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征夸克模型下的粲夸克偶素谱研究
本文选题:手征组分夸克模型 + 粲偶素 ; 参考:《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摘要】:最近几年,Belle和Babar等实验组,发现了大量新的强子共振态,即XYZ粒子,这些态的衰变产物里都含有c,c夸克。这些新强子态的报道,激起了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大家从不同侧面给出了可能的解释,如:粲夸克偶素,胶球态,四夸克态,分子态,混杂态等。传统的势模型考虑介子由两夸克组成,借助这一模型,能够对其中一些XYZ粒子进行解释,但仍然有部分粒子无法找到对应的态。这促使人们超越朴素的夸克模型,开始考虑可能存在的高FOCK成分及其带来的影响,即在介子中可能存在多夸克成分。利用夸克-强子对偶性,我们可以把这种效应表示为粲偶素和双D介子道之间的相互作用,即耦合道效应,考虑D介子圈对粲偶素自能的贡献,虚部对应于OZI规则所允许的粲偶素开道的衰变宽度。考虑到两夸克成分大约占总质量的90%,四夸克成分占大约不到10%,因此有理由相信可以忽略六夸克等更高阶的成分。在目前的夸克模型计算中,这些高Fock态是以新增加的轻夸克对分别与原来的两夸克形成强子的形式存在,而且不考虑两强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理解强相互作用理论QCD以及具有QCD精神的唯象的夸克模型在中低能区的应用,回顾实验上关于粲夸克偶素态以及XYZ粒子的一些观测结果以及理论上的可能解释。2、利用唯象的组分夸克模型,利用多高斯展开算法,系统地计算了部分轻介子、D(D)介子、Ds(Ds)、粲夸克偶素等的质量谱,给出介子在动量空间中轨道部分的波函数。3、结合夸克对产生模型(3P0模型),研究χcJ(np)(J=0,1,2),(_n=1,2,3)以及ηc(ns)(n=3,…,6)的开味两体强衰变宽度及部分分支比,对实验上发现的X(3872)、 X(3915)、X(3930)、X(3940).X(4140)以及X(4160)等可能候选者进行解释和讨论。4、最后考虑非相对论的耦合道效应,计算高Fock成份引起的质量平移以及质量平移对开味两体强衰变宽度的可能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λcJ(1p)(J=0,1,2)、χc2(2p)、ηc(1s)以及ηc(2s)的质量与实验值吻合得较好。λcJ(nP)(J=0,1,2,n≥2)和ηc(ns)(n=3,…,6)的质量谱仍不十分清晰。2、χc2(2P)的衰变宽度和X(3930)的实验值一致,夸克模型支持将X(3930)指定为χc2(2P)。ηc1(2P)态的主要衰变道是S—波衰变,衰变宽度较大。需要有一种合理的机制使χc1(2P)的质量降低到DD*阈值附近,直至其衰变宽度也降至较低值,才能将X(3872)指定为λ.c1(2P)。χ(3915)χco(2P)两态的质量以及主要衰变模式不相同,手征夸克模型不支持将X(3915)指定为χc0(2P)。虽然χc0(3P)的一开味衰变分支比和X(4160)相一致,但需要合理解释X(4160)较大的衰变宽度,才能将χe0(3P)指定为X(4160)。另外,X(4140)则可能是χc0(3P)的一个好的候选者。3、りc(3S)的衰变宽度在X(3940)衰变宽度实验值范围内,因此存在将X(3940)解释为りc(3S)的可能性。因为耦合道效应有可能有效压低ηc(4S)的质量,而且实验上X(4160)的衰变宽度具有较大的不确定度以及理论上ηc(4S)衰变的分支比与X(4160)的实验分支比一致,因此不能排除将X(4160)指定为77c(4S)的可能性。4、质量平移可明显压低介子的质量,并对衰变宽度产生显著影响。手征组分夸克模型在解释强子谱和强子强子相互作用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随着新强子态的发现和深入研究,模型也需要进一步的修正和发展。通过考虑耦合道效应以及二-四夸克的混合,相信新强子态的一些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为研究确认XYZ粒子和预言新的强子态提供理论参考。同时进一步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将会加深我们对强子物理和QCD的理解。
[Abstract]:In the last few years , there are lots of new hadron resonance states , i . e . , XYZ particles , which contain c , c quarks . X ( 3915 ) , X ( 3915 ) , X ( 3930 ) , X ( 3940 ) . X ( 4140 ) and X ( 4160 ) .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572.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兆华;;B稀有辐射衰变对似矢量夸克模型约束的研究[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6年04期
2 张平柯;刘功;;新夸克模型对X(1835)特性的计算[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6年03期
3 和音,王凡;夸克模型和∧-P散射[J];科学通报;1982年03期
4 张一方,焦善庆;亚夸克模型和e~+e~-的截面比R[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3期
5 魏守军;夸克模型的哲学思考[J];国内哲学动态;1986年03期
6 孙佶;;核子间共有夸克模型[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88年03期
7 唐敏;焦善庆;;J—G亚夸克模型与编外新粒子结构[J];云南工学院学报;1990年Z1期
8 黄祥钟;夸克模型下氘核结构初探[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6期
9 秦克诚;;邮票与20世纪重要科学模型——原子模型和夸克模型[J];科学;2000年02期
10 冯庆国,董宇兵;相对论夸克模型和N-Δ能量劈裂[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启智;杨建华;程国均;;用夸克模型探索π—N相互作用[A];第五次核物理会议资料汇编(下册)[C];1982年
2 何军;;手征夸克模型中核子共振态的研究[A];二00九全国核反应会暨生物物理与核物理交叉前沿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邱锡钧;王力红;;核力夸克模型的相对论性处理[A];第五次核物理会议资料汇编(下册)[C];1982年
4 郭江;蓝其开;;核子和氘结构函数的矩与亚夸克模型[A];数学·物理·力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1998(7)卷——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7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Shi-Lin Zhu;;最近发现新粒子的物理解释[A];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大会报告[C];2006年
6 梅花;陈洪;;相对论夸克模型对重夸克偶素质量谱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集(上)[C];2004年
7 戴连荣;张宗烨;余友文;;手征SU(3)夸克模型中的自旋轨道相互作用[A];第十二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8 郭江;蓝其开;;中微子—原子核深度非弹散射的EMC效应与亚夸克模型[A];数学·物理·力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一九九六·第六期)——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6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9 余友文;张宗烨;吴慧芳;沈建平;;夸克模型中的N-N及N-△自旋轨道耦合力[A];第五次核物理会议资料汇编(下册)[C];1982年
10 张宗烨;余友文;;一个由单胶子交换导出的传递位[A];第五次核物理会议资料汇编(下册)[C];198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慧;手征夸克模型下的粲夸克偶素谱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2 王文玲;手征夸克模型中强子—强子相互作用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绍娜;组份夸克模型下强子态若干性质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加丰;基于非相对论夸克模型的强子谱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丹;核子与含单个重味夸克非奇异介子的相互作用[D];内蒙古大学;2016年
2 曹会英;手征夸克模型下对Σ超核及Ξ超核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文玲;手征夸克模型中多夸克系统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孟楠;四中子态的夸克模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5 龚丽英;五夸克模型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黄芳;组份夸克模型与含c(?)成分的重子激发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7 白玮;四代夸克模型下B→Kπ衰变过程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8 姚陆军;重重子的组份夸克模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郎晓丽;核结构的夸克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黄淑一;非奇异重子谱的相对论夸克模型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758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1775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