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齿状回的一氧化氮在学习记忆中的作用
本文关键词:海马齿状回的一氧化氮在学习记忆中的作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延边大学》 2015年
海马齿状回的一氧化氮在学习记忆中的作用
王师
【摘要】:学习和记忆是大脑最重要的功能,而突触传递效应的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 LTP)是学习记忆功能的神经生理学基础之一。海马是机体完成学习记忆功能的关键结构,它主要分为CA1、CA3和齿状回(dentate gyrus, DG)区,其中DG区作为信息进入海马的传入点,在新信息的处理和编码以及学习记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海马各亚区不仅高频电刺激可诱导出LTP,学习记忆行为也可以诱发出LTP样反应,后者称之为习得性LTP。目前较公认的海马LTP的产生机制是激活突触后膜的谷氨酸能NMDA受体,继而触发一系列与Ca2+有关的生理生化反应,包括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的产生,而在此过程中NO作为逆行信使作用于突触前膜,使后者的递质释放维持高水平,最终形成LTP。NO是中枢神经系统中非常重要的气体神经信使,它在海马LTP中的逆行信使作用多数是在海马脑片的离体实验上得到证实的,而以神经递质释放做为一个指标、在整体水平上探讨NO在海马习得性LTP中的作用机制的报道少见。此外,虽然研究报道DG区存在高密度的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ec oxcied synthases, nNOS),但DG内的NO在习得性LTP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的第一部分,在清醒、自由活动大鼠的学习记忆过程中,观察DG区微量注射一氧化氮合酶(nitrec oxcied synthases, NOS)抑制剂或NO供体对DG区细胞外液中的谷氨酸含量及突触传递效应的影响。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老年痴呆症的主要类型,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而病理学表现以脑内神经元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 protein, Aβ)沉积与纤维纠结为主。文献报道AD的认知功能障碍与Glu及其促离子型受体(包括NMDA、AMPA受体),以及NO的异常相关。本课题组先前的研究表明,海马DG的NO可通过增加局部天冬氨酸(asparate, Asp)和谷氨酸(glutamate, Glu)的释放来参与习得性LTP的产生过程,且NMDA和AMPA受体也在DG区习得性LTP的产生中起重要作用,但是,DG内的NO以及Glu能系统在AD大鼠的学习记忆及相关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以前期工作和第一部分实验为基础,在第二部分探讨AD模型大鼠海马DG内的NO在学习记忆及相关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本实验的具体内容如下:1.第一部分:(1)利用脑部微量注射法往DG区给予NOS抑制剂(NG-methyl-l-arginine acetate salt, L-NMMA)或NO供体(sodium nitroprusside, SNP),观察其对DG区Glu含量与突触传递效应的影响;(2)利用同时观察清醒大鼠的学习行为、DG区突触传递效应(fild excitatory postsynaptic,fEPSP)和Glu含量的整体水平实验平台,观察DG区给予L-NMMA和SNP对上述三种指标的影响;2.第二部分(1)应用双侧卵巢摘除法(ovariectomy, OVX)结合腹腔注射D-半乳糖(D-galactose, D-gal)制备AD模型,利用脑部微量透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海马DG区细胞外液中的Asp、Glu和谷氨酰胺(glutamine,Gln,Glu合成的前体物质)的含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DG区AD沉积情况以及NMDA和AMPA受体的表达;(2)利用Morris水迷宫测定AD大鼠的学习记忆行为,并在此过程中观察海马DG区的Asp、Glu和Gln含量的变化,以及DG区fEPSP幅度的变化;(3)观察DG区注射L-NMMA对AD大鼠的学习记忆行为、DG区突触传递效应和习得性LTP的影响;(4)观察DG注射NMDA受体阻断剂(dizocilpine,MK-801)或AMPA受体阻断剂(6-cyano-7-nitroquinoxaline-2,3-dione, CNQX)对AD大鼠的学习记忆行为、DG区突触传递效应和习得性LTP的影响。本实验的结果如下:1.第一部分:(1)在非训练组,海马DG区微量注射L-NMMA降低DG区Glu含量及fEPSP幅值,而给予SNP却增加DG区Glu含量及fEPSP幅值(均为P0.05),而且Glu含量的变化与fEPSP幅值变化是相平行的。(2)每天穿梭箱训练前往DG区注射改良Ringer's液的对照组,海马DG区的Glu含量与fEPSP幅值在条件反射的建立期间明显增加(均为P0.05),而在条件反射消退期间逐渐回到训练前水平;在此过程中,Glu含量与fEPSP幅值的变化相平行,且这些变化与行为正确反应率的变化是基本一致的;(3)每天训练前往DG区微量注射L-NMMA时,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出现明显的损害,且DG区Glu含量及fEPSP幅值在训练过程中出现基本一致的降低并恢复的过程。(4)每天训练前往DG区微量注射SNP时,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提高(P0.05),而在训练过程中的DG区Glu含量与fEPSP幅值的变化与对照组相似,即在条件反射的建立期间明显增加(均为P0.05),且在消退期间逐渐恢复。2.第二部分(1)AD模型大鼠海马DG区出现Aβ的沉积、细胞外液中的Glu和Asp含量明显增加而Gln含量明显减少、NMDA和AMPA受体的表达减少。(2在MWM训练中,AD大鼠找到站台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原平台区的次数明显减少(均为P0.05),提示出现了空间学习记忆障碍。(3)对照组在MWM训练过程中出现海马DG区fEPSP幅值的明显增加(均为P0.05),提示习得性LTP的形成,而在AD大鼠的海马DG区,习得性LTP被明显抑制。(4)在MWM训练过程中,对照组DG区Glu和Gln含量在训练第2、3天明显增加(均为P0.05)其后回到训练前水平;在AD组,Glu含量在5天的训练过程中均明显增加,而Gln含量持续下降(均为P0.05)。(5)在MWM训练过程中,对照组DG区Asp含量无明显变化,在AD组,Asp含量逐渐下降,在训练第2-5天明显低于训练前(均为P0.05)。(6)往海马DG区注射L-NMMA和MK-801,而非CNQX,可增加AD大鼠DG区突触传递效应。(7)往海马DG区注射L-NMMA和MK-801,可改善AD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且使DG区的习得性LTP恢复到正常水平;而CNQX改善空间学习能而非空间记忆能力,且使DG区习得性LTP形成延后。通过以上实验结果,得到以下结论:1.海马DG内的NO可通过增加DG局部Glu水平和突触传递效应来促进学习记忆,并作为逆行信使参与习得性LTP的形成过程。2.AD大鼠的学习记忆损害与DG局部的Ap沉积、Glu和Asp的浓度增加、以及NMDA和AMPA受体的过度激活有关。3.AD大鼠海马DG区的NMDA和AMPA受体表达下调可能是针对Glu能系统过度激活的一种代偿机制。4.海马DG内的NO和NMDA受体,而非AMPA受体,可通过抑制DG区习得性LTP来损害AD大鼠的学习记忆。5.正常和AD大鼠中,海马DG的NO对学习记忆及习得性LTP的作用是相反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338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小玉;王忱;;突触可塑性的结构基础和分子机制[J];重庆医学;2006年21期
2 谢欣;曹云鹏;史巍;李志贤;刘力平;;阿尔茨海默病海马和齿状回体积的MRI分析[J];中外医疗;2009年09期
3 商秀丽,薛一雪,蔡葵,徐万鹏,高敬伟;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N-甲基天冬氨酸受体和丝裂酶原激活蛋白激酶的表达[J];解剖学报;2005年03期
4 梁润梅;长时程增强的形成与维持[J];生物学教学;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姜霞;空间学习对AD模型鼠海马突触可塑性及神经发生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潘得熙;NO对清醒大鼠海马齿状回区习得性LTP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思训;陈晓丽;何欣;董志恒;;多烯磷脂对青年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3期
2 陈晓夏;高维娟;;谷氨酸受体与LTP的形成及其在学习记忆中的作用[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陈小璐;蒋莉;;运动康复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年05期
4 刘智华;钱学华;周庭永;吕发金;郑登儒;李林宏;白桂芹;张华;;基于MRI的人脑海马结构的形态测量[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年16期
5 姜岩;;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对海马突触传递长时程增强的影响[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6 陈文;;血管性痴呆大鼠NMDA受体与学习记忆的研究[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02期
7 聂志玲;周小莉;晁利芹;;补肾活血化痰方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蛋白激酶2蛋白表达的影响[J];河南中医;2015年01期
8 张松林;;长时程突触可塑性的研究进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年23期
9 聂志玲;周小莉;;补肾活血化痰方对AD模型大鼠海马ERK1、ERK2蛋白表达的作用[J];时珍国医国药;2014年10期
10 韩旭;梁宇;周刚;;海马与阿尔茨海默病[J];中国医疗前沿;2011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东芹;大鼠下丘脑前部—延髓内脏中枢参与束缚—浸水应激反应的神经元类型及突触可塑性[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聂志玲;寿尔智胶囊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神经元突触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于建云;轻中型脑损伤鼠分类标准、认知行为障碍的病理学与中枢胆碱能神经机制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7年
4 方向;基于突触可塑性和MAPK/ERK信号通路的清热利胆解毒方对铜负荷大鼠学习记忆行为的干预机制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锋;盐酸美金刚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l区BDNF、NGF、ERK表达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0年
2 张瑜;双氢睾酮对SAMP8小鼠海马突触素和NMDA受体表达影响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3 李楠;褪黑素对阿茨海默大鼠脑保护作用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4 高林波;三重脑震荡鼠认知行为障碍及中枢胆碱能神经元变化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7年
5 胡亚卓;盐酸多奈哌齐对血管性痴呆小鼠海马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表达变化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6 刘雯君;甲基汞对不同发育期大鼠NMDA受体表达及学习记忆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任永富;盐酸美金刚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元保护作用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8 潘得熙;NO对清醒大鼠海马齿状回区习得性LTP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0年
9 陈小璐;运动康复训练对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10 张万辉;解毒通络复方对缺血性脑损伤后突触再生的作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新华,刘凌云,李清君;不同类型的谷氨酸受体在脊髓痛觉过敏产生中的作用及其信号转导机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覃华丽,周雪,章为;生长相关蛋白GAP-43的研究现状[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2年02期
3 朱洪波,罗建红;NMDA受体和长时程增强[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9年06期
4 石磊;记忆是如何被储存和又被取出的?[J];世界科学;2005年11期
5 李永新,梅镇彤;长时程增强的形成机制及其与学习记忆的相关性[J];生理科学进展;1993年03期
6 杨志华;一氧化氮在长时程增强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生理科学进展;2000年02期
7 许琳,张均田;突触长时程增强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J];生理科学进展;2001年04期
8 姚丽君,周苏娅,夏强;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在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生理科学进展;2004年01期
9 韩太真;关于长时程增强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J];生理科学进展;1994年01期
10 方园;NO和CO加强海马活动依赖性长时程增强效应[J];生理科学进展;199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家祥;大鼠基因组成功破译的重大科学价值[J];世界科学;2004年05期
2 陈伟强;赵善广;;自制注射用大鼠固定装置[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1992年04期
3 杨明智,陈积圣;一种大鼠抓取与固定的新工具介绍[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2001年03期
4 孙同柱,付小兵,翁立新,梁雪梅,陈伟;介绍一种简易的大鼠保定方法[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2004年01期
5 郭志儒;大鼠基因组序列发表[J];中国兽医学报;2004年03期
6 冯雪建;卢占军;高登慧;;大鼠灌胃给药方法的研究[J];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2006年04期
7 郎怡然;杜平;申亨澈;;大鼠非运动脑区控制基于编码的脑-机互联系统[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1年07期
8 张春笋;;香烟白酒浸出液对Wistar大鼠身体健康影响的探究[J];生物学通报;2011年08期
9 罗丽华,陈宜峰,单祥年,曹筱梅;大鼠(Rattus norvegicus)微量血培养和染色体标本制作的方法[J];动物学研究;1980年03期
10 山内忠平;王葆茹;;小鼠,大鼠饲育室环境温度条件的实验性探讨[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198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音;孙振宇;胡敏;李冬霞;;持续性高正加速度对大鼠颞颌关节损伤的作用[A];第八届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祝總骧;楊靜霞;鮑克琴;崔素英;文允鎰;鄭肖釗;紀豁然;杜如竹;;高血壓發病機制的研究 三、正常及高血壓大鼠組織及血漿中兒茶酚胺含量變化的初步觀察[A];中国生理科学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生理)[C];1964年
3 馬蒲生;王日宏;陳麗生;錢梓文;程治平;;自大鼠腎上腺靜脈取血的一些經驗(腎上腺靜脈血流速與皮質固酮含量之關係)[A];中国生理科学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生理)[C];1964年
4 林巳茏;张士俊;徐为人;王玉丽;;枸橼酸爱地那非在大鼠体内排泄状况的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制药工业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5 谢文婷;朱婉儿;李婷;董逢泉;吴晶晶;陈芝芸;;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大鼠急性应激反应的影响[A];浙江省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2006年浙江省心身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文文;赖国祥;郑和平;张亚彬;姚丽青;;反复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诱导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张清民;吴青业;廖雪珍;梁荣辉;茹丽;;复方风湿宁注射液对SD大鼠腹腔注射给药长期毒性试验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全国风湿病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戴学栋;方超;戴晓丽;马玉奎;;SD大鼠被动皮肤过敏试验影响因素[A];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3年6月第27卷第3期)[C];2013年
9 朱东;陈塑寰;杨艳芳;董心;孙伟;程杰平;;悬吊和去势SD大鼠生化指标和胫骨压缩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潘黎;李宏霞;李子轲;韦娜;卓衍蔷;王汉蓉;;地震对SD大鼠生殖过程的影响研究[A];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第14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冯卫东;[N];科技日报;2014年
2 奇 云;[N];大众科技报;2004年
3 张天行;[N];中国医药报;2003年
4 本报特约撰稿人 陆志城;[N];医药经济报;2004年
5 记者 蓝建中;[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6 记者 姜澎;[N];文汇报;2009年
7 万姗姗 记者 王春;[N];科技日报;2009年
8 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 通讯员 孙国根;[N];光明日报;2014年
9 记者 白毅 通讯员 孙国根;[N];中国医药报;2014年
10 记者 孙国根;[N];健康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静;消癌解毒方干预W256移植瘤大鼠生存及血、尿代谢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韩梅;大鼠前扣带皮层SIP30参与痛厌恶情绪反应的细胞分子机制[D];复旦大学;2011年
3 李丽红;卵巢雌激素剥夺对成年大鼠伤害性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D];复旦大学;2011年
4 李志远;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左心房交感神经重构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5年
5 张文强;IL-13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宋勇峰;促甲状腺激素调节肝脏胆固醇转化的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7 沈夏锋;早期运动训练对大鼠重度颅脑外伤后脑功能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8 韩海峰;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对T2DM大鼠肝脏脂肪沉积的影响和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9 黄新忠;Sirt1对5/6肾切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探讨[D];复旦大学;2012年
10 李倩;NALP1炎症小体在大鼠神经痛及痛情绪中的作用及电针缓解痛情绪作用观察[D];复旦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变芳;钙对铅致大鼠脑组织损伤的营养干预机制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2 孟静;钙对染铅大鼠骨骼损伤干预机制的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3 郑东;姜黄素对糖尿病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作用研究[D];湖北科技学院;2015年
4 张敏丽;山楂叶总黄酮对大鼠糖尿病心肌病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湖北科技学院;2015年
5 董婷;甘草甜素对大鼠HAART药物心肌损伤的保护效应与机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6 张迪;不同途径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大鼠的实验研究[D];新乡医学院;2013年
7 刘波;靶向超声造影对GK大鼠肾脏血流灌注的实验研究[D];新乡医学院;2013年
8 王璐;α7nACh受体在孕期烟熏抑制新生大鼠RRDA中的作用[D];新乡医学院;2014年
9 文实;基于核磁共振的SD大鼠诱导的胰腺癌及上皮内瘤变组织水溶性萃取物代谢组学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10 袁鑫;二甲双胍对链脲佐菌素所致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研究[D];湖北科技学院;2015年
本文关键词:海马齿状回的一氧化氮在学习记忆中的作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92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229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