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RFL-CSR上短寿命核素质量的精确测量
本文关键词:HIRFL-CSR上短寿命核素质量的精确测量
更多相关文章: 原子核质量 储存环 等时性质量谱仪 磁场漂移 信号平均幅度 粒子鉴别 同位旋多重态质量公式 质子中子相互作用 双TOF探测器
【摘要】:质量是原子核的基本性质之一。高精度原子核质量测量在原子核结构和核天体物理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第一台质谱仪诞生起,原子核质量测量的方法已经发展了100多年。随着加速器技术的发展和放射性束流线的建设,大量新的高精度质量测量方法不断发展出来,包括Penning trap和储存环等。在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冷却储存环HIRFL-CSR投入使用后,实验环(CSRe)上的等时性质谱仪(IMS)被用来测量半衰期最短为几十微秒的奇异核的质量。本论文的工作包括了在CSRe上完成的两次IMS实验:78Kr和58Ni碎片等时性质量测量实验。实验中IMS的最高质量分辨能力(m/Δm)约为2×105 (FWHM),与国际上同类装置水平相当,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论文前半部分介绍了原子核质量测量的历史,等时性质量测量的原理和实验设置,以及之前采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后半部分对数据处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对实验得到的质量结果进行了讨论,并初步分析了相关的物理。本论文的亮点主要包括:·新磁场修正算法。在IMS实验中,实验环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对环中二极磁铁的磁场强度影响很大。而磁场强度的变化会降低IMS对循环周期的分辨能力,从而降低目标核的质量精度。针对磁场变化会近似使循环周期谱发生整体平移的性质,我们研究出了加权平移法,并使用新的算法重新处理了78K.r和58Ni实验的数据。在不引入额外系统误差的前提下,新方法尽可能地消除了磁场漂移对离子循环周期的影响。对于等时性区间内的离子,新方法可以得到了更高的质量精度。加权平移法还可以用来在线监控储存环的转变点,这有助于提高束流时间的利用率。该算法是当前等时性质谱仪中修正磁场晃动对离子循环周期影响的最优算法,而且可能还适用于其他领域中物理量的相对测量。·利用平均信号幅度的离子鉴别。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TOF探测器上获取到的离子平均信号幅度与离子在碳膜上的能损有关,因而与离子的电荷态有关。这个性质被用来鉴别荷质比相近但电荷态相差较大的离子。利用环中离子的平均信号幅度可以成功地鉴别34Ar和51Co离子,从而首次在实验上给出了51Co的质量和误差。该方法是对储存环上离子鉴别方法的有效补充,具有普遍的适用性。·fp-shell中的同位旋不守恒力。利用78Kr和58Ni实验中确定的同位旋第三分量Tz=-1/2,-1,-3/2的缺中子核质量,我们研究了fp-shell中镜像核的库仑位移能(CDE)和同位旋三重态位移能(TDE)。理论研究表明,在fp-shell中壳模型的计算必须考虑同位旋不守恒相互作用,才能解释实验得到的库仑位移能。·fp-shell中IMME公式的检验。利用58Ni实验得到的一系列Tz=-3/2的原子核质量,我们检验了IMME公式在f7/2-shell的适用性,发现A=53,T=3/2同位旋四重态的质量无法用二阶IMME公式描述,其三次项系数与0的偏差超过3σ。目前没有理论可以解释该现象。更进一步的的研究显示53Co同位旋相似态的激发能需要重新测量,以确定A=53的同位旋四重态质量无法用二阶IMME公式描述。·双幻核56Ni附近的质子中子相互作用。利用78Kr实验得到的56Cu的质量,以及58Ni实验中确定的55Cu的质量,我们研究了双幻核56Ni附近奇奇核的p-n相互作用强度,发现在N=Z=28壳层附近δVpn的值存在“交叉”现象。这种现象可以用价核子空间波函数的重叠解释。目前,其它已知的存在这种现象的双幻核只有208Pb和i32Sn,而Z=28是所有存在这种现象的最小的幻数。·双TOF等时性质谱仪的基本原理。由于IMS的系统偏差主要是次级离子的动量分散引起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双TOF等时性质量测量方法。原则上,两个TOF探测器测得的离子速度可以用来对离子的轨道(或磁刚度)进行修正,从而提高IMS的循环周期的分辨能力。本文初步讨论了在实验环中,离子的速度,轨道和周期的相互关系,并给出了用离子速度对循环周期.进行修正的可行算法。本文对双TOF实验中其它可能遇到的问题也给出了解决方案。这种新的测量方法还需要用实验数据进行验证。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5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丰收,陈列文,李文飞,朱志远;挤出流的同位旋效应[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1年05期
2 郭文军,刘建业,邢永忠;库仑作用对同位旋分馏过程的影响[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4年08期
3 郭文军,刘建业,邢永忠;同位旋依赖的动量相关作用对同位旋分馏过程的影响和机理[J];物理学报;2005年07期
4 冯兆庆;;改进的同位旋相关的量子分子动力学模型(英文)[J];IMP & HIRFL Annual Report;2008年00期
5 刘守渔,许弟余;浅析同位旋及同位旋守恒[J];川北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6 马余刚;原子核的同位旋对碎裂产物的影响[J];物理学报;2000年04期
7 陈列文,张丰收,明照宇,李文飞,朱志远;转动集体流的同位旋效应[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1年04期
8 李文飞,徐瑚珊,张丰收,李剑锋,陈列文;原子核多重碎裂中同位旋相分比的产生机理研究[J];物理学报;2002年08期
9 邢永忠,刘建业,郭文军,左维,邸玉芳,李希国,李增花;多重碎裂的同位旋效应和动量相关作用的影响[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3年02期
10 郭文军,刘建业,邢永忠,左维,李希国;中能重离子碰撞中的同位旋分馏过程[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业;郭文军;;同位旋非对称核物质状态方程的探针[A];第十四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君清;H·L·哈奈依;;同位旋镜像道的截面涨落[A];第五次核物理会议资料汇编(中册)[C];1982年
3 李文飞;张丰收;陈列文;;同位旋激发能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集[C];2000年
4 李文飞;张丰收;陈列文;;同位素分布同位旋效应的能量依赖[A];第十一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集[C];2000年
5 田文栋;王宏伟;马春旺;苏前敏;颜廷志;刘桂花;石钰;马余刚;蔡翔舟;方得清;徐瑚珊;胡正国;孙志宇;肖志刚;雷相国;郭忠言;肖国青;李波;袁小华;张宏斌;姚向武;郭文涛;章学恒;黄天衡;高启;郑川;高辉;徐治国;付芬;韩建龙;樊瑞睿;;中能类弹碎片同位旋效应实验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刘建业;;用中子晕弹核探寻同位旋非地称核物质状态方程[A];第十一届全国中高能核物理大会暨第六届全国中高能核物理专题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6年
7 李文飞;张丰收;陈列文;;中能重离子碰撞中挤出流的同位旋效应[A];第十一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集[C];2000年
8 李文飞;张丰收;陈列文;;中能重离子碰撞中转动集体流的同位旋效应[A];第十一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集[C];2000年
9 胡荣江;肖志刚;吴和宇;段利敏;王宏伟;袁小华;李松林;李祖玉;王素芳;冯兆庆;张保国;魏志勇;靳根明;诸永泰;徐瑚珊;;中能重离子碰撞中中等质量碎片发射时标的同位旋效应[A];2005年全国核反应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张英逊;李祝霞;;重离子擦边反应中的同位旋效应[A];2005年全国核反应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夏涛;有限同位旋密度时的夸克物质[D];清华大学;2015年
2 帅鹏;HIRFL-CSR上短寿命核素质量的精确测量[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3 李庆峰;重离子碰撞中的同位旋及近阈K产生[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2年
4 荣健;同位旋相关的相对论微观光学势研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4年
5 张英逊;中能重离子反应中的同位旋效应及核态方程的研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5年
6 叶绍强;利用同位旋相关的BUU模型研究重离子核反应中的动力学偶极模式[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赵前;相对论Hartree-Fock理论对核物质同位旋依赖性质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苏海鹏;有限同位旋化学势下手征相变的若干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刘鑫;用路径分析方法研究热核退激中的同位旋效应[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4 常盛;有限同位旋密度下核子的质量分裂[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周振肖;用自旋同位旋分道的方法研究Skyrme势[D];兰州大学;2008年
6 陈融;同位旋相关的唯象核子有效相互作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7 温培威;Skyrme能量密度泛函研究原子核自旋—同位旋激发性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014年
8 贾一剑;同位旋相关的核子—核子散射截面的介质修正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9 邓洋鸽;原子核质量的同位旋对称性及系统学规律[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026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1302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