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糙壁面上气固两相湍流边界层流动特性的直接数值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28 11:05
【摘要】:众所周知,壁面粗糙度广泛存在于能源、化工等领域,粗糙度的存在不仅破坏了边界层原有的粘性底层结构,而且严重影响着边界层内的流动特征以及两相流动中颗粒的弥散过程。因此,研究粗糙度对于湍流边界层的影响具有很强的工程应用和科研价值。本文采用直接数值模拟方法、内嵌边界算法和点源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粗糙壁面上单相和两相湍流边界层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以揭示湍流-颗粒-壁面粗糙度等多物理场耦合的作用关系及影响机理。首先,通过计算圆柱和圆球绕流两个算例,验证了本文所采用的内嵌边界算法在中高雷诺数和拉伸网格系统下的正确性和准确性。随后,在此程序的基础上开展了半圆球粗糙壁面上湍流边界层流动的直接数值模拟研究,考察了不同壁面粗糙度对于湍流边界层流场、拟序结构、各向异性等的影响,探讨了粗糙元诱导产生出的涡结构在边界层中的演变过程及内外层涡结构的相互作用机理。通过研究发现,粗糙元顶端周期性脱落的发卡涡与边界层内的湍流涡相互作用,破坏了原有的近壁面湍流结构,引起了较强地内外层的动量交换,缩短了边界层内相干结构的尺寸。粗糙元的存在增大了流动阻力,使得流向速度明显降低,而粗糙元的阻塞效应使得流向上的能量部分转移到展向和法向上,从而降低了流向脉动速度,增大了法向和展向的脉动速度,并且研究同样证实了粗糙元的阻塞效果与其形状之间有着重要的关联性。其次,本文开展了 Gauss随机粗糙壁面对于层流和湍流边界层影响的研究,研究了 Gauss随机粗糙壁面诱导扰动的增长模式,分析了不同相关长度、歪斜度和峰态在扰动能量增长方式上的作用机理,以及Gauss随机粗糙壁面对于湍流边界层流场和拟序结构等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随机粗糙壁面与规则布置粗糙元类似,同样可以引起扰动能量的瞬态增长模式。其中,粗糙壁面的歪斜度和峰态不仅影响着不同波长扰动能量的分布,而且影响着各波长随后的增长过程。而扰动能量的谐波波长与流向和展向的相关长度均有关。在湍流边界层中,粗糙壁面的波峰的歪斜度和峰态以及波峰间的关系同样影响着流场、涡结构和湍流雷诺应力的产生和发展过程。通常波峰峰值较高时,湍流涡及雷诺应力的形成会比较明显,而当两波峰相互紧邻分布时,会起到相互抑制影响的效果。最后,在单相湍流边界层的基础上,本文开展了半圆球粗糙壁面上两相湍流边界层流动的直接数值模拟研究,考察了湍流-颗粒-粗糙度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颗粒的加入抑制了粗糙元顶端涡结构的产生,改变了粗糙元后方回流区长度,削弱了粗糙元对于边界层的影响。与光滑壁面上湍流边界层相比,粗糙元的存在使得近壁面区域的流体和颗粒速度低于单相流体速度,并且雷诺应力峰值位置得到上移。此外,粗糙元引发的喷出和扫入事件将近壁面颗粒运输到外层,从而造成近壁面区域颗粒的优先聚集现象减弱,并且其效果随着粗糙元间距减小而增强。对于小尺度颗粒,由于其较小的颗粒惯性,使得一部分颗粒跟随流体运动到粗糙元前后的回流区。与大尺度颗粒相比,在法向上分布的更为均匀。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357.5;O3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东明,罗纪生,周恒;湍流边界层近壁区相干结构的动力学模型[J];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力学、天文学;2003年01期

2 张东明,罗纪生,周恒;湍流边界层外区扰动激发近壁区相干结构的一种机制[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5年04期

3 陆昌根;戚琴娟;;壁面局部扰动激发湍流边界层近壁区相干结构的一种理论模式探讨[J];自然科学进展;2009年03期

4 沈露予;陆昌根;赵玲慧;;近壁湍流边界层相干结构形成的动力学分析[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5 吴国钏;湍流边界层分离的预计[J];力学学报;1979年03期

6 俎铁林;猝发与湍流边界层速度分布[J];气象;1984年03期

7 陈允文;跨音速湍流边界层的计算方法[J];工程热物理学报;1984年04期

8 许汝林;海-气交界面的湍流边界层[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04期

9 吴国钏,赖杰;轴对称湍流边界层接近分离时的特性[J];力学学报;1985年01期

10 温功碧,何筱毅,蒋俊,何青,吴望一;计算三维湍流边界层的积分反方法[J];空气动力学学报;199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郝刚立;姜楠;;周期性壁面吹吸扰动在湍流边界层内的演化[A];现代数学和力学(MMM-XI):第十一届全国现代数学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王昕;姜楠;舒玮;;周期性人工扰动在湍流边界层沿法向的衰减[A];自然、工业与流动——第六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杨绍琼;田海平;李一凡;姜楠;;基于猝发事件的湍流边界层相干结构检测[A];第十三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姜楠;;湍流边界层多尺度相干结构实验研究的最新进展[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上)[C];2007年

5 赵萌;毛军;;高速列车湍流边界层特性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姜楠;;湍流边界层相干结构研究五十年[A];第八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陈逖;孙明波;刘卫东;;可压缩湍流边界层大涡模拟计算初始化方法研究[A];第四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会议日程及摘要集[C];2011年

8 姜楠;杨绍琼;唐湛棋;管新蕾;;湍流边界层相干结构空间反对称形态[A];第十三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谢华;姚惠之;王小庆;;湍流边界层脉动速度及脉动压力相关联的子波分析[A];第九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毕志献;张占峰;;圆锥高超声速湍流边界层非对称转捩试验研究[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上)[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维;剪切湍流时空相关函数模型的PIV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2 杨绍琼;壁湍流相干结构及其沟槽被动控制的PIV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3 吴凡;湍流与颗粒相互作用的直接数值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4 刘骁飞;粗糙壁面上气固两相湍流边界层流动特性的直接数值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5 刘建华;人造发卡涡对湍流边界层相干结构的影响[D];天津大学;2009年

6 汪利;可压缩湍流边界层统计特性的直接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常跃峰;湍流边界层沟槽壁面减阻机理的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王瑞新;湍流边界层多尺度相干结构的热线测量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9 高小明;湍流边界层控制对流动及换热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10 褚佑彪;激波干扰及超声速湍流边界层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刚立;周期性人工扰动在湍流边界层衰减和演化的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2 李昱澎;基于等离子激励器诱发流向涡的湍流边界层主动控制减阻[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3 薛志亮;水平槽道冷态气固两相湍流边界层中颗粒分布及颗粒尾流特性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4 成璐;微纳二级结构超疏水表面湍流减阻机理的TRPIV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5 齐中阳;平板湍流边界层测量及脉冲射流执行器研发[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6 赵瑞杰;周期性吹吸扰动对湍流边界层相干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7 贾永霞;加入周期吹吸扰动的平板湍流边界层复涡黏模型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田砚;壁面平行加热丝控制湍流边界层多尺度相干结构的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刘建华;周期性抽吸扰动对湍流边界层多尺度相干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10 孙伟;周期性吹吸扰动对湍流边界层相干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626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23626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8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