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凹陷南部新沟咀组下段湖相白云岩形成机理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发布时间:2016-11-02 16:27

  本文关键词:潜江凹陷南部新沟咀组下段湖相白云岩形成机理及其石油地质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长江大学》 2015年

潜江凹陷南部新沟咀组下段湖相白云岩形成机理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沈均均  

【摘要】:世界上一半的油气资源都储集在碳酸盐岩中,从而使得湖相碳酸盐岩研究在陆相含油气盆地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因此,开展湖相碳酸盐岩沉积、储层特征、成因及油气富集规律研究对于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在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详细调研的基础上,以碳酸盐岩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及石油地质学等基础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钻井、岩心、测井、地震及有机和无机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等资料,对潜江凹陷南部新沟地区新下Ⅱ油组湖相泥晶白云岩的地层发育特征、沉积储层特征、形成机理及其与暗色泥页岩共生的石油地质意义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对研究区岩石样品的镜下鉴定,结合X衍射分析,认为研究区主要发育泥晶白云岩、陆屑泥晶白云岩、泥晶泥质白云岩、白云质泥岩、泥膏岩、膏泥岩和粉砂岩等七种类型的岩性,考虑到测井识别岩性的准确度及对主要储层段进行识别的目的,将七类岩性合并为白云岩类、泥岩类、泥膏岩和粉砂岩四大类岩性,在此基础上应用Fisher判别分析法建立不同类别岩性的测井识别模型,明确了白云岩储层在全区的分布及变化规律。在对研究区湖相白云岩的相标志、岩-电特征及单井相的分析后,确定了研究区沉积相类型,其中云坪微相和云质洼地微相为研究区白云岩发育的主要微相类型:云坪微相主要发育于工区内地势相对较高的部位,其内部生储配置关系好,油气显示好,为研究区有利储层发育的微相类型;云质洼地微相主要形成于地势低洼部位,白云岩单层厚度较大,暗色泥页岩厚度极薄,呈夹层状产于泥晶白云岩内部,生储配置关系差,油气显示差,不能作为研究区有利储层发育的微相类型。根据沉积特征的综合分析,明确了研究区湖相碳酸盐岩的发育主要受物源、古地貌和湖平面升降三种因素的综合控制。运用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白云岩有序度X衍射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分析方法,提出潜江凹陷新下Ⅱ油组与暗色泥页岩互层产出、大规模分布的泥晶白云岩主要形成于低温、浅埋藏的成岩环境中,具有统一的流体来源和相同的形成机理,其形成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同生期暗色泥页岩与方解石的形成阶段;准同生期回流渗透作用阶段,该阶段主要形成不含铁的泥晶白云岩;成岩期埋藏作用阶段,主要是对准同生阶段形成的泥晶白云岩的调整和加强,本区大规模发育的铁白云石在这一阶段形成,是由地层水中的Fe2+对泥晶白云岩中的Mg2+发生部分类质同像交代所形成,而并非热液成因。储层岩石学特征研究表明:本区白云岩储层储集性能由好至坏依次为陆屑泥晶白云岩泥晶白云岩泥晶泥质白云岩,沉积相是储层物性好坏的主要控制因素。本区泥晶结构白云岩储层主要形成于早成岩阶段,受成岩作用的影响较小,孔隙保存较好,以次生晶间孔隙为主,后期的回流渗透白云岩石化作用也会使孔隙空间增大,改善其物性,虽然本区白云岩储层粒度较细,以泥晶为主,但仍然达到了中孔、特低渗的物性标准,具有一定的油气储集能力。泥晶白云岩与暗色泥页岩共生的石油地质意义研究表明:与泥晶白云岩互层产出的暗色泥页岩有机质丰度高,具有较强的生烃物质基础,但是成熟度整体低;暗色泥页岩的形成环境往往会促使白云岩的形成,使本区这种白云石化作用更为彻底,而白云石化作用会使储层孔隙体积增大,改善储层的物性;油源对比分析表明,新沟地区新下Ⅱ油组原油为低熟原油,主要来源于本层系内部低成熟的烃源岩。本区烃源层、储层及盖层均形成同一地质时期,储层与烃源岩层交互成层,形成“自生自储”的配置关系。最后综合已发现的油层及油气显示情况、白云岩形成机理、沉积相分布特征、有效白云岩厚度、储层发育特征及成藏模式,对研究区新下Ⅱ油组碳酸盐岩储层分布进行预测。由新一区和新二区所围成的“C”字形区域内,处于构造相对高部位,为三套含油层段中有效白云岩储层叠合部位,为研究区有利区带;此外,由桥2井、新61井和西2井所围成的一椭圆形区域内和预测的有利区带具有十分相似的地震属性特征、沉积背景和构造背景,可能成为有利的远景勘探区。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长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618.1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赫云兰;刘波;秦善;;白云石化机理与白云岩成因问题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2 张晓宝;准噶尔盆地南缘东部中二叠流芦草沟组黑色页岩中白云岩夹层的成因探讨[J];沉积学报;1993年02期

3 方志雄;潜江盐湖盆地盐间沉积的石油地质特征[J];沉积学报;2002年04期

4 闫存凤,黄杏珍,王随继;泌阳凹陷核桃园组湖相碳酸盐岩系藻类组合及古环境[J];沉积学报;1996年S1期

5 妥进才,黄杏珍;湖相碳酸盐岩生油岩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1996年06期

6 陈登辉;巩恩普;梁俊红;李永杰;;辽西下白垩统义县组湖相碳酸盐岩及其沉积环境研究[J];地质论评;2009年06期

7 张永生;侯献华;张海清;杨玉卿;;江汉盆地潜江凹陷上始新统含盐岩系准原生白云岩的沉积学特征与形成机理[J];古地理学报;2006年04期

8 李波;颜佳新;刘喜停;薛武强;;白云岩有机成因模式:机制、进展与意义[J];古地理学报;2010年06期

9 漆智先;舒向伟;桑利;张永生;;潜江凹陷潜江组盐间泥质白云岩形成模式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7期

10 尤英;夏平;余丽玲;;江陵凹陷沙市组蒸发岩沉积特征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能福;陈邦考;;主成分分析法在学生成绩分析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2 张颖;蒋永忠;黄锐;;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肖保全;施彬;李晓龙;;经济增长对耕地非农化的需求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5期

4 魏宁;边宽江;袁志发;;基于ARIMA模型的陕西省GDP分析与预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5 李思;;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1期

6 杜华章;;长三角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地区差异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1期

7 赵俊磊;林媚珍;蒙金华;郭琴;;旅游区客源市场结构分析与营销策略——以余荫山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8 王英巍;刘寿东;邓茂芝;;干旱内陆河流域冰冻圈变化适应对策问卷的信效度检验[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9 易爱军;张颖;;我国国有林场贫困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10 王京萌;赵文吉;郭逍宇;李跃;龙娟;;优势水生植物光谱特征识别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化强市指标评估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课题组;李彬;郑成功;;构建文化强市指标体系的原则与框架设计[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2 梅冥相;;从3个科学理念简论沉积学中的“白云岩问题”[A];白云岩成因及油气储集层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红;柳益群;梁浩;周小虎;焦鑫;刘洪福;杨锐;雷川;;新疆三塘湖盆地中二叠统芦草沟组湖相白云岩成因[A];白云岩成因及油气储集层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袁鑫鹏;刘建波;;回流渗透模式白云岩研究历史与进展[A];白云岩成因及油气储集层研讨会论文集(续)[C];2011年

5 董衡苹;;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的迁居意愿分析[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海波;;服装情感学体系架构研究[A];“力恒杯”第11届功能性纺织品、纳米技术应用及低碳纺织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龙云;;贵州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比较分析[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夏菁;张智敏;;透析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基于武汉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情况的调查[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郭玉光;颜培实;;环境温度对猪心率变异性的影响[A];畜牧业环境、生态、安全生产与管理——2010年家畜环境与生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满;薛林福;潘保芝;;基于FMI的火成岩组构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锁成;GnRH-A免疫对家兔生殖功能的调节作用及机理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2 汪琼;我国轿车企业新车面市时间与先行者优势相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邓雪;企业战略联盟组织间学习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刘梅;农户可持续农业生产行为理论与实证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5 刘文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飞;吉林敦化地区草炭土特性的时间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邱洪华;中国银行业创新活动中的专利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尹碧昌;我国田径教练员胜任力模型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9 杨凡;员工就业能力与职业生涯成功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黄志勇;中国公众高尔夫球场发展的驱动机制与开发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胤光;基于SEM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周楠;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指数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高越飞;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结构构成与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段大勇;当代大学生政治心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沈巍宇;辽宁上市公司经理层治理评价及实证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6 王晓玲;我国风暴潮灾害经济风险区划[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侯辉;酒店管理人员自我效能感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严财庆;江西蓝天学院05年至08年新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比较与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邓茹;大股东控制下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与投资行为相关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沙敏华;物流柔性对顾客满意度影响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婷婷;刘波;秦善;;川东北二叠系-三叠系白云岩成因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2 白雪峰;刘万洙;舒萍;刘志芬;刘丽娟;高有峰;;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营城组火山岩蚀变改造型膨润土类型、成因及分布规律——以九台市膨润土矿为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7年06期

3 魏喜;贾承造;孟卫工;;西沙群岛西琛1井碳酸盐岩白云石化特征及成因机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年02期

4 郑荣才,王成善,朱利东,刘红军,方国玉,杜文博,王崇孝,汪满福;酒西盆地首例湖相“白烟型”喷流岩──热水沉积白云岩的发现及其意义[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5 戴朝成;郑荣才;文华国;雷光明;谢春红;;辽东湾盆地沙河街组湖相白云岩成因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6 秦川;刘树根;张长俊;龚昌明;赵异华;邱文彬;汪华;;四川盆地中南部雷口坡组碳酸盐岩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7 刘呈冰,史占国,李俊国,吴淑琴;全面评价低孔裂缝/孔洞型碳酸盐岩及火成岩储层[J];测井技术;1999年06期

8 朱爱丽,吴伯福,武江;火成岩的测井评价——大港油田枣北地区应用实例[J];测井技术;1997年05期

9 范宜仁,黄隆基,代诗华;交会图技术在火山岩岩性与裂缝识别中的应用[J];测井技术;1999年01期

10 夏文杰,李秀华;青海小柴旦盐湖湖滩岩中原生白云石的发现及其意义[J];沉积学报;198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文华国;酒泉盆地青西凹陷湖相“白烟型”热水沉积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孔令福;辽河盆地东部凹陷火山岩储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A.C.瓦良卓夫;李春林;;论次生白云岩[J];地质知识;1956年10期

2 柴仁傑;;对次生白云岩研究方法的探讨[J];地质与勘探;1957年04期

3 VolkerC.Vahrenkamp ,PeterK.Swart ,修世荫;锶在白云岩中的分配系数与白云岩的成因[J];化工地质;1991年03期

4 覃建雄;白云岩化研究的新进展[J];地质科技情报;1992年02期

5 李红;柳益群;朱玉双;;新疆三塘湖盆地二叠系湖相白云岩形成机理初探[J];沉积学报;2007年01期

6 杜贵嵘;赖生华;;南盘江坳陷晚古生代白云岩特征和形成机理[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年19期

7 李波;颜佳新;薛武强;马志鑫;李傲竹;;四川广元地区中二叠世斑状白云岩成因及地质意义[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2年S2期

8 骆志仁;;对甘肃某地石灰岩矿床次生白云岩成因的初步探讨[J];非金属矿;1979年03期

9 陈秀玉,王立峰;井陉西部地区白云岩矿特征及其成因[J];河北地质学院学报;1996年Z1期

10 赵俊兴,陈洪德,张锦泉,刘小丽,付锁堂;鄂尔多斯盆地中部马五段白云岩成因机理研究[J];石油学报;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鑫鹏;刘建波;;回流渗透模式白云岩研究历史与进展[A];白云岩成因及油气储集层研讨会论文集(续)[C];2011年

2 袁鑫鹏;刘建波;;湖北兴山中、上寒武统白云岩沉积特征及其环境意义[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岳文浙;魏乃颐;;关于老虎洞白云岩及其上“粗晶灰岩”的形成机制[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49)[C];1991年

4 朱井泉;吴仕强;王国学;胡文瑄;;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主要白云岩类型及孔隙发育特征[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5 吴仕强;朱井泉;王国学;胡文瑄;张军涛;王小林;;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白云岩结构构造类型及其形成机理[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6 王利超;胡文瑄;王小林;;下扬子宜兴葛山三叠系周冲村组白云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7 楚泽涵;陈丰;刘祝萍;谢进庄;;声速和碳酸盐岩白云岩化程度关系的理论考察和实验研究[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8 黄文辉;王安甲;万欢;樊太亮;于炳松;;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特征与白云岩成因探讨[A];白云岩成因及油气储集层研讨会论文集(续)[C];2011年

9 杨承运;包洪平;陈志远;;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定边地区奥陶系巨厚层白云岩成因研究[A];2004第三届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冯增昭;;关于白云岩、白云石、白云岩化、白云石化和白云化等术语的辨析[A];白云岩成因及油气储集层研讨会论文集(续)[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均均;潜江凹陷南部新沟咀组下段湖相白云岩形成机理及其石油地质意义[D];长江大学;2015年

2 李乐;塘沽地区沙河街组含方沸石白云岩沉积环境及成因探讨[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3 张良喜;白云岩岩溶砂化形成机理及其工程特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4 杨扬;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与古气候和海侵事件的关系[D];吉林大学;2014年

5 胡忠贵;川东—渝北地区石炭系白云岩成因与成岩系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6 李聪;歧口凹陷沙一下段湖相白云岩形成机理及储层特征[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7 张小青;羌塘盆地双湖地区侏罗系白云岩成因及储集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8 苏中堂;鄂尔多斯盆地古隆起周缘马家沟组白云岩成因及成岩系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王春梅;川西中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形成机制及其与川东北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对比[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10 刘迪;塔里木盆地深层寒武系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岑;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东侧奥陶系白云岩储层特征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4年

2 胡相波;美姑河坪头水电站岸坡深部白云岩岩溶砂化特征及机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3 赵大千;安徽沿江地区晚石炭世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4 王磊;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北段奥陶系桌子山组白云岩成因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5 郭甲一;河南省郏县马武寨白云岩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经济意义概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6 熊绍云;西藏措勤盆地下白垩统郎山组白云岩类型、成因及储集性[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7 彭少南;西藏革吉白垩系郎山组白云岩成因及储集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8 黄华谷;羌塘盆地双湖地区布曲组含油白云岩发光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9 罗香建;大牛地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段沉积演化及白云岩成因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10 梁定勇;西藏羌塘盆地南部中侏罗统布曲组白云岩成因及储层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潜江凹陷南部新沟咀组下段湖相白云岩形成机理及其石油地质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22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1622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9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