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和莫雷阿岛珊瑚礁共生的微生物菌群分析比较
本文关键词:滇藏热泉微生物群落分布及其控制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遗传多样性:前沿与挑战——中国的遗传学研究(2013-2015)——2015中国遗传学会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5年
中国南海和莫雷阿岛珊瑚礁共生的微生物菌群分析比较
韩毛振 公衍海 陈嘉焕 宁康
【摘要】:正海洋微环境包含了丰富的生物,珊瑚礁就是其中一种。对珊瑚礁共生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能够回答珊瑚共生体的关键生态学问题。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也能为物质循环提供重要的线索。在本研究中,我们收集了地理学位置较远的中国南海和莫里阿岛的珊瑚礁共生体微生物群落的测序数据。从NCBI下载数据集SRR82519和SRP007926,数据集中共有25个样本,其中17个珊瑚礁样本根据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Q938
【正文快照】:
海洋微环境包含了丰富的生物,珊瑚礁就是其中一种。对珊瑚礁共生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能够回答珊瑚共生体的关键生态学问题。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也能为物质循环提供重要的线索。在本研究中,我们收集了地理学位置较远的中国南海和莫里阿岛的珊瑚樵共生体微生物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师舞阳;王淑玉;施剑锋;;酸性矿坑废水及目前研究酸性矿坑废水微生物群落的方法(英文)[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年15期
2 陈晓倩,殷浩文;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方法的进展[J];上海环境科学;2003年03期
3 易维洁;贺江舟;曲东;;不同水稻土微生物群落利用有机酸的铁还原特征[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4 王秀丽,徐建民,姚槐应,谢正苗;重金属铜、锌、镉、铅复合污染对土壤环境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03年01期
5 曾翠平;鲁安怀;李艳;吴婧;王鑫;丁瑞;颜云花;;红壤中微生物群落对半导体矿物日光催化作用的响应[J];高校地质学报;2011年01期
6 李卓佳;林亮;杨莺莺;林小涛;;芽孢杆菌制剂对虾池环境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03期
7 叶央芳;闵航;;代谢指纹评估苯噻草胺对水稻土微生物群落的短期影响[J];土壤学报;2006年02期
8 曾炜;曾光明;黄丹莲;冯冲凌;胡霜;;铅污染对垃圾堆肥中微生物群落演替规律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07年06期
9 李旭;谢世鹏;胡聪聪;吕铖;徐清萌;邢辉;;安徽铜陵酸性矿山环境中微生物群落构成调查[J];中学生物学;2014年04期
10 ;附件[J];生物工程学报;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立平;;分子生态学与微生物群落的动力学监测、结构解析及功能调控[A];微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第五届微生物生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李慧;何晶晶;张颖;徐慧;史荣久;陈冠雄;;选择16S rDNA不同高变区研究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比较[A];第十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赵立平;;生态基因组学与复杂微生物群落的结构解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第三届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朱玲;张锐;钱培元;;南海海盆微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5 陈晓倩;殷浩文;;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方法的进展[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梦然;[N];科技日报;2014年
2 华凌;[N];科技日报;2012年
3 记者 刘海英;[N];科技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郭建国;造纸和农药污染对大凌河微生物群落影响特征[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2 王尚;滇藏热泉微生物群落分布及其控制因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刘正辉;东江氨氮污染河段的微生物群落特征[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谢建平;功能基因芯片(GeoChip)在两种典型环境微生物群落分析中应用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肖升木;分子生态学技术在环境微生物群落与功能基因中的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6 张衍;化工园区废水排放对杭州湾纳污区域微生物群落影响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7 刘学端;海底及污染环境中微生物群落分子多样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林佳;青岛市不同季节雾霾期与非雾霾期空气微生物多样性比较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2 罗锡梅;基于单碱基识别的qPCR微生物群落定量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陈棋炯;浸矿微生物群落基因组芯片的构建与评估及其在酸性环境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08年
4 辛远征;黄河三角洲退化湿地微生物群落特性及影响因素初探[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吴彬;辽河三角洲影响甲烷产生与氧化的微生物群落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3年
6 武丽婧;青岛及黄海生物气溶胶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7 于政升;黄河兰州段微生物群落功能和结构在重金属还原过程中的变化以及重金属还原菌的筛选[D];兰州大学;2014年
8 盛华芳;基于BIPES分析微生物群落的生物信息学方法的建立[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9 陈智学;土霉素对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代谢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10 刘麟;基于k-tuple频度统计的微生物群落测序数据分析[D];厦门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滇藏热泉微生物群落分布及其控制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29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182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