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秒脉冲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发射光谱诊断

发布时间:2019-06-06 16:27
【摘要】:高压纳秒脉冲因具有陡峭的上升沿和较短的脉冲持续时间,能有效地抑制放电由均匀放电向火花或者电弧放电转变,可驱动空气、氮气及混合气体介质阻挡放电产生大面积弥散放电等离子体,在生物医学、航空航天、材料改性、能源化工和环境治理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论文研究了多线-板式、板-板式和线-筒式三种电极结构下纳秒脉冲空气弥散/均匀放电等离子体的发射光谱特性,对放电等离子体中活性物种和振动温度、转动温度、电子激发温度等重要参数进行了诊断研究。作为代表性应用,本论文还利用单极性纳秒脉冲、双极性纳秒脉冲和正弦交流电源驱动空气介质阻挡放电对气态甲醛开展了脱除研究,并对上述三种电源驱动线-筒式电极结构产生空气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处理气态甲醛时的脱除效率、功率消耗等进行了对比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空气和氮气中实现了多线-板式电极结构纳秒脉冲弥散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研究了在不同脉冲峰值电压、脉冲重复频率、放电间隙距离下放电的发光图像、发射光谱,以及等离子体转动温度、振动温度和电子激发温度等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空气和氮气中放电均呈现弥散放电状态,发射光谱主要是但是,空气放电中的发射光谱强度仅为氮气中的1/5左右,在空气中和发射光谱强度较弱,空气放电等离子体的转动温度、振动温度和电子激发温度分别约为320±5K、2175±50K、2145±50K,氮气的分别约为400±5K、1860±50 K、1690±50 K。随着脉冲峰值电压增加和放电间隙减小,空气和氮气放电等离子体中和的发射光谱强度和转动温度呈明显上升趋势,振动温度和电子激发温度呈下降趋势但不明显。而脉冲重复频率增加对空气和氮气中放电等离子体的发射光谱强度和上述三种温度影响不大。此外,还研究了氧气和氩气的浓度对氮气纳秒脉冲弥散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中发射光谱强度和等离子体温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氧气浓度从0%-5%的过程中,等离子体的发射光谱强度急剧下降,随着氧气浓度的进一步增加,等离子体发射强度呈缓慢下降趋势,同时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等离子体转动温度不断降低,振动温度和电子激发温度却不断升高;而随着氩气浓度的增加,等离子体的发射光谱强度增大而转动温度明显上升趋势,振动温度和电子激发温度变化趋势不明显。2.实验研究了介质板板材料(陶瓷,石英,环氧树脂,聚四氟)对大气压板-板式电极纳秒脉冲空气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均匀性的影响,通过放电发光图像、电压电流波形和氮分子离子第一负带发射光谱考察了放电的均匀性和放电发生的击穿情况。当使用1 mm的陶瓷板时,在30 kV脉冲峰值电压、150Hz脉冲重复频率和3 mm放电间隙下呈现均匀放电状态,发射光谱强度较弱,转动温度和振动温度分别是350±5K和3045 K,此时是处于一种均匀放电的非平衡态等离子体形态。在选定的四种介质板材料中,当使用相对介电常数较大的陶瓷介质材料时,发生放电的击穿电压降低,放电的气体间隙增大;当增大陶瓷介质板厚度时,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强度降低,放电击穿电压增大,等离子体的均匀较差。利用发射光谱强度N2+/N2比值计算出约化电场E/N,并研究了放电均匀性与N2+/N2的比值关系,研究发现,随着放电峰值电压增大、放电间隙距离或者介质板板厚度减小N2+/N2比值降低,约化电场E/N减小,等离子体均匀性较好。3.对比研究了大气压空气中线-筒电极结构纳秒脉冲和正弦交流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的发光图像、电压电流波形、功率消耗、发射光谱以及气体温度等特性。研究发现:正弦交流空气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呈现明显的丝状放电模式,而纳秒脉冲空气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则具有很好的均匀性。在相同放电周期下,纳秒脉冲空气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中和的发射光谱强度是正弦交流空气介质阻挡放电的6-10倍,而和O(3p-3s)约为正弦交流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的2.5倍,而纳秒脉冲放电的功率消耗仅为正弦交流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的1/13。纳秒脉冲放电的气体温度约为305士5 K,非常接近室温,且随放电持续时间的增加基本保持不变。而正弦交流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的气体温度高出纳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200K左右,且随放电持续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升高。采用双极性、单极性纳秒脉冲和正弦交流空气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初始浓度为154 ppm的气态甲醛脱除效率分别为67%,63.8%和73.8%,而功率消耗分别为0.325 W,0.3 W和8.9W。当放电区域填充A1203小球时,三种情况下甲醛的脱除效率均提高10-20%。虽然气体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变短,但是A1203小球的填充使放电电流增大,放电强度增强,活性粒子浓度增大。当Ti02和Ce02纳米颗粒分别附着在A1203小球表面时,甲醛的脱除效率可以达到95%。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53;O46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淑慧;;电晕放电与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简介[J];现代物理知识;2006年02期

2 李钢;李轶明;徐燕骥;张翼;李汉明;聂超群;朱俊强;;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近壁区流场的控制的实验研究[J];物理学报;2009年06期

3 高树香 ,陈文静;混合气体放电等离子体电子温度的理论计算[J];电子器件;1987年01期

4 陈远喜;刘祖黎;;气体放电等离子体参量诊断实验[J];物理实验;1993年02期

5 李汉明;李英骏;毛灵涛;李钢;张翼;刘峰;王芳;聂超群;李玉同;张杰;;绝缘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弦向温度分布研究[J];科技导报;2007年18期

6 谭笑;卢佳敏;刘欣宇;杨勇;刘大伟;卢新培;;高电压放电产生等离子体在人工降雨中的应用[J];高电压技术;2012年12期

7 李劲,王泽文,高秋华,李胜利;放电等离子体水处理技术中的放电问题[J];高电压技术;1997年02期

8 程钰锋;聂万胜;车学科;;临近空间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气动激励效果的数值分析[J];高电压技术;2011年06期

9 李军;吴韦韦;宋慧敏;贾敏;金迪;;静止空气中重频脉冲火花放电等离子体的气动激励特性[J];高电压技术;2013年07期

10 卢新培,潘垣,张寒虹;水中脉冲放电等离子体通道特性及气泡破裂过程[J];物理学报;200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书霞;王友年;;射频感应耦合放电等离子体模式跳变的混合模拟[A];第十四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五届中国电推进技术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09年

2 宋春莲;张芝涛;杨宪立;陈文艳;;放电等离子体转化秸秆制取单糖的机理[A];中国物理学会第十五届静电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阎克平;金华;;流光放电等离子体在环保方面的应用[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4 闫克平;;流光放电等离子体在环保方面的应用[A];第十一届全国电除尘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刘睿强;刘悦;Tagra Samir;刘倩;张向东;;低气压射频和脉冲射频氩气放电等离子体的比较[A];第十六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一届全国等离子体医学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13年

6 林启富;倪国华;江贻满;刘卫;孟月东;;一种新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降解水中茜素红的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一届全国等离子体医学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13年

7 赵海洋;刘克富;;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污水处理可行性实验研究[A];上海市照明学会成立30周年庆典暨四直辖市照明科技论坛、长三角照明科技论坛、上海市照明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传辉;刘文正;孙光亮;张蓉蓉;;水表面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生成特性的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一届全国等离子体医学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13年

9 蒲陆梅;李国琴;伏建明;虎玉森;;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对农药毒性的消除作用[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年会、第七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张宏;黄青;柯志刚;余增亮;;放电等离子体降解水体微囊藻毒素及其机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2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汪永安;科学岛发现蓝藻治理新方法[N];安徽日报;2014年

2 王慧敏;复旦学子实践创新点亮关注民生之灯[N];文汇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婧;甲烷和甲醇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中的反应[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郝玲艳;大气压沿面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3 张帅;纳秒脉冲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发射光谱诊断[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4 薄拯;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处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基础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吕晓桂;大体积均匀纳秒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及制备碳纳米颗粒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王铁成;场地有机物污染土壤的脉冲放电等离子体修复方法和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7 王慧娟;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流光光催化协同降解水中典型有机污染物[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8 姜楠;沿面—填充床复合放电等离子体及其协同催化降解苯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9 杜长明;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降解气相及液相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王达望;新型大气压放电等离子体发生器及其在甲烷偶联方面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施志勇;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协同复合型催化剂去除甲醛的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兆均;脉冲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处理废水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3 荣少鹏;湿壁式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水中磺胺嘧啶的去除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4 郭贺;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活性炭联合降解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5 王梅;介质阻挡空气放电等离子体(DBD)处理挥发性有机物苯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6 梁勇敢;同轴网格空心阴极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的实验与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7 陈冬;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分解CO_2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6年

8 王莉;水上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协同Fe_3O_4~SiO_2@BiOBr降解PFOA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9 杨Z赯,

本文编号:24944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24944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a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