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流管及管阵流致振动响应及稳定性研究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艳龙;一类三自由度冲击振动系统的周期运动和分岔[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张彦梅;陆启韶;李群宏;;一类双自由度碰振系统的亚谐周期运动存在性[J];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03年01期
3 李景正;惯性振动落砂机周期运动的稳定性[J];东北工学院学报;1986年01期
4 林振声;拟周期运动的理论[J];中国科学(A辑 数学 物理学 天文学 技术科学);1986年01期
5 洪佳林,王荣华;极限集内周期运动的存在性[J];数学研究与评论;1991年04期
6 黄文灶;稳定的几乎周期运动所组成的极小集[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1期
7 武际可;漫话周期运动──天体的运行和乐器的发声[J];力学与实践;1994年06期
8 ;龙以明:探索周期运动的奥秘[J];中国科技奖励;2013年12期
9 张安兵;褚衍东;韩振辉;张文琦;;一类对称碰振系统的周期运动和分岔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10 徐慧东;谢建华;;单自由度含间隙分段线性系统周期运动的倍化分岔[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泽辉;;振动颗粒床中的倍周期运动与对流[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刘长利;郑建荣;吴清;;裂纹转子轴承系统的周期运动稳定性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秦志英;;非光滑系统动力学分析及周期运动的非光滑分岔[A];第六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陈树辉;沈建和;;分岔计算的新方法研究[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上)[C];2007年
5 文桂林;徐慧东;;碰撞振动系统拟周期运动的反控制[A];第三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刘爽;李玉仙;贺敏佳;李延树;巩蕊;刘彬;;一类非线性相对转动系统周期运动的稳定性控制[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进展——2010(13)卷[C];2010年
7 刘新华;金俐;;一类两自由度非线性碰振系统的动力学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文桂林;;分岔反控制理论与碰撞振动系统拟周期运动的反控制[A];第四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王姣;刘才山;;Bouncing Dimer的周期运动及其稳定性[A];第七届全国多体系统动力学暨第二届全国航天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刘新华;金俐;;一类两自由度非线性碰振系统的动力学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朱喜锋;含间隙机械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及参数匹配规律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6年
2 李云东;输流管及管阵流致振动响应及稳定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3 孙敏;高维非线性动力系统周期解的研究及工程应用[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4 赵广慧;非线性杆中的孤波与复杂动力行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5 于洪洁;多自由度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数值分析及混沌控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6 徐慧东;非光滑动力系统周期解的分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南向f,
本文编号:24500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2450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