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中部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 hemionus)食性与繁殖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10 00:45

  本文关键词: 蒙古野驴 食性 繁殖行为 内蒙古中部 野外观察 粪便显微分析 出处:《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为分布于该区内的原始天然梭梭林和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 hemionus)等珍稀野生动物。蒙古野驴隶属于马科(Equidae)、马属(Equus Linnaeus),为《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濒危(E)物种,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定级为濒危(EN)物种、《华盛顿公约》CITESⅠ级保护动物。蒙古野驴在维持荒漠及荒漠草原的生态系统功能、以及结构的完整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近年来人类畜牧业发展和生存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变,蒙古野驴分布区日渐减小,种群数量明显下降。针对濒危野生动物进行食性研究和繁殖行为研究,是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重要基础工作。2012年2月~2014年11月,对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保护区的蒙古野驴开展了食性和繁殖行为研究。(一)采用野外观察和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方法相结合对蒙古野驴的食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研究区域内,共采集到植物21科47种,蒙古野驴共取食以禾本科、菊科、豆科、藜科和百合科为主的16科33种植物;其中,禾本科植物是蒙古野驴的主要食物,在各季节中的实际采食比例(RD)均最高(47.57%~55.75%);豆科植物在夏季为取食高峰(15.23%),明显高于其它季节;柽柳科植物的采食比例在冬季有较显著的增高,达5.65%。各季节中蒙古野驴主要食物包括沙生针茅(Stipa glareosa)、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画眉草(Eragrostis pilosa)砾苔草(Carexstenophylloides)、蓍状亚菊(Ajania achilleoides)、荒漠锦鸡儿(Caragana roborovskyi)、碱韭(Allium polycrhizum)等。2.蒙古野驴取食的关键因子是能量高、适口性好;低选择性是蒙古野驴取食对策的显著特征。3.不同季节中,蒙古野驴的采食行为在各行为类型中均占最高比例,且采食行为的季节性变化明显,春季(63.05%)冬季(61.18%)秋季(46.25%)夏季(41.13%);不同季节采食行为的比例差异显著(P0.05)。饮水行为、站息行为、运动行为的季节变化相反,即夏季(2.82%、22.14%、16.84%)秋季(1.96%、20.67%、14.42%)冬季(1.56%、11.26%、11.37%)春季(1.26%、9.12%、11.07%)。(二)采用目标取样与扫描取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蒙古野驴繁殖行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繁殖季节,成年雄性蒙古野驴各种行为时间分配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取食(40.75%)、站立凝视(23.16%)、休息(16.78%)、移动(14.72%)、性行为(2.55%)、其它(2.04%);成年雌性则为取食(53.99%)、休息(28.35%)、移动(6.91%)、站立凝视(6.06%)、其它(3.02%)、性行为(1.67%)。取食时间所占比例最高,与当地植物资源匮乏和植物营养较低有关。2.繁殖期,蒙古野驴的活动规律为休息和活动相交替,种群内多数成员活动一致,表现出蒙古野驴对环境的高度适应性。3.性行为(F雌=7.520,P雌0.01;F雄=5.926,P雄0.01),站立凝视行为(F雌=7.387,P雌0.01;F雄=8.894,P雄0.01)和其它行为(F雌=12.275,P雌0.01;F雄=11.128,P雄0.01)受季节因素的影响极显著,但季节因素对雌性、雄性蒙古野驴的移动(F雌=1.643,P雌0.05;F雄=2.712,P雄0.05)、休息等行为(F雌=0.939,P雌0.05;F雄=1.344,P雄0.05)影响不显著。季节因素对雄性野驴取食行为影响极显著(F雄=8.327,P雄0.01),而对雌性的影响不显著(F雌=2.743,P雌0.05)。雌、雄野驴在休息行为、性行为季节间差异有高度一致性。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Q958.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燕;司晓艳;毕俊怀;武晓东;;内蒙古中部地区蒙古野驴冬季食性[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5年11期

2 李佳;丛静;刘晓;周芸芸;王秀磊;李广良;李迪强;;基于红外相机技术调查神农架旅游公路对兽类活动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5年08期

3 刘燕;毕俊怀;武晓东;;内蒙古中部蒙古野驴春季食性分析[J];动物学杂志;2015年03期

4 周璨林;宁礼群;马合木提·哈力克;;野生动物粪便研究进展[J];野生动物学报;2015年02期

5 何志超;毕俊怀;陈绍勇;霍明晨;揭志良;付明霞;;基于红外相机对额仁淖尔苏木盘羊(Ovis ammon)生存现状的研究[J];野生动物学报;2015年01期

6 刘芳;宿秀江;李迪强;王本忠;张自亮;;利用红外相机调查湖南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J];生物多样性;2014年06期

7 吴洪潘;初红军;王渊;马建伟;葛炎;布兰;;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水源地蒙古野驴的活动节律:基于红外相机监测数据[J];生物多样性;2014年06期

8 贾晓东;刘雪华;杨兴中;武鹏峰;Melissa Songer;蔡琼;何祥博;朱云;;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分析秦岭有蹄类动物活动节律的季节性差异[J];生物多样性;2014年06期

9 连仲民;夏参军;杨维康;David Blank;;鹅喉羚的求偶交配行为[J];四川动物;2014年04期

10 陈耕;李艳香;滕丽微;刘振生;孙慧;滕云飞;;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伯利亚狍的冬季食性[J];经济动物学报;201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刚;中国普氏野马保护遗传学研究及保护对策[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2 毕俊怀;我国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 hemionus)资源现状及其若干生态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晗旭;不同野生动物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及功能初步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2 王渊;野放普氏野马生境、种群、家域及同域分布狼活动节律的研究[D];新疆大学;2014年

3 侯晓云;丰容对圈养赤斑羚行为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4 刘广帅;雪豹肠道菌群多样性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5 潘广林;秦岭地区野生动物寄生虫种类的调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6 蒋天一;宁夏贺兰山岩羊(Pseudois nayaur)人为干扰反应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吕向辉;珍稀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及其形态观察[D];西北大学;2010年

8 张峰;普氏野马行为节律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9 蔡重阳;普氏原羚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10 高峰;半散养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 hemionus)昼间行为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992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14992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7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