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阵处理和模板匹配滤波技术在微弱地震信号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台阵处理和模板匹配滤波技术在微弱地震信号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出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微弱地震信号 信噪比 台阵处理技术 模板匹配滤波技术 波形互相关
【摘要】:与大地震短时间内释放巨大能量不同,微小地震每次释放的能量较小,容易被忽略。然而,某一地区一段时间内微小地震的频繁发生,可能预示着该地区地下介质达到某种临界状态,大地震发生的风险提升。微地震监测不仅可以应用于地下结构成像、地震预测等天然地震学领域,还可用于探测页岩气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微裂隙位置,指导水压致裂等石油生产工作。系统探测微地震活动,也是研究灌注废水和水库诱发地震活动的重要前提。在实际观测中,由于微地震的信号较弱,背景噪声水平较高,观测困难,我们需要通过一些方法,提高波形信噪比,提高微弱地震信号检测的能力。为了进行微弱地震信号检测,我们重点研究了以下两种方法:一种是用于探测微弱信号的台阵处理技术,该方法基于密集分布的台阵数据,通过一定时间偏移后的波形叠加,增强一致的事件信号,压制不一致的噪声信号。另一种是用于检测遗漏地震的模板匹配滤波技术,该方法通过波形扫描,识别出与模板事件相似度高的地震事件,在低信噪比情况下也有良好的检测效果。对于台阵处理技术,我们以2013年2月15日发生的俄罗斯陨石坠落事件为例,研究2011-2013年布设在云南及其周边地区的ChinArray一期台阵数据。在陨石坠落事件前20分钟左右,一次5.8级地震事件在汤加地区发生,该事件信号传至ChinArray的时间与俄罗斯陨石坠落事件大致相同,为我们提取信号带来难度。运用台阵处理技术中的Vespagram和F-K分析,我们从中分辨出来自俄罗斯陨石坠落事件的面波震相,对应后方位角329.7°,慢度34.73 sec/deg。我们同样运用F-K分析对日本的F-net宽频带台阵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后方位角为316.61°的面波震相。利用ChinArray和F-net的不同后方位角,我们将俄罗斯陨石坠落事件定位在58.80°N,58.72°E,和USGS的定位结果(55.15°N,61.41°E)相差约438 km。较大的定位偏差可能是由于地下介质的不均匀性,导致面波在传播过程中偏离大圆路径。尽管如此,我们的结果证明,运用恰当的台阵处理技术,可以在ChinArray上识别出远程微弱信号。在第二部分工作中,我们运用模板匹配滤波技术,检测2015年7.8级尼泊尔地震发生前1.6天至之后4.4天内,藏南地区的微地震活动。结果显示,匹配滤波扫描后,我们在藏南检测到五倍于中国地震台网(CENC)目录上的地震。尼泊尔主震发生后,藏南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明显增加,其中包括主震发生后数小时内发生的5.8级定日地震和5.3级聂拉木地震。两次地震为正断层型,与当地拉张型构造应力状态一致。此外,通过计算由尼泊尔主震导致的静态库仑应力改变和动态应力改变,我们发现,虽然静态库仑应力改变和地震活动性的相关性略高于动态应力的改变,但动态应力改变的绝对大小(~2.2 MPa)比静态库仑应力的改变(~10 kPa)大两个量级。通过模板匹配滤波扫描,我们可以检测到更多微地震活动,有助于大地震的触发作用研究。除了近场触发地震外,模板匹配滤波技术还可用于远场动态触发地震活动的探测。以2012年8.6级印度洋地震为例,运用CENC目录地震活动性分析和频谱分析等方法,我们没有在云南地区发现大范围动态触发现象。我们以腾冲地区的17个CENC目录事件作为模板,运用模板匹配滤波技术,扫描印度洋地震前1.7天至之后3.3天的连续波形数据,得到新检测地震事件12个。扫描前后,地震活动性都没有明显变化,说明腾冲地区虽然地处容易触发地震的火山区,但是在8.6级印度洋地震后3.3天内,并没有动态触发现象产生。最后通过与2004年9.1级苏门答腊地震在云南地区明显触发现象的对比,认为两次地震产生的动态应力大小或背景活动性的不同,是影响触发作用的主要因素。综上所述,基于波形的相似性,台阵处理技术和模板匹配滤波技术通过叠加或互相关扫描的方式,增强事件信号,压制噪声信号,提高波形信噪比。运用这两种技术,微弱地震信号可以被有效检测,并更好地用于解释近场和远场的地震相互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315.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A.F.Kushnir;V.M.Lapshin;V.I.Pinsky;J.Fyen;黄金莉;;应用小台阵资料对统计最佳事件检测的研究[J];世界地震译丛;2000年03期
2 郝春月,郑重,周公威;兰州台阵勘址测点相关值曲线的计算分析与初选台阵评估[J];地震学报;2003年06期
3 郝春月;郑重;;信号相关性方法在西藏那曲台阵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地震;2006年01期
4 葛洪魁;苏小兰;;“中美地震科学探测台阵对比研究研讨会”在北京召开[J];国际地震动态;2007年05期
5 廖成旺;邓涛;丁炜;王浩;谭耀银;陈卫民;;微动观测台阵定位方式研究[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7年06期
6 郝春月;郑重;张爽;;利用台阵方法对明灯1号50吨爆破微弱信号的识别与处理[J];地震;2009年03期
7 廖成旺;邓涛;丁炜;王浩;魏巍;;新型微动台阵的设计和实验[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2年01期
8 ;美刊载文介绍新设置的墨西哥大陆孔径台阵概况[J];国外地震消息;1977年Z1期
9 ;外国期刊载文介绍伊朗长周期台阵情况[J];国外地震消息;1977年Z1期
10 郑重;郝春月;沙成宁;;格尔木地震台阵勘址数据分析与台阵布局设计[J];地震;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郝春月;郑重;黄昭;张爽;;福清台阵的空间噪声场特性与台阵设计[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十专题论文集[C];2013年
2 王飞;胡平;;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布设方法研究[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3 黄清华;;电磁台网、台阵观测在地震电磁学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苏伟;楼海;袁松ng;张东宁;;腾冲地震/次声台阵及玉树地震记录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陈九辉;李顺成;尹昕忠;张元生;郭飚;刘启元;李昱;;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南北带中北段地壳间断面结构探测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彭克中;李沙白;谢礼立;杜美琪;任增云;;唐山台阵近场加速度记录的反应谱分析[A];中国地震学会第三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6年
7 袁洁浩;顾左文;陈斌;狄传芝;高金田;;可移动磁通门台阵建设[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小平;于海英;朱元清;;利用接收函数方法并结合台阵技术研究上海地震台阵网下方地壳、地幔的结构[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陈虎虎;王同东;沈旭峰;唐云凯;李欣;王敏超;卢娜;张晓鹏;;宁夏实验次声观测台阵与其数据处理技术[A];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七)——地球物理与核探测[C];2011年
10 刘哲函;王晓明;刘俊民;王海军;唐恒专;;F检测原理及其在NDC的应用研究[A];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九)——防灾减灾与国家安全[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叶莲;地震监测新技术面面观[N];北京日报;2008年
2 叶莲;各国如何监测地震[N];中国国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璐;台阵处理和模板匹配滤波技术在微弱地震信号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忠韬;利用台阵技术探测中地幔散射体[D];浙江大学;2016年
2 寿海涛;上海台阵精确定位及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3 王飞;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布设方法的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06年
4 张红霞;2001年昆仑山大地震能量辐射源的频率域台阵技术分析[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年
5 何海兵;利用微振动的台阵记录研究浅部S波速度结构[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09年
6 赵书礼;台阵(网)数字化资料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
7 杜海林;2004年苏门答腊—安达曼大地震能量辐射源的时间域台阵技术分析[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年
8 郝春月;IMS兰州台阵勘测数据处理与台阵设计[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年
9 吴建明;利用F-K谱估算瑞利波频散曲线评估观测台阵的布设方案[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10 李海丰;青藏高原东缘及龙门山被动源地震剖面及台阵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272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1327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