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与煤伴生多金属元素的分布规律和富集机理

发布时间:2016-11-18 15:46

  本文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与煤伴生多金属元素的分布规律和富集机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5年

鄂尔多斯盆地与煤伴生多金属元素的分布规律和富集机理

赵存良  

【摘要】:综合运用煤田地质学、煤岩学、岩石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数理统计等理论知识,深入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煤中伴生多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习性和富集机理。系统研究了准格尔煤田高铝煤中伴生Li、Ga和REY元素的分布规律和富集机理,,重点剖析了Li的含量水平、赋存状态和富集模式。对黄陵矿物2煤中独特的矿物组合特征(毒重石、菱锶矿)进行了系统研究,对煤中伴生的金属元素Ba高度异常富集和稀土元素Eu强烈正异常的现象做了深入剖析,查清了Ba的赋存状态和来源,指出煤中异常富集的Ba是导致煤中强烈Eu正异常的原因。对宁东煤田煤中伴生的有害金属元素和有益元素做了全面研究,发现宁东煤中富集碱性氧化物,查清了有害元素Cd、Cr的赋存状态,对煤中伴生的有益元素Ga和Rb做了分析,它们都受到物源区母岩性质的控制。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618.11;P59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淑苓,尹金双,王淑英;云南帮卖盆地煤中锗存在形式的研究[J];沉积学报;1988年03期

2 冯宝华;我国北方石炭-二叠纪火山灰沉积水解改造而成的高岭岩[J];沉积学报;1989年01期

3 刘长龄;晋北煤层夹矸粘土岩、偏岭石及紫矸的物质来源与成因[J];沉积学报;1990年01期

4 伊海生;林金辉;赵西西;周恳恳;李军鹏;黄华谷;;西藏高原沱沱河盆地渐新世—中新世湖相碳酸盐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正铕异常成因初探[J];沉积学报;2008年01期

5 张复新;王立社;;内蒙古准格尔黑岱沟超大型煤型镓矿床的形成与物质来源[J];中国地质;2009年02期

6 ;Geochemistry of the Rare Earth Elements in Natural Terrestrial Waters:A Review of What Is Currently Known[J];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1997年01期

7 刘桂建,杨萍玥,彭子成,王桂梁,曹增会;兖州矿区煤中某些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研究[J];地球化学;2002年01期

8 刘桂建,杨萍玥,彭子成,王桂梁;兖州矿区山西组3煤层中微量元素的特征分析[J];地球化学;2003年03期

9 王玉新;鄂尔多斯地块早古生代构造格局及演化[J];地球科学;1994年06期

10 刘桂建,张浩原,郑刘根,高连芬,王芳,彭子成;济宁煤田煤中氯的分布、赋存及富集因素研究[J];地球科学;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文,孙玉琼;发挥银矿资源优势 把四川省建成产银大省[J];四川有色金属;1998年03期

2 谢明辉,王兴明,陈后兴,罗仙平;碲的资源、用途与提取分离技术研究现状[J];四川有色金属;2005年01期

3 刘成刚;戴瑞榕;;下扬子地区铁帽型金(银)矿床形成机制及成矿模式[J];安徽地质;1993年02期

4 李双应;颜怀学;金福全;;皖南上震旦统兰田组缺氧环境的地球化学特征[J];安徽地质;1993年03期

5 张德;皖南罗冲-宋冲锑矿成因探讨[J];安徽地质;1999年04期

6 赵开全;吴素珍;;淮北孟庄煤矿煤中砷的分布和赋存规律研究[J];安徽地质;2010年01期

7 周涛发;袁峰;张明明;李晓晖;李修钰;贾蔡;;三维地质模拟在深部找矿勘探中的应用[J];安徽地质;2011年02期

8 秦文;郭坤一;刘红樱;陈国光;;长江三角洲土壤Cd分布特征及生态效应初步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9 赵丽娟;陈文德;彭培好;;重庆都市经济圈土壤重金属地球化学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2期

10 谢恬;陈建斌;胡超;王薛平;王洁;毕华;;土壤中碘的来源和分布及影响因素[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奎首;杨主明;林俊;苏文;傅小土;李秋立;唐国强;毛骞;;新矿物南岭石的再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2 时永志;祝金德;;东洞庭湖区土壤中镉含量研究[A];河南省地质调查与研究通报2007年卷(下册)[C];2007年

3 付治国;瓮纪昌;卢欣祥;;小秦岭—熊耳山地区金矿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上册)[C];2008年

4 唐玄;张金川;;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序列[A];中国西部复杂油气藏地质与勘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丁奎首;秦克章;许英霞;孙赫;徐兴旺;唐冬梅;毛骞;马玉光;;东天山主要铜镍矿床中磁黄铁矿的矿物标型特征及其成矿意义[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六卷)[C];2008年

6 秦克章;丁奎首;许英霞;孙赫;徐兴旺;唐冬梅;毛骞;;东天山图拉尔根、白石泉铜镍钴矿床钴、镍赋存状态及原岩含矿性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六卷)[C];2008年

7 朱秉启;杨小平;;塔克拉玛干沙漠天然水体的化学特征及其成因[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七卷)[C];2008年

8 滕吉文;王夫运;赵文智;赵金仁;李明;田小波;闫雅芬;张永谦;张成科;段永红;杨卓欣;徐朝繁;;鄂尔多斯盆地上地壳速度分布与沉积建造和结晶基底起伏的构造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9 Wouter Bleeker;;Paleoproterozoic gabbronoritic and granitic magmatism 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Evidence of crust-mantle interaction[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10 滕吉文;王夫运;赵文智;张永谦;张先康;闫雅芬;赵金仁;李明;杨辉;张洪双;阮小敏;;阴山造山带—鄂尔多斯盆地岩石圈层、块速度结构与深层动力过程[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利伟;安徽巢湖地区早三叠世和龙山组沉积环境变化及其生物学响应[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2 袁爱国;河南省铝土矿资源分布与开发策略[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3 蔡超;鹤岗矿区石头河子组层序地层格架与构造控煤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4 闫建萍;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晚古生代沉积—构造演化及天然气勘探潜力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徐思琦;大气气溶胶中碘、溴的形态分布、来源及其环境意义[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高运川;大气颗粒物中溴和碘的浓度特征及来源[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姜烨;钛基SCR催化剂及其钾、铅中毒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李波;滇东北地区会泽、松梁铅锌矿床流体地球化学与构造地球化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9 吴鹏;楚雄盆地砂岩型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找矿预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10 李顺庭;湖南瑶岗仙钨多金属矿床特征与成因[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逵;山西、河南部分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及其赋存形态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明洁;宁东地区延安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娟;宁东地区延安组沉积特征与聚煤规律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成世才;山东寿光蔬菜基地生态地质环境现状及选择性种植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玲;川西高原甘孜黄土A剖面的粒度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曹红;西南印度洋中脊热液成矿作用及其地质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玄艳琴;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速贝梁勘查区控煤因素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8 陈丽红;中国煤中氯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卢珊珊;气流床煤气化灰渣的特性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张翔宇;600MW超临界机组煤种适应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朝东,杨承运,陈其英;新晃贡溪-天柱大河边重晶石矿床热水沉积成因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6期

2 伊海生,林金辉,王成善,彭平安;藏北可可西里地区中新世湖相油页岩的生物分子标识及碳同位素异常[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3 朱创业,张寿庭;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碳酸盐岩有机质特征及烃源岩研究[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4 刘长龄,时子祯;山西、河南高铝粘土铝土矿矿床矿物学研究[J];沉积学报;1985年02期

5 范德廉,叶杰,杨瑞英,黄忠祥;扬子地台前寒武-寒武纪界线附近的地质事件与成矿作用[J];沉积学报;1987年03期

6 张淑苓,尹金双,王淑英;云南帮卖盆地煤中锗存在形式的研究[J];沉积学报;1988年03期

7 廖士范,梁同荣,张月恒;论我国铝土矿床类型及其红土化风化壳形成机制问题[J];沉积学报;1989年01期

8 刘长龄,覃志安;我国铝土矿中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J];沉积学报;1991年02期

9 周义平,汤大忠,任友谅;滇东晚二叠世煤田中火山灰蚀变粘土岩夹矸(TONSTEIN)的锆石特征[J];沉积学报;1992年02期

10 陈先沛,高计元,陈多福,董维全;热水沉积作用的概念和几个岩石学标志[J];沉积学报;199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池洋;;100Ma BP.(+10Ma)中国大陆东部中新生代地球动力学环境的重大转换时期[A];中生代以来中国大陆板块作用过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刘池洋;;中国东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地球动力学环境探讨[A];中生代以来中国大陆板块作用过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党犇;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沉积演化与下古生界天然气聚集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2 白向飞;中国煤中微量元素分布赋存特征及其迁移规律试验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3年

3 付绍洪;扬子地块西南缘铅锌成矿作用与分散元素镉镓锗富集规律[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4 张战军;从高铝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铝等有用资源的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5 王乾;康滇地轴东缘典型铅锌矿床分散元素镉锗镓的富集规律及富集机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田爱杰;煤矸石/粉煤灰中镓的提取与分离[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2 张蓉蓉;鄂尔多斯盆地中深部放射性异常的研究及意义[D];西北大学;2005年

3 曾青云;从粉煤灰中提取金属镓的实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4 黄忠静;准格尔矸石电厂CFB灰中镓提取工艺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福生,漆家福,王春英,张卫刚;沂沭断裂带北段大盛-马站早白垩世盆地成因分析[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2 伏明珠;覃建雄;;四川西昌盆地沉积演化史研究[J];四川地质学报;2011年01期

3 吴子荣,袁宝印 ,孙建中 ,刘增森;延-怀盆地新构造与地震[J];地震地质;1979年02期

4 陈焕疆;论中国油气盆地的构造体制和油气分布的关系[J];石油实验地质;1980年01期

5 鲁观清;丹池盆地沉积学及沉积地球化学(摘要)[J];地质地球化学;1988年10期

6 武守诚;;中国油气盆地的系统研究[J];石油学报;1993年04期

7 S.Polachan,项光;安达曼海丹老盆地的地层及其石油勘探意义[J];海洋地质译丛;1995年04期

8 曹守连,杨农;民和盆地侏罗纪和早白垩世成盆应力场模拟[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7年02期

9 张抗;盆地的改造及其油气地质意义[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0年01期

10 王振华;宁蒗盆地油气勘探远景分析[J];云南地质;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明;叶杰;刘家军;顾雪祥;;论我国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与沉积盆地演化的关系——以右江盆地为例[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2 柳益群;韩作振;冯乔;邢秀娟;樊爱萍;杨仁超;;天然气、煤、铀共存关系初探——以鄂尔多斯盆地东胜地区为例[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3 李忠;;中国的盆地动力学——21世纪开初十年的主要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岩石圈演化研究室[C];2014年

4 李国栋;申少宁;;吐鲁番—哈密盆地的形成、演化及其含油气特征[A];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8)[C];1990年

5 刘建明;谭俊;储雪蕾;刘伟;陈旭瑞;;沉积盆地中的成油与成矿:盆地流体作用的两个方面[A];寸丹集——庆贺刘光鼎院士工作50周年学术论文集[C];1998年

6 吴浩若;;广西十万大山盆地的构造古地理及其有关油气前景[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7 王立飞;张莉;曾祥辉;;礼乐盆地沉积特征研究[A];海洋地质环境与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8 赵俊峰;刘池洋;喻林;;鄂尔多斯盆地沉积、沉降与堆积中心的迁移及其地质意义[A];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麦昌荣;;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沉积中心探讨及其找油气前景[A];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集刊(第11-12号)[C];1994年

10 顾雪祥;李保华;付绍洪;徐仕海;董树义;;右江盆地成矿-成藏流体特征[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刘晓慧;[N];中国矿业报;2012年

2 江其勤 黄泽光;[N];中国石化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强;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新生代演化—改造及盆山耦合关系[D];西北大学;2010年

2 宋鹰;松辽盆地裂后期构造反转及其动力学背景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3 杨敏芳;潮水盆地侏罗纪煤炭资源赋存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陈建平;合肥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油气地质特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5 林铁锋;松辽盆地晚期构造反转与油气成藏效应[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6 赵俊峰;鄂尔多斯盆地直罗—安定期原盆恢复[D];西北大学;2007年

7 温泉波;佳木斯隆起与周缘盆地耦合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闫建萍;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晚古生代沉积—构造演化及天然气勘探潜力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李奋其;酒泉盆地形成机制与演化[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10 丁超;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中—新生代构造事件及其动热转换的油气成藏效应[D];西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参;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及邻区侏罗纪延安期原始盆地沉积面貌恢复[D];西北大学;2010年

2 史维皎;利用卫星重力异常研究利比里亚盆地断裂及凹陷分布[D];长安大学;2010年

3 江涛;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中新生代差异抬升过程分析[D];西北大学;2010年

4 张蓉蓉;鄂尔多斯盆地中深部放射性异常的研究及意义[D];西北大学;2005年

5 程理;怒江断裂带道街盆地第四纪构造特征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0年

6 戴广凯;鄂尔多斯盆地东西缘断裂对比[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7 李江涛;鄂尔多斯盆地多种能源矿产共存富集组合形式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8 张力军;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资源勘探与投资分析评价[D];西北大学;2006年

9 董林森;黑龙江省东部三江盆地的沉积特征及演化[D];吉林大学;2008年

10 贺小元;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榆树湾断裂带的构造特征及其意义[D];西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与煤伴生多金属元素的分布规律和富集机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09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1809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8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