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表达苹果α-法尼烯合酶基因烟草早衰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29 17:08

  本文选题:烟草 + MdAFS基因 ; 参考:《山东农业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摘要】:烟草是一年生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因其腺体丰富,具有大量的绿色组织,使其成为萜类代谢工程研究的理想模式植物。α-法尼烯是一种挥发性倍半萜烯,α-法尼烯合酶是催化α-法尼烯合成的最终限速酶。到目前为止,对苹果α-法尼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α-法尼烯及其氧化产物-共轭三烯醇类物质(Conjugated Trienols,CTols)与苹果虎皮病发生的关系。在植物中过表达苹果α-法尼烯合酶基因是否影响其他萜类物质的合成及植物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以过表达苹果α-法尼烯合酶基因烟草的T3代植株为实验材料,通过转录组分析代谢通路和代谢物,解释转基因烟草早衰的原因和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植物萜类的合成与释放具有组织器官特异性。Md AFS基因在转基因烟草的茎中表达量最低,根和叶片次之,花中表达量最高,是茎的3.6倍。GC/MS分析烟草萜类组分发现,在根、茎、叶、花中均未检测到目的产物法尼烯的释放,但施用钾离子处理后,烟草花中检测出法尼烯。(2)机械损伤,茉莉酸甲酯(Me JA),赤霉素(GA),水杨酸(SA),乙烯利(ETH),4°C,42°C,聚乙二醇-6000(PEG-6000)和H2O2处理明显诱导了青香蕉苹果苗Md AFS基因的表达,其中,4°C处理后Md AFS基因的表达一直稳定在较高水平;伤害处理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规律;Me JA,GA,SA,ETH,PEG-6000,H2O2和42°C高温处理表现出某一时间点爆发式上调的特点,42°C处理效果最明显上调大约170倍。在实验条件下青香蕉苹果苗Md AFS基因的表达具有节律性,在照光1h后出现最大表达量。(3)目前,烟草(NC89)还没有可利用的全基因组数据库。利用De nove组装的方法进行烟草叶片和顶芽的转录组分析,共获得了249185条unigenes。叶片差异表达分析发现,抗氧化活性分类有26个下调转录本包括APX和CAT,类胡萝卜素代谢34个下调转录本,质体醌代谢14个下调转录本,抗坏血酸盐代谢10个下调转录本和氮代谢62个下调转录本。(4)与野生型相比,转基因植株有较多的活性氧积累,转基因植株抗氧化防御系统下降,表现为抗氧化酶(APX,CAT和SOD)活性显著下降,抗氧化物质(类胡萝卜素,多酚和类黄酮)含量显著下降,并且对光合电子传递链阻断剂敌草隆(DCMU)处理更加敏感。(5)在转基因植株中茉莉酸(JA),水杨酸(SA)和乙烯(ET)含量显著下降,乙烯释放速率降低;油菜素内脂(BR)含量显著增加,细胞分裂素(CTK)含量没有明显变化。(6)光合作用是萜类合成的还原力和原料来源,转基因植株净光合速率下降,光合作用产物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下降。对光合作用、光合蛋白和碳固定信号通路分析分别发现了87,127和195个下调转录本,没有上调转录本。(7)植物萜类的合成与释放具有时间特异性(不同发育时期),MdAFS基因随着烟草发育进程表达量不断增加,盛花期达到最高点。不同发育时期,萜类合成途径关键基因与Md AFS基因相关性分析表明,Md AFS基因与HMGR基因正相关,其他基因(DXS、DXR、IDI、FPPS和GPPS)负相关。(8)转基因株系HMGR1、HMGR2和HMGS基因上调表达,HMGR专一性抑制剂洛伐他汀(MEV)处理也表明转基因植株有较高的HMGR转录水平。转基因株系萜类合成途径其它关键基因(DXS、DXR、IDI、FPPS和GPPS)下调表达,同时,对DXR专一性抑制剂膦胺霉素(FOS)处理不敏感。(9)转基因株系叶片中,单萜(柠檬烯和芳樟醇)的释放对MeJA的诱导作用不敏感;转基因株系叶绿素和四萜(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下降,Fv/Fm值显著下降。q RT-PCR分析发现转基因株系叶绿素合酶基因下调表达,而叶绿素酶上调表达。添加萜类合成的原料丙酮酸能够将转基因株系的叶绿素含量恢复到野生型水平,合成减少是导致叶绿素含量下降的原因。
[Abstrac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the Md AFS gene was the lowest in the plant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the gene of the Md AFS was the lowest in the plant . ( 4 ) There were 26 downregulated transcripts in transgenic plants . ( 9 ) The chlorophyll content of transgenic lines decreased and the chlorophyll content of transgenic line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 The chlorophyll content of transgenic lines was reduced to the wild type , and the decrease of synthesis was the reason of the decrease of chlorophyll content .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Q94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张林,魏家绵;ATP合酶的结构与催化机理[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03年05期

2 唐志红,鞠宝,林剑,任育红,王长海;多糖裂合酶及其应用前景[J];生命的化学;2005年02期

3 杜艳;高锋;;细胞表面ATP合酶的研究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6期

4 钱晖,刘继林,黄诒森;ATP合酶旋转机制[J];镇江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5 黄睿,彭文林,张敏芳,庄广伦;人卵和胚胎线粒体ATP合酶表达的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1期

6 石晓冰,沈允钢;ATP合酶:自然界最小的旋转发动机[J];生命的化学;1999年05期

7 赵明文,钟家禹,王南,梁婉琪,潘迎捷;鲨烯合酶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报;2003年05期

8 韩镇;解桂秋;高仁钧;;杂合酶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3年04期

9 张永丽;金志强;徐碧玉;王家保;;芪合酶基因的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13期

10 黄祝;;精氨酸琥珀酸合酶的研究进展[J];生理科学进展;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彦婕;;棉花蔗糖合酶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A];江苏省遗传学会第七届二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刘艳霞;;ATP合酶亚基OSCP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研究[A];全国生化与分子药理学药物靶点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王伟;石青;朱平;欧阳涛;李农;程克棣;;中国红豆杉紫杉烯合酶cDNA分离、表达和鉴定[A];2001’全国药用植物与中药院士论坛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齐伟;段荔;李峻柏;;生物马达CF_0F_1-ATP合成酶的分子组装[A];2008年两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研讨会暨第十次全国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玲玲;朱玉山;;P450酶特性研究进展与新型杂合酶的构建[A];2009中国过程系统工程年会暨中国mes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陈祥娥;凌沛学;张天民;;巴斯德菌heparosan合酶[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娄宝莹;张转;唐功利;周佳海;;越野他汀生物合成途径中环合酶的结构和催化机制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3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8 陈祥娥;凌沛学;张天民;;Heparosan细菌合酶[A];中国药学会全国多糖类药物研究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张芳;崔建华;张西洲;;海拔5380m高原富氧室对人体运动一氧化氮及其合酶的影响[A];中国生理学会第六届应用生理学委员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10 李天骄;郑健;杨凯;冷平生;;百合花萜烯合酶基因的克隆[A];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植物学:现在与未来——中国植物学会第十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八十周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3分会场:植物分子生物学与基因组学[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宇;过表达苹果α-法尼烯合酶基因烟草早衰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6年

2 邢三丽;神经细胞表面ATP合酶的鉴定和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王伟;一. 中国红豆杉紫杉醇生物合成基因的研究 二. 银杏二萜环化酶克隆的初步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4 曾小美;ATP合酶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在细胞光自养过程中的活性变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4年

5 谭琳;芪合酶基因转化番茄产生白藜芦醇的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2年

6 杭晓明;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合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7 陶美凤;两个Ⅰ型聚酮合酶功能结构域在异源宿主的表达[D];华中农业大学;1999年

8 王倩;聚羟基脂肪酸酯在大肠杆菌中的合成、降解以及分子改造[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闪;刺五加内生青霉鲨烯合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刘田;F_1-ATP合酶的分离及其结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宁;F_0F_1-ATP合酶的纯化和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文燕;聚羟基脂肪酸酯合酶的初步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5 韩镇;嗜热杂合酶的设计、克隆表达与性质表征[D];吉林大学;2013年

6 杨欢;Mito28,,一个线粒体F_1-ATP合酶新亚基[D];中南大学;2010年

7 欧阳翔;灵芝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酶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和功能特性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8 陈惠;花生白藜芦醇合酶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宇航;热稳定性嵌合酶的分子设计、可溶性表达与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张秀蕾;链霉菌Streptomyces sp. LZ35菌株的萜类合酶基因的克隆、异源表达和蛋白质结晶[D];山东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8208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18208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d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