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miR159及其靶基因调控离体苗再生的作用研究
本文选题:拟南芥 + 愈伤组织形成 ; 参考:《山东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摘要】:植物离体器官诱导是目前植物干细胞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指植物外植体材料(包括根、下胚轴、子叶及种子等)在适宜的离体培养环境中诱导离体苗、根等器官形成的生物学过程。目前,植物离体器官的再生体系相对成熟,一般包括愈伤组织形成和离体苗分化两个过程。研究人员在此基础上发掘了一些调控愈伤组织形成和离体器官再生的相关基因,然而离体器官再生的调控机制仍不清楚,尤其是表观遗传调控子在植物离体器官再生中的功能有待系统研究。MicroRNAs (miRNAs)作为小分子非编码RNA,主要通过转录后水平剪切抑制靶基因的表达或翻译,进而表观调控植物的形态建成及逆境胁迫响应等生物学过程。目前,部分研究揭示了 miRNAs参与调控植物的离体苗再生,进而揭开了植物离体器官再生过程中miRNAs的功能研究,因而,为了解析miRNAs在离体苗再生中的调控机制,更多的功能miRNAs有待挖掘。本实验室前期通过分析拟南芥胚性愈伤组织与非胚性愈伤组织miRNAs的表达谱芯片,发现miR159、miR165/6在两类愈伤组织中表达差异明显,推测其在离体苗再生中起作用。本论文利用mir159ab双突变体材料,分析了miR159在离体苗诱导过程中的功能,并进一步明确了miR159调控愈伤组织形成和离体苗再生过程中的靶基因。鉴于离体器官诱导所用外植体为拟南芥的根,因而进一步开展了miR159对拟南芥主根生长及根尖分生组织区发育的调控研究。另外,miRNAs对靶基因的表观调控离不开AGO家族蛋白的参与,而AGO10可与AGO1竞争结合miR165/6进而减少沉默复合体的形成,因此本论文拟开展miR165/6及其调控子AGO10在离体苗诱导过程中的功能,并对其调控离体苗再生的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mir159ab双突变体根外植体形成的愈伤组织团数目明显增多,Real-time PCR分析表明,MYB33、MYB65和MYB101在mir159ab的CIM培养物中表达均显著提升。通过比较pMYB65:159-GFP和mir159ab×pMYB65:159-GFP株系外植体在CIM培养阶段的GFP信号,发现mir159ab×pMYB65:159-GFP外植体诱导的愈伤组织中GFP信号显著增强,进一步证明了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miR159对MYB65表达的抑制模式。分析MYB65的抗剪切系pMYB65:mMYB65及myb33myb65myb101三突变体的愈伤组织形成能力,发现pMYB65:mMYB65形成的愈伤组织团数目显著提升,而myb33myb65myb101三突变体形成的愈伤组织数目明显减少。结果表明miR159通过抑制靶基因MYB33、MYB65和MYB101的表达抑制CIM阶段愈伤组织的形成。2) mir159ab双突变体根外植体离体苗分化的数目明显减少,Real-time PCR分析表明,MYB33、MYB65和MYB101在mir159ab的SIM培养物中的表达均显著提升。通过比较pMYB65:159-GFP和mir159ab×pMYB65:159-GFP株系外植体在SIM培养4-10 d的GFP信号,发现mir159ab×pMYB65:159-GFP外植体形成的细胞团中GFP信号显著增强,进一步证明了离体苗再生过程中miR159对MYB65表达的抑制模式。分析pMYB33:mMYB33、pMYB65:mMYB65、pMYB101:mMYB101(靶基因MYB33/65/101的抗剪切系)及myb33myb65myb101三突变体的离体苗再生表型,发现3个靶基因的抗剪切系的离体苗再生数目均显著减少,而靶基因的三突变体的离体苗再生数目未见显著变化,表明MYB33、MYB65和MYB101均抑制离体苗的再生。Real-time PCR分析表明,WUS、CLV3和STM在pMYB65:mMYB65系SIM培养物中的表达均显著降低。GFP信号检测表明pTCSn:GFP信号在pMYB65:mMYB65系SIM培养物中减弱,而pDR5:GFP信号增强。上述结果表明miR159为离体苗再生的促进子,通过抑制靶基因(MYB33、MYB65和MYB101)的表达,进而促进WUS、CLV3和STM的表达和细胞分裂素的响应并降低生长素信号响应实现对离体苗再生的表观调控。3 )mir159ab双突变体的主根长度及其根尖分生组织区大小显著高于野生型。Real-time PCR分析表明,MYB33、MYB65和MYB101在mir159ab主根中的表达量显著增强,同时pMYB33:mMYB33、pMYB65:mMYB65和pMYB101:mMYB101系的主根长度明显增加,表明miR159通过抑制靶基因的表达进而抑制拟南芥主根的生长。通过检测pMYB65:mMYB65×pCYCB1;1:GUS 、pMYB65:mMYB65×pPIN1:PIN1-GFP 、 pMYB65:mMYB65×pWOX5:GFP 、pMYB65:mMYB65×pPLT1:PLT1-GFP 和 pMYB65:mMYB65×pSCR:GFP株系的GUS及GFP信号,发现MYB65促进CYCB1;1的表达,EMSA实验进一步证明MYB65可直接结合促进CYCB1;1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根尖分生组织区细胞的分裂,并促进主根的生长。4)利用实验室建立的成熟种子的液体诱导体系分析了 AGO10在离体苗再生中的功能。发现p35S:AGO10离体苗再生比率低于野生型,而ago10(功能缺失突变体)离体苗再生比率显著升高,同时p35S:AGO10转化ago10可明显降低其离体苗再生频率,表明AGO10为离体苗再生的抑制子。通过观察离体苗再生过程中pAGO10:GUS及pAGO10:GFP报告基因的信号,发现AGO10表达于形成的突起结构及原分生组织(pro-SAM)的起始部位。通过比较离体苗再生过程中,pU2:MIR165/6-GFP在野生型与ago10中的GFP信号,发现ago10×pU2:MIR165/6-GFP的培养物中GFP信号显著降低,表明miR165/6在ago10中的表达明显增强。RNA原位杂交结果显示,AGO10表达部位集中于突起结构的pro-SAM部位,并与miR165/6的表达部位重叠,抑制miR165/6的表达,从而促进 HD-ZIPⅢ的表达。分析MIM165/6 (artificial miR165/6 target mimics)及men1(miR166a-ox)的离体苗再生表型,发现MIM165/166的离体苗再生频率降低而men1的离体苗再生频率增高,表明miR165/166为离体苗再生的促进子。进一步分析ago10×MIM165/6杂交系的表型,发现ago10×MIM165/6的离体苗再生数目显著低于ago10外植体分化的离体苗数但高于MIM165/6的再生数,表明AGO10可能部分通过抑制miR165/6成熟体的表达进而抑制离体苗的再生。综上,本论文鉴定了表观遗传调控子miR159和miR165/6及其调控子AGO10在离体苗再生过程中的功能,并对其调控离体苗再生的分子机制做了初步研究,为进一步深入解析表观遗传调控植物离体再生的机理奠定了基础。
[Abstract]:In this paper , we have studied the function of miR159 and miR165 / 6 in the regeneration of isolated organs , and further clarified the function of miR159 and miR165 / 6 in the regeneration of isolated organs . The expression of MYB33 , MYB65 , MYB65 , MYB65 , pMYB101 : mMYB65 : mMYB65 , pMYB101 : mMYB65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generation rate of the isolated seedling was lower than that of wild type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generation frequency of the isolated seedling was lower than that of wild type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generation frequency of the isolated seedling was lower than that of wild type .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regulating and controlling the regeneration of ex vivo seedlings is preliminarily studied , which lays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mechanism of apparent genetic regulation of plant ex vivo regeneration .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Q94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立基,梁海曼;甘蔗愈伤组织在分化过程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活性变化[J];植物学通报;1984年04期
2 成雄鹰,梁竹青,高明尉;氨基酸及其类似物对水稻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J];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87年04期
3 李士生,张玉玲;小麦愈伤组织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交换[J];遗传学报;1990年05期
4 胡月红;张瑞;胡之璧;吴耀平;沈晓明;章国瑛;周秀佳;;丹参愈伤组织的培养及其有效成分(简报)[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2年06期
5 高振宇,黄大年;影响籼稻愈伤组织形成和植株再生能力的因素[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9年03期
6 汤行春,刘幼琪;连翘组织培养研究Ⅰ 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培养条件的优化[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7 斯华敏,VuMinhHung,付亚萍,陈秋方,李西明,孙宗修;辐照后转移时间对水稻体细胞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J];核农学报;2001年03期
8 于惠敏,霍丽云,狄焕灵,丁雪松;低温对君子兰愈伤组织的长期保存作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9 张建军,张龙锋,李兰花,许辉;毛萼口红花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4年02期
10 冯玲玲,范美华,周吉源;丹参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增殖效应[J];生物学杂志;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职明星;李秀菊;王清连;;基质含水量对扦插棉花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A];中国棉花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郭志刚;刘雪;刘瑞芝;;培养条件对藏红花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A];第四届中国新医药博士论坛论文集[C];1999年
3 张寿文;曹岚;;彭泽贝母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A];首届江西省科协学术年会江西省中医药学术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朱向涛;王雁;彭镇华;律春燕;郑宝强;;牡丹愈伤组织扫描电镜观察[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0)[C];2010年
5 张寿文;聂秀霞;曹岚;;彭泽贝母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A];全国第9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丕武;王雷;张君;;基因枪转化玉米愈伤组织转化条件的优化[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7 黄皓;夏涛;高丽萍;;茶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继代培养的研究[A];全国茶业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汪春义;戚凤春;陈桂玲;申镇维;王宣军;谢英林;盛军;;表达人胰岛素的人参愈伤组织细胞系的建立[A];吉林省第六届生命科学大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9 甘烦远;郑光植;沈月毛;;毛喉鞘蕊花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其活性成分的产生[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年
10 吉前华;;碳酸钙胁迫对枳壳愈伤组织的生理效应[A];2004中国植物生理生态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俄罗斯培育出更耐涝小麦[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濮阳市世锦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张晖 王绪月;花卉无性系的快速繁殖[N];中国花卉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涛;拟南芥miR159及其靶基因调控离体苗再生的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2 刘艺平;牡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胚性相关基因PsSERK的初步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5年
3 张路;MIR156调控植物镉胁迫耐受机制研究及应用[D];安徽理工大学;2017年
4 文涛;虎杖愈伤组织白藜芦醇次生代谢调控体系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9年
5 欧洋;两组类受体激酶调控拟南芥根生长发育的分子机理[D];兰州大学;2017年
6 于海鹏;人参愈伤组织细胞表达HBsAg-rhIFNα-2b融合蛋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田敏;草莓体外培养再生机理及遗传转化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8 傅经国;愈伤组织和冠瘿培养生物合成苦皮素A[D];郑州大学;2001年
9 吉前华;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幼穗愈伤组织形成和植株再生能力的基因型变异及其遗传基础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1年
10 王晓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在芦苇愈伤组织盐适应性中调节作用的机理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云;过表达CFLAP1基因拟南芥耐盐性分析[D];郑州大学;2017年
2 杨永峰;萘乙酸对拟南芥根生长发育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7年
3 程征;转OXO拟南芥抗黄萎病机理的初步研究[D];郑州大学;2017年
4 李惠;谷子不同外植体再生体系建立及优化的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5 兰兰;农杆菌介导的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人参愈伤组织的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5年
6 吕天舒;黑果腺肋花楸胚乳愈伤组织增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7 曹乐慧;农杆菌介导的小麦愈伤转化及小麦悬浮细胞系的建立[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8 王利虎;枣和酸枣田间愈伤组织途径芽再生技术优化及其在多倍体诱变中的应用[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9 马林喜;华北八宝再生过程中同工酶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10 王燕;木薯“西选03”再生体系建立及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初探[D];广西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775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2077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