北植物学报;2004年10期

6 张城;王绍强;于贵瑞;何洪林;张文娟;王伯伦;陈庆美;吴志峰;;中国东部地区典型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储量分析[J];资源科学;2006年02期

7 石福臣;李瑞利;王绍强;Sasa Kaichiro;;三江平原典型湿地土壤剖面有机碳及全氮分布与积累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07期

8 胡卫国;曹军骥;韩永明;王旭;;青海湖环湖区表土有机碳氮储量估算[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09期

9 刘飞;杨柯;李括;彭敏;聂海峰;;我国四种典型土类有机碳剖面分布特征[J];地学前缘;2011年06期

10 赵传冬;刘国栋;杨柯;聂海峰;彭敏;李括;刘飞;李延生;;黑龙江省扎龙湿地及其周边地区土壤碳储量估算与1986年以来的变化趋势研究[J];地学前缘;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漆良华;范少辉;艾文胜;毛超;孟勇;;湘中丘陵区不同经营类型毛竹林土壤热水浸提有机碳垂直分布与季节动态[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中国西部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与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周银;郭燕;史舟;;浙江省水稻土有机碳库储量估算和比较研究[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下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魏云敏;火干扰对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理化性质和有机碳组分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张天雨;崇明东滩湿地沉积物有机碳和总氮储量动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3 刘琼;东海上层海洋有机碳储量的遥感估算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4 黄雪夏;紫色水稻土有机碳固定及碳汇效应[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5 张旭辉;农业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与土壤升温对水稻土有机碳矿化和CO_2排放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6 张黎明;太湖地区水稻土有机碳演变模拟的尺度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文静;长期不同土壤管理措施X土无机碳储量及其与有机碳的转化关系[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朱丽琴;植被恢复对退化红壤有机碳与“土壤水库”库容的影响[D];南昌工程学院;2015年

3 陈颂超;色季拉山土壤表层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及数字制图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4 杨琪;湖南省耕地表层土壤碳储量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5 肖彦资;古水稻土有机碳形态特征及其矿化过程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6 马旺;辽河源主要森林类型有机碳储量及影响因子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7 孙s,

本文编号:12981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12981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e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