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netospirillum gryphiswaldense MSR-1中OxyR-Like和Crp蛋白的功能分析
本文选题:Magnetospirillum + gryphiswaldense ; 参考:《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摘要】:趋磁细菌(Magnetotactic bacteria, MTB)是一类特殊微生物,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能够在体内合成具有膜包被的组分为四氧化三铁或四硫化三铁的磁性纳米颗粒,称为磁小体。大多数对于趋磁细菌的研究工作都集中于磁小体的形成过程以及磁小体合成的生物调控网络。已有研究表明,磁小体的合成需要低溶解氧(低氧)及高浓度铁(高铁)的生长环境,而此环境下生物体体内活性氧水平将提升,且正常的有氧呼吸过程受到阻碍。早期文献报道及实验室前期研究结果暗示趋磁细菌中磁小体的合成与胞内活性氧清除机制相关,且在低氧条件下,胞内高浓度的铁离子可能代替氧作为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的终端电子受体。为了证明以上推测,并揭示磁小体合成的调控机制,本文以磁螺菌Magnetospirillum gryphiswaldense MS R-1为研究对象,利用实验室中已有的可能与活性氧清除相关的转录调控因子oxyR-Like缺失突变株及可能与碳源及能量代谢相关的转录调控因子crp缺失突变株为材料,对这两个转录因子的功能及其与磁小体合成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oxyR-Like缺失突变株磁小体正常合成受到抑制,胞内铁含量显著下降,细胞磁性消失,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突变株体内的磁小体粒径变小,数量增多;高分辨透射电镜单胞晶体分析表明:在突变株中存在多种磁小体组分,包括α-Fe2O3, Fe3O4及首次在趋磁细菌中发现的ε-Fe2O3.这些结果暗示α-Fe2O3, ε-Fe2O3可能是磁小体合成过程中的中间体。对野生型菌株磁小体合成初始阶段磁小体组分的进一步分析表明,α-Fe2O3及ε-Fe2O3确为成熟磁小体形成过程中的中间体。表达谱分析结果显示,受oxyR-Like缺失影响较为显著的基因其功能主要集中于氧化磷酸化、金属离子结合及双组份调控等。对于转录因子Crp的研究表明,crp基因缺失突变株生长及铁吸收能力均受到一定抑制,细胞完全丧失磁性,磁小体合成受阻,所形成磁颗粒粒径及数量都显著降低,且不再呈链状排列。表达谱分析结果显示,受crp缺失影响,突变株中与肽聚糖及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合成等相关的基因表达量显著下调,而与琥珀酸及延胡索酸氧化还原相关的基因及与F型ATP酶合成相关的基因表达量则发生上调,推测原因为crp缺失导致受Crp正调控的基因表达水平降低,而另外一些具有相关功能的基因则提高其表达水平,以补偿crp缺失对细胞造成的不利影响。qRT-PCR结果还证实,crp缺失突变株中大量磁小体岛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调,而这类基因对于磁小体的合成至关重要。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实验证实,在磁螺菌MSR-1中,组分为Fe304的成熟磁小体是由α-Fe2O3, ε-Fe2O3等中间体形态转化而来,其中ε-Fe2O3为一种首次被发现的重要中间体。磁小体的形成过程与胞内抗氧化胁迫及碳源与能量代谢途径均密切相关,而转录因子OxyR-Like及Crp都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磁小体的合成途径进行严格的调控。这些结果不仅丰富了纳米磁颗粒生物矿化调节机制的研究,同时进一步阐明了磁小体合成的化学途径。
[Abstract]:In this paper ,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synthesis of magnetosomes requires low dissolved oxygen ( hypoxia ) and high concentration of iron ( high iron )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ene expression level of the mutant strai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succinic acid and fumaric acid .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Q9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小柯;池振明;吴龙飞;;趋磁细菌基因组和磁小体成链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2 姜伟;田杰生;李颖;李季伦;;趋磁细菌的特点及其纳米磁小体的合成条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7年03期
3 潘卫东;吕静;陈传芳;宋涛;;趋磁细菌的磁小体结构相关蛋白研究进展[J];自然科学进展;2007年07期
4 李金华;潘永信;刘青松;秦华峰;邓成龙;车仁超;杨新安;;趋磁细菌Magnetospirillum magneticum AMB-1全细胞和纯化磁小体的磁学比较研究[J];科学通报;2009年21期
5 张宇红;武洪庆;肖天;;生物磁性纳米材料——磁小体培养优化及形成过程研究[J];海洋与湖沼;2010年04期
6 李爱华;唐涛;张惠媛;汪琦;田杰生;李颖;;细菌磁小体的修饰及其在病原物检测中的应用[J];生物物理学报;2010年08期
7 陈奇;王光利;徐争辉;韩秀英;李峰;;趋磁细菌磁小体的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8 高宗良;谷元兴;赵峰;刘永生;;磁小体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24期
9 徐争辉;陈奇;韩秀英;邵美丽;李峰;;趋磁细菌磁小体合成相关蛋白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1期
10 谢茂彬;刘源岗;王士斌;;趋磁细菌磁小体形成机制研究进展[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巍;田兰香;潘永信;;趋磁细菌磁小体研究进展[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李想;孙建波;李颖;;细菌纳米磁小体的纯化及其检测[A];2005全国第二届核酸疫苗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金华;林巍;潘永信;;沉积物中趋磁细菌化石磁小体的识别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赵翔;谢志雄;沈萍;;趋磁细菌的分离及其产磁小体性质研究[A];湖北省生物工程学会2004年年会学术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5 潘永信;林巍;田兰香;Nikolai Petersen;朱日祥;;湖泊表层沉积物中化石磁小体的磁学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冠华;;磁小体对大鼠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抑制研究[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李娟;郑世军;田杰生;李颖;;磁小体免疫原性及其对小鼠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马四红;安学勤;;一种从趋磁细菌中萃取分离磁小体的超临界CO_2方法[A];中国化学会成立80周年第十六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9 李文兵;周蓬蓬;余龙江;;趋磁细菌WM-1的分离及特性研究(英文)[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10 王宽;曹常乾;潘永信;陈冠军;刘巍峰;;趋磁细菌AMB-1中参与生物矿化过程重要蛋白功能的研究[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甘勃;趋磁细菌:我们身边“会找北”的细菌[N];大众科技报;2009年
2 刘霞;磁性细菌或可用于建造生物计算机[N];科技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丽;趋磁细菌MSR-1磁小体膜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构建及MamA的功能解析[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2 温彤;Magnetospirillum gryphiswaldense MSR-1中OxyR-Like和Crp蛋白的功能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3 李峰;格瑞菲斯瓦尔德磁螺菌(Magnetospirillum gryphiswaldense MSR-1)磁小体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4 潘红苗;海洋趋磁细菌多样性和特性研究及其分离纯化培养[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5 韩磊;复合功能基因投递系统的构建和体内外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陈继峰;细菌磁小体免疫荧光检测果树病毒的快速高灵敏度检测体系建立[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 王宽;趋磁螺菌AMB-1生物矿化与氮代谢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高峻;一株好氧海洋磁性细菌YSC-1的分离及其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4年
9 李文兵;趋磁细菌WM-1的分离鉴定及磁小体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张宇红;趋磁细菌AMB-1培养条件优化及磁小体变化过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艳丽;趋磁细菌的分离与培养和磁小体纯化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病毒研究所);2005年
2 马四红;趋磁细菌的生物矿化及磁小体的萃取分离[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3 陈海涛;趋磁细菌多样性和磁小体矿化影响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13年
4 李想;细菌纳米磁小体与神经节苷脂及凝集素偶联复合物的制备与应用[D];江南大学;2015年
5 武海艳;氧化亚铁硫杆菌中磁小体形成相关基因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6 肖智杰;趋磁细菌MG-1的分离及其特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朱婧莹;趋磁细菌的筛选及磁小体的应用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09年
8 李金华;趋磁细菌研究方法及模式菌AMB-1生理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刘文斌;氧化亚铁硫杆菌中磁小体形成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10 岳潇轩;氧化亚铁硫杆菌产磁机理研究及优化[D];兰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847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1884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