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热平衡的长白山西坡苔原带植物群落分布格局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水热平衡的长白山西坡苔原带植物群落分布格局研究 出处:《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植物群落 分布格局 气候变化 热量平衡 水分平衡 环境因子 苔原带 长白山
【摘要】:中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响应的敏感区域,对于全球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长白山苔原带是我国最为典型的苔原景观,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西坡受小叶章等草本植物上侵的影响,植被呈现草甸化趋势,但是这种草本植物入侵苔原的现象在北坡和南坡发生较少。本文以草本植物入侵最严重的西坡苔原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验监测,分析了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探讨了苔原带植物群落热量和水分的分配特征;在对苔原带主要植物群落进行生态气候识别的基础上,研究了植物群落未来气候情景下的分布格局,得到以下结果:(1)1959-2015年长白山西坡苔原带生长季平均温度整体呈显著的增加趋势,其变化存在比较明显的3-5年和25年左右的震荡周期,突变年份发生在1996年。生长季积温都表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生长季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月份和8月份,近57年来生长季年降水量的波动幅度较大且整体呈不显著的减少趋势。(2)苔原带典型的物种笃斯越桔和宽叶仙女木的地位已经被大白花地榆、小白花地榆及小叶章所取代。西坡苔原带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随海拔呈现出先增加再减少的趋势,呈单峰型态。根据TWINSPAN分类并结合实际调查的情况将西坡苔原带75个样方分成7种植物群落(群丛),通过CCA排序分析发现水热是决定植物群落空间分布的主导因子,土壤养分在决定苔原带植物群落空间分布上也起一定的作用。(3)整个生长季,小叶章群落土壤水分含量最大,牛皮杜鹃群落次之,笃斯越桔群落最小。土壤含水量主要影响因子为蒸散量、太阳辐射和空气温度。三种植物群落的生长季蒸散量差异较小,在整个生长季中牛皮杜鹃的蒸散量最大(210.5mm);笃斯越桔群落次之(199.7mm);小叶章群落的蒸散量最小(191.5mm)。太阳辐射是影响苔原带植物群落蒸散量强弱的主导因子。三种植物群落地表径流量波动幅度较大,且各个群落之间的差别较明显。植物群落生长季地表径流量排序为:小叶章牛皮杜鹃笃斯越桔。地表径流量与降水量、土壤水分含量均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而与蒸散量呈负相关关系。径流量是苔原带水量的主要支出项。(4)整个生长季中笃斯越桔群落净辐射通量高于牛皮杜鹃和小叶章群落,牛皮杜鹃群落潜热通量最大,笃斯越桔群落次之,小叶章群落最小。生长季旺盛期的潜热通量明显大于生长季初期和末期,其中末期的潜热通量最小。土壤热通量日均值变化波动较大,但总体上都表现为持续下降的趋势。在生长季前期和中期土壤热量由表层向下传递,土壤为热汇;末期土壤为热源。三种植物群落生长季波文比呈U型分布,波文比均值分别为0.69(笃斯越桔),0.64(牛皮杜鹃)和0.66(小叶章),即潜热通量大于感热通量。潜热通量所占净辐射通量比例最高,潜热通量为苔原带植物群落能量散失的主要形式,感热通量次之,土壤热通量最低。(5)本文提出了长白山西坡典型苔原植物群落(牛皮杜鹃,笃斯越桔和宽叶仙女)和草本入侵苔原后的植物群落(小叶章、大白花地榆和单花橐吾)适宜分布的温暖指数和湿度指数生态气候识别方程。在不同气候情景下,到2045年牛皮杜鹃,笃斯越桔和宽叶仙女木群落的适宜分布面积都在缩小,海拔下限和上限(除宽叶仙女木群落)都在上升,其中在RCP8.5情景下,适宜分布面积缩小幅度最大,到2045年海拔下限都升高约75m,牛皮杜鹃和笃斯越桔群落海拔上限升高分别为50m和100m。大白花地榆群落的适宜分布面积和海拔上限都在增加,其中在RCP8.5情景下,适宜分布面积增加最大,海拔上限升幅最大,为100m。低中情景下,小叶章群落和单花橐吾群落的海拔上限没有变化,但是适宜分布面积小叶章呈增加趋势,单花橐吾群落则相反,但在高排放情景下,适宜分布面积和海拔上限都在增加,其中海拔上限升高分别为50m和100m。本文通过以上结果得出了主要结论:水热是决定苔原植物群落空间分布的主导因子。随着未来气候的继续变暖,草本植物群落的适宜分布面积将增加,海拔上限继续升高;而苔原典型植物群落的适宜分布面积将减少,海拔上下限都升高。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Q948.1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英华;许嘉巍;王绍先;王嫒林;张英洁;金慧;赵莹;刘丽杰;尹航;贺红士;;退化中的长白山西坡灌木苔原优势种分布差异[J];生态学报;2017年11期
2 靳英华;许嘉巍;刘丽娜;贺红士;陶岩;宗盛伟;杜海波;王雷;朱瑞帅;;长白山苔原带优势植物种的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研究[J];地理科学;2016年08期
3 杨丽丽;邢元军;王彦辉;文仕知;李振华;;宁夏六盘山水源区华山松次生林的生长季水量平衡与产流特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年08期
4 方成圆;江洪;牛晓栋;陈晓峰;孙恒;;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生长季能量通量及平衡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4期
5 王健铭;董芳宇;巴海·那斯拉;李景文;李俊清;冯益明;卢琦;;中国黑戈壁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16年12期
6 肖雄;吴华武;李小雁;;壤中流研究进展与展望[J];干旱气象;2016年03期
7 党晓宏;高永;虞毅;蒙仲举;刘阳;王珊;吴昊;丁延龙;刘斌;;库布其沙漠北缘8种荒漠灌丛生物量预测模型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年05期
8 王宇航;赵鸣飞;康慕谊;;内蒙古草原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及其主导环境因子解释[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1期
9 贾文雄;陈京华;张禹舜;曹文侠;;祁连山北坡草地植物群落特征与土壤水热因子的关系[J];生态学杂志;2016年03期
10 崔海军;王根绪;杨燕;杨阳;;高山草地植物群落数量特征沿海拔梯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生态学杂志;2015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钱多;毛乌素沙地混交灌木林蒸腾耗水与水量平衡特征[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2 杨汉波;流域水热耦合平衡方程推导及其应用[D];清华大学;2008年
3 孙福宝;基于Budyko水热耦合平衡假设的流域蒸散发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4 石培礼;亚高山林线生态交错带的植被生态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1999年
,本文编号:13170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1317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