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海洋生态经济发展空间布局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6 03:46

  本文关键词:深圳市海洋生态经济发展空间布局研究 出处:《吉林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区域经济 海洋经济 生态经济 空间格网 核算 区划


【摘要】:海洋经济是以一定的海洋地理空间(包括海岸带)为基础,依托海洋资源与环境而形成的产业经济系统,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因此,海洋经济本质上属于特定资源、环境条件的区域经济范畴,即海岸带经济。海洋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往往也是海洋生态环境遭受污染和破坏较严重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产业、人口不断向海岸带集聚,我国逐渐形成了以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为核心的海洋经济发展格局,同时,污染海域也主要分布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江苏沿岸、长江口、杭州湾、浙江沿岸及珠江口等近岸海域,海洋经济发展空间与污染海域空间高度耦合。如何科学地评估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对海洋资源与环境造成的影响,更加全面地认识区域海洋经济发展及空间差异的真实情况,应当成为目前我国沿海地区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首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紧紧抓住区域海洋生态经济的本质属性,尝试运用区域经济、海洋经济和生态经济三大理论,深入总结区域海洋生态经济的理论发展及技术演进趋势,形成了系统化的区域海洋经济分析和评估方法体系。在此基础上,选择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广东省深圳市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开展了基于空间格网的海洋生态经济核算及区域空间差异和动态演化分析,最终提出了深圳市海洋生态经济区划方案及对策建议,为海洋管理及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首先,本文通过对区域经济、海洋经济、生态经济概念及其发展脉络的分析,尝试从可持续发展视角,围绕区域海洋生态经济的本质和内涵,将海洋经济与海洋资源、环境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分析,即海洋生态经济是由海洋生态、海洋经济与海洋社会系统相互作用、相互交织、相互渗透而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特殊复合系统。其中,海洋生态子系统由海洋自然资源与环境构成,其功能是为海洋经济和社会子系统活动提供支撑、容纳、缓冲、净化等服务;海洋经济子系统以各类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为核心,其功能是实现各类海洋资源物质从分散向集中运转、能量由低效到高效聚集、信息自低序向高序反馈、价值由低质到高质积累;海洋社会子系统以人为核心,其功能是向海洋经济子系统提供劳力与智力支持。海洋生态经济具有整体性、协调性、区域性和动态性特征,各子系统之间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有机整体。海洋经济和社会子系统的发展必须遵循海洋生态子系统的承载能力,才能达成整个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从研究基础来看,目前,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框架已基本成型,但对核算、评估及发展对策的研究仍需进一步加强。本文系统总结国内外海洋经济核算理论方法及实践,通过对海洋生产总值(gop)和绿色海洋生产总值(绿色gop)核算内容的合理拓展与核算方法的有效优化,形成了更具实操性、能更好地反映海洋生态价值(由海洋资源环境成本和海洋生态调节收益两部分构成)的海洋生态经济核算方法体系。有效结合gis和遥感技术,建立了基于空间格网的海洋生态经济核算方法,即将传统行政区划单元内的海洋生产总值及海洋资源环境成本、海洋生态调节收益数据合理分布到一定的空间格网内,构建空间数据库。通过对每一个单元格网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数据的叠加分析,更加精细化地实现整个区域海洋生态经济的可视化表达,更加准确地透视区域海洋生态经济的空间差异特征,为科学实施海洋生态经济区划,制定差异化的海洋生态经济发展对策提供决策支撑。其次,本文将广东省深圳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gis渔网(fishnet)工具生成5km×5km网格,并按照深圳市海陆空间边界进行剪裁,形成了对深圳市海陆空间全覆盖的158个空间格网。将涉及海洋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各类统计数据、普查数据进行格网化处理和空间叠加分析,得到了2011-2015年深圳市海洋生态经济空间分布图。在此基础上,采用esda(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深圳市2011-2015年各区的海洋生态经济数据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发现,深圳市全局moran’si值均在0.10-0.17范围内变化,表明深圳市区域海洋生态经济在空间上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即呈现空间集聚现象,也就是说具有相对较高生态经济水平的地区在空间上互相邻接聚集,相对较低水平的地区在空向上相互靠近,且五年中总体空间集聚格局变化不大。此外,通过空间联系的局部指标(lisa)进一步分析发现,深圳市海洋生态经济主要集聚在福田-罗湖、南山蛇口两个核心地带,形成双中心、多次级中心的空间格局,东部盐田区和大鹏新区等区布局少量企业,整体集聚程度较低;全市呈现东北-西南方向分布,并且倾向于集聚于南部离岸线较近的地区,随着向北内陆区域延伸,海洋生态经济的集聚程度迅速下降。最后,根据空间格网的分析结果,通过对同类海洋生态经济空间格网进行归并,将深圳市划分为珠江口海洋生态经济限制发展区、深圳湾海洋生态经济优化调整区、大鹏湾海洋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区和大亚湾海洋生态经济储备保护区四个类型的海洋生态经济区划,形成差异化的海洋生态经济空间发展策略。从优化海洋产业空间布局,加强海洋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加强海岸带和临海区域空间管制以及制定差异化的海洋立体空间开发利用导向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建华;;对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年04期

2 黄华梅;谢健;王平;林丽华;罗艳;;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构建内涵研究——以大亚湾临海产业园区为例[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年07期

3 刘健;;浅谈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基本问题[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4 沈金鳌;防治能量污染 保护海洋生态[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0年03期

5 王麦全,张建华,丛义祥;成山头省级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获批准[J];现代渔业信息;2003年03期

6 田旭日;东营市海洋生态建设与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J];海洋信息;2003年02期

7 黎松强,吴馥萍;海洋资源与海洋生态保护[J];广东化工;2005年03期

8 ;保护海洋生态,吃海鲜分“三色”[J];海洋世界;2007年04期

9 田其云;阳露昭;;海洋生态恢复技术引导机制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年09期

10 伍善庆;伍锦姑;;浅议填海有道与建设海洋生态文明[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谭映宇;曹利江;刘瑜;陈佳;卢瑛莹;;浙江省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思考[A];建设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田其云;;我国海洋生态恢复政策初探[A];山东省海洋经济技术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骥;姚泊;陈南;;我国海洋生态管理之探析[A];第五届广东、湖南、江西、湖北四省动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陈尚;任大川;夏涛;李京梅;杜国英;王敏;;海洋生态资本评估技术导则编制说明[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5 ;海洋生态损害评估技术指南(试行)[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13年卷第2期[C];2013年

6 叶属峰;;海洋生态监控:回顾与展望[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7 杨东方;高振会;孙培艳;霍素霞;唐红霞;;沙漠化在海洋生态和人类生存之间的平衡作用[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汪依凡;杨和福;;海洋生态损害评估[A];2007年船舶防污染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凤华;;广西重要海湾海洋生态健康评价[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10 刘家沂;;海洋生态问题与生态安全的战略意义[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田东霖;2008海洋生态文明(温州)国际论坛开幕[N];中国海洋报;2008年

2 记者 陈运军 王元晖;携手共建海洋生态文明[N];厦门日报;2008年

3 记者钱秀丽;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要实现三个转变[N];中国海洋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陈瑜;应建立海洋生态损害赔偿责任保险制[N];科技日报;2011年

5 鲁环;山东确定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试点市县[N];中国海洋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侯小健;保护海洋生态 呵护蓝色家园[N];海南日报;2012年

7 国家海洋局海洋咨询中心主任 潘新春;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做好咨询服务[N];中国海洋报;2013年

8 杨政莹;厦门多部门合作保护海洋生态[N];中国海洋报;2013年

9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杨潇 李双建;海洋生态文明重在全面“融入”[N];中国海洋报;2013年

10 记者 孙安然;保护海洋生态是建设海洋强国重要内容[N];中国海洋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洪伟东;深圳市海洋生态经济发展空间布局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2 贾欣;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高乐华;我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测度与优化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4 宫小伟;海洋生态补偿理论与管理政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5 付会;海洋生态承载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杨洁;半封闭型海湾水环境参数时空变化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建基;重要海洋生态功能区选划技术方法研究[D];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5年

2 叶冬娜;构建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海洋生态文化[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3 卞韬;海洋生态文化在滨海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与实现路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4 刘晓颖;海洋生态红线区遥感监测方案设计与实践[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5 陈甘霖;海洋空间规划技术在小尺度海洋生态红线区划中的应用[D];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6年

6 周玉珠;海洋生态损害者责任延伸制度研究[D];温州大学;2016年

7 孙硕;基于PSR模型的浙江海洋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7年

8 童卫萍;海洋生态损害国家索赔制度研究[D];宁波大学;2013年

9 穆丽娟;我国海洋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估及风险预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10 李映丽;滨海电厂对海洋生态价值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356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13356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e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