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新型正极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新型正极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出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锂离子电池 第一性原理计算 NaMnO_2 Li_2MoO_3 AMCO_3F
【摘要】: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和动力及储能系统中。然而,现有材料不能完全满足锂离子电池高能量密度和快速充放电的发展要求。第一性原理计算不仅能够解释实验现象、提供材料改进方案,也能够为新材料设计和性能预测提供指导,从而加快材料研究步伐。本文运用第一性原理计算阐明单斜NaMnO_2和LiMnO_2脱嵌行为不同的原因,为Li_2MoO_3改性提供元素替代选择方案,设计新材料AMCO_3F(A为锂或者钠,M为Fe、Co、Ni和Mn)并预测其电化学性能如离子扩散系数、电化学势等。阐明了单斜相NaMnO_2和LiMnO_2脱嵌行为不同的原因。计算结果显示,NaMnO_2中Mn离子难跃迁。但是,当LiMnO_2中Li层局部产生3个空位时,Mn离子就能跃迁进入Li层,阻碍Li离子扩散。Mn离子跃迁进入Li层机制是双空位机制,且在O层四面体间隙位存在一个明显的亚稳态。这一区别的根本原因是NaMnO_2和LiMnO_2中电荷分布和Mn-O键强度不同。研究Li_2MoO_3中Mo离子的跃迁机理,优化选择过渡金属进行元素替代,抑制脱锂过程中的Mo离子迁移。计算发现,当Li层局部产生4个锂空位时,Mo离子容易从Li_2MoO_3中3b位置跃迁进入Li层3a空位。Mo离子进入Li层后,阻碍了Li离子的扩散,影响Li离子动力学性能。为了稳定Mo离子,选择设计过渡金属元素(Nb,Pd,Sb,Ti,Sn,Tc,Ru)替代Li_2MoO_3中的Mo离子。计算显示,Sb离子掺杂对于Li_2MoO_3中稳定Mo离子和提高Li离子动力学性能等综合性能最好。以KCuCO_3F和KCaCO_3F为基础,分别以Li原子和Na原子替代K原子,以过渡金属(Fe,Mn,Co,Ni)替代Cu,Ca原子,设计、构建、优化出新材料AMCO_3F。综合考虑第一性原理计算所预测的材料的动力学性能(电子电导,锂离子扩散系数)和热力学性能(相稳定性和电化学势),指出LiCoCO_3F和LiFeCO_3F有望成为理想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O469;TM9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甘雄;锂离子电池研究文献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2 ;法国研制出高能锂离子电池电极[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6年03期
3 张晓雨;;锂离子电池简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S1期
4 王晋鹏;胡欲立;;锂离子电池性能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改进方法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1期
5 杨书廷,张焰峰,刘立君,贾俊华,陈红军,尹艳红;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研究进展[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6 簿胜民;锂离子电池制造及其材料[J];青海科技;2001年03期
7 施思齐,欧阳楚英,王兆翔;锂离子电池中的物理问题及其研究进展[J];物理;2004年03期
8 麻明友;何则强;熊利芝;肖卓炳;吴显明;黄可龙;;量子化学原理在锂离子电池研究中的应用[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9 本刊编辑部;;《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增刊——“2006年北京动力锂离子电池技术及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专刊即将出版[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10 李建刚;赵如松;刘华臣;;废旧锂离子电池中有价金属的回收(英文)[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名飞;郭永兴;李新海;吴显明;;锂离子电池气胀问题探析[A];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王宏伟;邓爽;肖海清;王超;杨宗辉;施亚申;;锂离子电池误使用的安全检测与分析[A];2011年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刘勇;盘毅;谢凯;芦伟;;锂离子电池的存储性能研究[A];第30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张俊乾;;锂离子电池中的扩散应力和破坏[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康慨;戴受惠;万玉华;王树安;;我国锂离子电池的研究与发展[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6 张千玉;马晓华;;二甲苯用作锂离子电池过充保护添加剂的研究[A];第二十八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千玉;马晓华;;新型锂离子电池过充保护添加剂的研究[A];第二十八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朱静;于申军;陈志奎;何显能;周永超;李贺;;水分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研究[A];第二十八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崔少华;杨晓民;;圆型锂离子电池渗液不良分析[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10 李琳琳;王斌;吴宇平;T.van Ree;;甲基苯基二-(甲氧二乙基)硅烷用作锂离子电池功能性添加剂的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壮;新国标9月实施锂电池门槛加高[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2 刘碧玛;动力锂离子电池要抓住发展机遇[N];科技日报;2007年
3 记者 陈颖;深圳锂电产量已占全国六成[N];深圳特区报;2006年
4 实习记者 徐恒邋记者 诸玲珍;锂离子电池安全受关注 新材料研究是热点[N];中国电子报;2008年
5 徐恒 诸玲珍;锂离子电池安全备受关注[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
6 李燕京;锂离子电池国标年内将出台[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冯健;动力锂离子电池:安全性制约应用[N];中国电子报;2009年
8 新材料在线首席研究员 李国强;锂离子电池产业:中日韩三分天下[N];中国电子报;2004年
9 金信;全国最大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在津建成[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10 黄新培;业内专家对生产企业提出三点建议[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金龙;锂离子电池高性能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刘玉荣;锰基混合型金属氧化物孪生微纳结构的制备、形成机理与储锂性能[D];山东大学;2015年
3 易金;锂离子电池钒基负极材料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4 张千玉;绿色能源材料钛酸锂的改性及其回收再利用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5 袁庆丰;锂离子电池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和电池安全性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6 明海;高容量或高倍率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合成与相应全电池的组装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7 杨智博;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硅/锗电极的设计与制备[D];兰州大学;2015年
8 董汉成;卫星电源电池健康状态诊断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9 张涛;废弃锂离子电池破碎及富钴产物浮选的基础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10 张立强;锂离子电池多物理模型参数辨识及健康特征提取[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涛;失效锂离子电池破碎特性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1年
2 马宇宏;锂离子电池热安全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王会军;过渡金属氧化物和过渡金属硫化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4 任婉;锂离子电池镍—锰二元正极材料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李娟;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_4Ti_5O_(12)的制备与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6 玄哲文;微纳结构MnO_2及CuO的制备及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性能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15年
7 邢程程;原位生长FeS纳米结构薄膜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5年
8 白钢印;锂离子电池高电压正极材料镍猛酸锂的合成与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9 宋赢;锂离子电池二氧化钛负极材料掺杂改性及电化学行为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10 安平;聚酰亚胺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220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1322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