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早古生代火成岩的岩石学与地球化学:对块体拼合历史和地壳属性的制约
本文选题:松嫩-张广才岭地块 + 早古生代 ; 参考:《吉林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摘要】:本论文以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东部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早古生代火成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锆石LA-ICP-MS以及SIMS U-Pb定年和全岩主量-微量元素以及锆石Hf同位素的系统分析,查明了研究区早古生代岩浆事件的时空格架及其岩石组合,利用火成岩组合和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技术,揭示了研究区早古生代不同期次火成岩形成的构造背景及岩浆源区性质。通过与佳木斯地块早古生代岩浆作用的对比,结合区域沉积建造和构造事件分析,重新厘定了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与佳木斯地块之间的早古生代构造演化历史,并查明了中亚造山带东段松嫩-张广才岭地块的地壳属性以及地壳增生与再造过程。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early Paleozoic igneous rocks of Xiaoxing'anling and Zhangguangcailing in the east of the Songnen-Zhangguangcailing block are studied.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zircon LA-ICP-MS, Sims U-Pb dating, total rock main-micronutrients and zircon HF isotopes is carried out. The space-time framework of early Paleozoic magmatic events and their rock assemblages in the study area have been identified, and igneous rock assemblages and element-isotope geochemical tracer techniques have been used. The tectonic setting and magmatic origin of the early Paleozoic igneous rocks in the study area are revealed.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with the early Paleozoic magmatism in the Jiamusi massif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regional sedimentary formation and tectonic events, the history of the early Pale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between the Songnen-Zhangguangcailing block and the Jiamusi block was redefined. The crustal properties, crustal accretion and re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Songnen-Zhangguangcailing block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are also investigated.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588.1;P5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舒良树;于津海;贾东;王博;沈渭洲;张岳桥;;华南东段早古生代造山带研究[J];地质通报;2008年10期
2 朱丽英;;早古生代高变质藻煤的煤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论评;1983年03期
3 ;陕南早古生代煤性质及成因的初步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1975年05期
4 赵凤游;;北祁连区早古生代生物地层研究的进展[J];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983年05期
5 高长林,黄泽光,叶德燎,刘光祥,吉让寿,秦德余;中国早古生代三大古海洋及其对盆地的控制[J];石油实验地质;2005年05期
6 楼雄英,许效松;塔里木盆地早古生代晚期构造-沉积响应[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4年03期
7 李佐臣;裴先治;刘战庆;李瑞保;丁仨平;张晓飞;陈国超;刘智刚;陈有;王学良;;扬子地块西北缘后龙门山南华纪—早古生代沉积地层特征及其形成环境[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1年02期
8 韩宝福,何国琦,吴泰然,李惠民;天山早古生代花岗岩锆石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新疆地质;2004年01期
9 贾振远,李志明,蔡忠贤;中国古大陆及其边缘早古生代层序地层及海平面变化的基本特征[J];地球科学;1997年05期
10 雒昆利,苏文智,杜美利,雷福尧;南秦岭早古生代石煤的微量元素[J];西安矿业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豪;王英民;;塔里木盆地早古生代陆架坡折发育特征与演化初探[A];第八届古地理学与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赵凤游;;北祁连区早古生代生物地层研究的进展[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2)——地层·古生物——青藏高原地质科学讨论会论文集(一)[C];1979年
3 周志毅;;西北地区早古生代地质[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4 周志毅;;西北地区早古生代地质[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5 秦秀峰;郭原生;汪岩;匡永生;刘旭光;周世强;;大兴安岭北端漠河早古生代埃达克质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A];2006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许志琴;杨经绥;梁凤华;刘福来;曾令森;戚学祥;陈松永;刘敦一;;泛非-早古生代造山事件与原始喜马拉雅的形成[A];2004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郭养和;;东南大陆早古生代古地理轮廓[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50)[C];1991年
8 马醒华;;华北早古生代岩石重磁化问题的岩石磁学实验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九五”科技成果汇编[C];2001年
9 王金荣;吴继承;汤中立;贾志磊;吴春俊;;北祁连造山带东段早古生代构造岩浆作用及成矿的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董顺利;李忠;高剑;朱炼;;阿尔金—祁连—昆仑造山带早古生代构造格架及结晶岩年代学研究进展[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岩石圈演化研究室[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郑宁;湘赣南部及粤北部早古生代沉积—构造演化[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2年
2 雷如雄;中天山东段前寒武纪及早古生代岩浆活动、成矿作用与构造演化[D];南京大学;2012年
3 徐文景;华夏地块诸广-万洋山地区早古生代陆内岩浆作用与岩石成因[D];南京大学;2017年
4 王志伟;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早古生代火成岩的岩石学与地球化学:对块体拼合历史和地壳属性的制约[D];吉林大学;2017年
5 杨子江;新疆阿尔金红柳沟一带早古生代地质构造演化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2年
6 康磊;南阿尔金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早古生代多期花岗质岩浆作用及其地质意义[D];西北大学;2014年
7 王兴安;华北板块北缘中段早古生代—泥盆纪构造演化[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杨朝;全球早古生代造山带:板块重建与古大陆[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2 李涛;原特提斯北界西段早古生代构造变形及微陆块演化[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张乔;福建中部志留纪辉长岩和Ⅰ型花岗岩成因及构造意义[D];南京大学;2015年
4 周宾;柴北缘西段绿梁山一带早古生代岩浆作用与成矿[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5 唐磊;喜马拉雅造山带中段亚东地区片麻岩的早古生代岩浆作用与新生代变质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6 李松彬;阿尔金北缘喀腊大湾地区早古生代构造演化[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
7 吴鹏;贺兰山地区早古生代地层分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8 冯坚;伊春—延寿构造带早古生代构造属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996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2099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