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材料引发的细胞自噬机制与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9 23:12

  本文关键词:纳米材料引发的细胞自噬机制与效应研究 出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纳米材料 酶活性 自噬 细胞摄取 细胞内定位


【摘要】:纳米技术的发展和新型纳米材料的不断问世,预示着纳米科学进入了“黄金时代”。当前,纳米科学不仅在自身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且呈现出与其它学科交叉协同的趋势,并衍生出新的研究方向和相关学科。与此同时,另一门古老的学科——生命科学的发展也对学科渗透和学科交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命科学始于人类对于自身与自然界相关性的认识过程中,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随着大量研究理论的突破和创新技术的应用,生命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研究深度在上个世纪末和本世纪的最初十几年前都显著提速。目前,生命科学的研究范围向着两个方向跃进:一个方向注重于研究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宏观相关性;而另一个方向则侧重于在微观领域探索生命个体的基本单位——细胞与不同纳米级分子的相互作用和彼此产生的效应。因此,生命科学与纳米科学的交叉成为一种必然。近些年来,围绕纳米材料的性质、粒径、表面修饰等特征与细胞内模拟酶效应、自噬诱导效应和细胞摄取效应等前沿生物学问题的潜在关联性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从而延伸了人类对于纳米材料功能性和生物学效应的认识。我们对于纳米材料生物学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下方面:(1)将功能性纳米材料Fe3O4纳米颗粒在细胞内的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其对于细胞的自噬诱导效应相偶联,不仅明确了Fe3O4纳米颗粒能够诱导细胞自噬,还进一步阐述了Fe3O4纳米颗粒的模拟酶性质对其自噬诱导效应的影响。该研究将细胞内活性氧的动态变化作为论述模拟酶特性和自噬相关性的重要依据,对自噬诱导程度与细胞生理代谢状态进行了完整的研究和论证。(2)对不同种类量子点对于细胞的自噬诱导效应和相关机理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探索由量子点诱发的自噬效应对帕金森氏症细胞模型的缓解效应,对新的纳米药物疾病干涉机理进行有益的探索。(3)以两种不同粒径的PS小球作为研究对象,对细胞的摄取过程进行全程检测。我们发现,Clathrin途径是粒径为40nm的PS小球进入细胞的主要方式,且PS小球通过该方式进入细胞的时间较短,整个过程中未发现细胞外排效应。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粒径为150 nm的PS小球主要通过Caveolin方式进入细胞,细胞摄取的速度较慢,且细胞外排效应较为显著。这说明细胞对于不同粒径的相同材料存在摄取差异。与此同时,自噬在细胞摄取的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Q25;TB3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冰,任兰亭;21世纪材料发展的方向—纳米材料[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2 易楠;台湾纳米材料的研究与发展[J];海峡科技与产业;2001年02期

3 ;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年06期

4 李瑶;纳米材料的特性、应用及制备[J];山西科技;2001年04期

5 ;纳米材料系列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6 汪焕林,王建宁,张军;纳米材料的应用[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7 华宝;纳米材料的用途[J];青海科技;2002年01期

8 周小菊,张嫦,刘东,李永康,吴莉莉;纳米材料的性质及应用[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9 方静华,胡永茂,李茂琼,陈秀华,项金钟,吴兴惠;纳米材料的新进展[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S1期

10 王辰光;;纳米材料[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少强;邱化玉;;纳米材料在造纸领域中的应用[A];'2006(第十三届)全国造纸化学品开发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宋云扬;余涛;李艳军;;纳米材料的毒理学安全性研究进展[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3 ;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1年

4 钟家湘;葛雄章;刘景春;;纳米材料改造传统产业的实践与建议[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1年

5 高善民;孙树声;;纳米材料的应用及科研开发[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1年

6 ;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下卷)[C];2001年

7 金一和;孙鹏;张颖花;;纳米材料的潜在性危害问题[A];中国毒理学通讯[C];2001年

8 张一方;吕毓松;任德华;陈永康;;纳米材料的二种制备方法及其特征[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古宏晨;;纳米材料产业化重大问题及共性问题[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三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3年

10 马玉宝;任宪福;;纳米科技与纳米材料[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三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周建人;我国出台首批纳米材料国家标准[N];中国建材报;2005年

2 记者 王阳;上海形成纳米材料测试服务体系[N];上海科技报;2004年

3 ;纳米材料七项标准出台[N];世界金属导报;2005年

4 通讯员 韦承金邋记者 冯国梧;纳米材料也可污染环境[N];科技日报;2008年

5 廖联明;纳米材料 利弊皆因个头小[N];健康报;2009年

6 卢水平;院士建议开展纳米材料毒性研究[N];中国化工报;2009年

7 郭良宏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江桂斌 中国科学院院士;纳米材料的环境应用与毒性效应[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记者 任雪梅 莫璇;中科院纳米材料产业园落户佛山[N];佛山日报;2011年

9 实习生 高敏;纳米材料:小身材涵盖多领域[N];科技日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李军;纳米材料加速传统行业升级[N];中国化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杨;功能化稀土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生物成像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2 王艳丽;基于氧化钛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能量存储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3 吴勇权;含铕稀土纳米材料的功能化及其生物成像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4 曹仕秀;二硫化钨(WS_2)纳米材料的水热合成与光吸收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5 廖蕾;基于功能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催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6 胥明;一维氧化物、硫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功能化与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7 李淑焕;纳米材料亲疏水性的实验测定与计算预测[D];山东大学;2015年

8 范艳斌;亚细胞水平靶向的纳米材料的设计、制备与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9 丁泓铭;纳米粒子与细胞相互作用的理论模拟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10 骆凯;基于金和石墨烯纳米材料的生物分子化学发光新方法及其应用[D];西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芸颉;卟啉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刘武;层状纳米材料/聚合物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与性能[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刘小芳;基于纳米材料/聚合膜材料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应用于生物小分子多组分的检测[D];西南大学;2015年

4 王小萍;基于金纳米材料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5 郭建华;金纳米材料的修饰及其纳米生物界面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6 魏杰;普鲁士蓝纳米粒子的光热毒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7 张华艳;改性TiO_2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8 胡雪连;基于纳米材料的新型荧光传感体系的构筑[D];江南大学;2015年

9 黄樊;氧化钴基催化材料形貌、晶面控制与催化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10 周佳林;新型核壳结构金纳米材料用于肿瘤的近红外光热治疗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522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13522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7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