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赣州地区早古生代晚期—中生代花岗岩类地球化学与岩石成因
本文关键词:华南赣州地区早古生代晚期—中生代花岗岩类地球化学与岩石成因 出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江西赣州地区 早古生代晚期-晚中生代 火成岩 年代学 地球化学
【摘要】:华南陆块具有复杂的地质和构造演化过程,志留纪发生的板内碰撞-拼合事件、早中生代的陆内再造事件、以及晚中生代的构造体质转化和太平洋板块俯冲背景下的伸展构造事件,导致华南地区发生普遍的变质变形作用和大规模的岩浆活动,以及大量多金属、稀有金属和稀土矿的产出。因此对华南地区的地球动力学背景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地质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区地理位置上属于江西省南部赣州地区,大地构造上属于华夏地块的一部分,位于华南加里东造山带东段。研究区共采集6个岩体样品,通过花岗岩的锆石U-Pb定年,将岩浆活动分成三个阶段:早古生代志留纪(425~445 Ma)、早中生代三叠纪(220~235 Ma)、中生代晚侏罗世(~150 Ma)。早古生代志留纪花岗岩(汤湖、弹前、大埠、韩坊岩体)主要为偏铝质-弱过铝质-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正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及花岗闪长岩,其中汤湖岩体野外露头见暗色微粒包体;中生代三叠纪火成岩(清溪岩体)为弱过铝质-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钾玄质正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中生代晚侏罗世火成岩(良村岩体)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钾玄质正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综合岩相学、矿物学及全岩主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指标,认为早古生代弹前、韩坊和汤湖岩体为I-S型复合花岗岩,而大埠岩体为具有高演化特征的S-型花岗岩,但同时又具有I-型花岗岩的特征;而中生代清溪和良村岩体均为具有高分异特征的I-型花岗岩。研究区锆石Hf同位素均具有明显的不均一性,但绝大多数锆石具有负的εHf(t)值及对应的古老的二阶段Hf模式年龄,表明华夏古老成熟陆壳物质对于源区的重要贡献。其中,志留纪和三叠纪花岗质样品中均出现正εHf(t)值,指示花岗岩源区除了古老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外,同时可能有较多地幔物质的加入和壳幔相互作用及岩浆混合作用。结合区域内同期火成岩研究的成果,华南加里东晚期侵入岩是华夏与扬子地块碰撞拼贴作用后的晚期伸展环境中形成的;印支早期在印支和扬子地块的拼接碰撞和晚期伸展构造背景下形成华南印支期花岗岩,而华南大陆东北缘,则主要受古太平洋板块北西向俯冲影响;燕山早期古特提斯构造域向太平洋构造域转换,古太平洋板块向华南大陆俯冲形成伸展构造环境下华南燕山早期花岗岩。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588.1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庆辉,邢作云,张昱,伍光英,童劲松;当代花岗岩研究的几个重要前沿[J];地学前缘;2003年03期
2 王晓霞,卢欣祥;北秦岭沙河湾环斑结构花岗岩的矿物学特征及其岩石学意义[J];矿物学报;2003年01期
3 魏春生;第5届国际花岗岩研讨会在日本举行[J];科学通报;2003年20期
4 刘阳生,黄革非,邝田顺,邱先前;初论湘南地区中酸性花岗岩类与有色金属矿产的关系[J];华南地质与矿产;2003年03期
5 周新民;对华南花岗岩研究的若干思考[J];高校地质学报;2003年04期
6 卢欣祥,王晓霞,肖庆辉,尉向东,董有;答“对秦岭奥长环斑花岗岩质疑”[J];地质论评;2003年02期
7 赵虎,晏磊,赵云升;花岗岩的多角度偏振反射光谱研究[J];矿物岩石;2004年02期
8 廖忠礼,莫宣学,潘桂棠,朱弟成,王立全,赵志丹,江新胜;过铝花岗岩的研究动向和进展——兼论西藏过铝花岗岩[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4年02期
9 张元祥;大别山张广河花岗岩成因探讨[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4年03期
10 曹志敏,郑建斌,安伟,李佑国;雪宝顶碱性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与成矿控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权恒;;内蒙古东部黄岗地区花岗岩类型及锡矿[A];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6)[C];1983年
2 王玉太;史明魁;谭运金;张传荣;;南岭地区含稀有金属花岗岩的岩石、矿物、地球化学演化特点[A];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C];1980年
3 ;中国花岗岩类化学元素丰度(2008年出版专著)[A];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8年
4 张旗;王焰;潘国强;李承东;金惟俊;;花岗岩源岩问题——关于花岗岩研究的思考之四[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5 杨树锋;陈汉林;陈芙蓉;竺国强;姜继双;;不同成因类型花岗岩的磁性特征及地质意义[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6 陈吉琛;陈良忠;林文信;;腾冲-梁河地区花岗岩单元-序列的划分及其意义[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20)——“三江”论文专辑[C];1990年
7 张能德;张怀举;;川西含锡花岗岩类特征[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21)——“三江”论文专辑[C];1991年
8 王德滋;舒良树;;论花岗岩构造岩浆组合[A];2006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莫柱孙;叶伯丹;;南岭花岗岩地质学[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981)[C];1983年
10 钟云添;王殿宝;;南岭花岗岩的成因类型及一般成矿特性[A];鲁冀晋琼粤川六省金属学会第十四届矿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王殿华;袁奎荣把名字刻在花岗岩上的地质学家[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1年
2 博雅;花岗岩类的成岩与成矿作用有本质差别[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春丽;赣南崇义—上犹地区与成矿有关中生代花岗岩类的研究及对南岭地区中生代成矿花岗岩的探讨[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0年
2 李永军;花岗岩类地质信息的采集与集成[D];长安大学;2005年
3 庞振山;河南省西部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类地质特征及成因[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4 白宪洲;滇西龙陵地区花岗岩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及其成矿作用探讨[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5 李鹏春;湘东北地区显生宙花岗岩岩浆作用及其演化规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6 吴锁平;柴北缘古生代花岗岩类成因及其造山响应[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8年
7 张少兵;扬子陆核古老地壳及其深熔产物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8 张青伟;华北板块北缘中段晚古生代花岗岩类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杨德彬;蚌埠隆起区花岗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对华北克拉通东部构造演化的制约[D];吉林大学;2009年
10 赵庆英;内蒙古大青山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花岗岩成因及其形成构造环境[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瑞欣;广西栗木水溪庙矿化花岗岩特征及岩体成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2 杨俊泉;新疆巩留—特克斯达坂库勒萨依一带花岗岩类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3 张金阳;西藏定结高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成因及动力学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2004年
4 代雅建;阿尔泰布尔根碱性花岗岩的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5 刘建峰;小兴安岭东部早古生代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D];吉林大学;2006年
6 袁巧红;河南省西部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7 吴梅贤;广东佛冈花岗岩风化壳地下水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8 欧阳恒;个旧花岗岩凹陷带岩矿地球化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9 李平;中天山中西段古生代花岗岩成因及对天山洋陆转换时限的制约[D];长安大学;2011年
10 江胜国;山东胶东地区郭家岭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305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1330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