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核合成与衰变性质的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06 14:02
【摘要】:超重核研究是当前核物理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超重核合成截面极小,并受靶材料等因素制约,超重核合成动力学机制及其衰变性质的理论研究可为实验合成目标超重核提供重要参考。基于双核模型研究超重核的合成机制时,假设弹靶核的基态形状不随时间演化。事实上由于两个原子核之间很强的库仑势和核势之间的竞争,弹靶核的基态形变是随时间演化的。利用Fokker-Planck方程研究了四极形变随时间的演化趋势。结合主方程和基态形变的时间演化特征研究了双核之间的核子转移,进一步系统计算了热熔合的蒸发剩余截面。系统理论计算的Z=112-118范围内的剩余截面很好的再现了实验测量值。锕系靶核除了很大的基态四极形变之外,同时还存在较大的十六极形变。因此,目前工作系统的研究了十六级形变对于热熔合反应的熔合几率和蒸发剩余截面的影响。很多理论模型研究了超重核的合成机制,所有理论模型计算的剩余截面都依赖于一些基本的理论输入量。基于三个质量表FRDM1995,KTUY2005和WS2010系统的研究了基本的理论输入量对剩余截面的影响。基于双核模型研究了合成超重核的蒸发剩余截面的同位旋依赖性。我们发现熔合几率和存活几率敏感的依赖于弹靶核的中子数目。同时,基于双核模型研究了试图利用放射性核束合成丰中子的超重新同位素。由于绝大多数情况下放射性核束的束流强度都低于稳定束的束流强度,因此目前的条件下,利用稳定核束更有利于超重新同位素的合成。目前实验已经利用热熔合与冷熔合合成超重核区的部分新核素及其同位素,然而这两种反应出现一个空隙。为了填补这个空隙,通过考虑炮弹的同位旋效应,利用放射性核束和对称弹靶组合的截面大小。理论预言部分空隙可能通过考虑冷熔合的同位旋效应填补。利用不同方法研究了超重核的α衰变的半衰期。这些方法包括统一裂变模型、推广的液滴模型、唯象的Royer公式以及统一衰变公式。对比理论计算和实验测量结果,发现目前的几种方法都能较好的描述α衰变过程。利用推广的液滴模型和修正的Swiatecki公式系统的计算了重核和超重核的自发裂变半衰期,理论计算结果能很好的再现实验测量值。通过对比超重核的α衰变和自发裂变半衰期的大小关系确定超重核的衰变模式,发现理论计算能很好的解释目前实验测量的衰变模式。进一步预言了目前实验和理论高度关注的Z=119和120新核素的衰变模式。利用统一衰变公式研究了偶偶超重核的结团放射性的分之比,预言可能在丰中子核区探测结团放射现象。
【图文】:

超重核合成与衰变性质的理论研究,包小军;2016年


图1.1描述低能重离子熔合反应的宏观自由度片的质子数 Z1和中子数 N1为自由度或者类弹类靶碎片的质子和中子不对称度 ηN为变量, 类弹碎片和类靶碎片之间的方位角

超重核合成与衰变性质的理论研究,包小军;2016年


图4.3理论计算的偶偶超重核Z=104-120的 α 衰变和自发裂变半衰期大小和实验值的对比。链上原子核的半衰期和衰变模式。通过比对发现理论计算能很好地解释实验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5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彩万 ,陈永寿 ,阿部恭久;两步模型在超重核融合机制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4年00期

2 任中洲;左维;李希国;刘建业;靳根明;;序言——第五届“超重核研究”研讨会[J];原子核物理评论;2006年04期

3 刘祖华;超重核合成截面计算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原子核物理评论;2003年02期

4 吴哲英,许甫荣;超重核的球形和变形壳结构[J];原子核物理评论;2004年04期

5 徐瑚珊;黄天衡;孙志宇;胡正国;詹文龙;周小红;黄文学;张宏斌;章学恒;甘再国;郑川;李君清;马新文;秦芝;肖国青;郭忠言;李智慧;张玉虎;靳根明;;近代物理研究所超重核研究现状及计划[J];原子核物理评论;2006年04期

6 左维;李君清;赵恩广;;超重核合成理论模型简介[J];原子核物理评论;2006年04期

7 李君清;左维;冯兆庆;靳根明;赵恩广;;重离子碰撞中超重核的形成机制(英文)[J];原子核物理评论;2006年04期

8 裴俊琛;许甫荣;;超重核密度的计算[J];原子核物理评论;2006年04期

9 刘祖华;包景东;;超重核合成的同位素依赖探讨[J];原子核物理评论;2006年04期

10 刘祖华;包景东;;超重核合成中非预期的同位素超向[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6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哲英;许甫荣;;超重核的形状及结构性质[A];The Reaction of Unstable Nuclei--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2年

2 吴哲英;许甫荣;赵恩广;郑春开;;超重核中的球形与变形壳结构[A];第十二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裴俊琛;许甫荣;;偶偶超重核的基态性质[A];第十二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黄天衡;徐瑚珊;贾飞;徐华根;陈若富;李君清;;转动超重核的存活几率研究[A];2005年全国核反应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任中洲;;超重核研究进展[A];第十三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刘祖华;包景东;;影响超重核合成的重要因素探讨[A];2007年全国核反应会暨生物物理与核物理学科交叉前沿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任中洲;陈鼎汉;邰非;许昌;;超重核区壳效应的系统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8 吴哲英;许甫荣;;超重核的球形和变形壳结构[A];第十二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集(上)[C];2004年

9 张炜;孟杰;张双全;耿立升;H.Toki;;超重核的壳结构[A];第十二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集(上)[C];2004年

10 李君清;徐瑚珊;左维;李剑峰;李文飞;;超重核合成机制的初步理论探讨[A];Radioactive Nuclear Beam Physics--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包小军;超重核合成与衰变性质的理论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2 李文飞;基于重离子输运理论对超重核合成及非对称核物质状态方程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004年

3 钱以斌;α衰变寿命系统计算及超重核电荷半径提取[D];南京大学;2014年

4 董建敏;核物质对称能,中子星结构与超重核性质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永齐;双核模型下超重核生成截面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王晓琳;用两步模型研究超重核的形成过程[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沈军杰;基于两步模型研究超重核形成机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4 蒋金鸽;超重核产生截面及锘同位素的转动性质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5 夏铖君;激发态超重核存活几率的系统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6 苏昕宁;超重核α衰变半衰期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莫海锋;基于ImQMD模型和两步模型研究重核及超重核反应[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硕;以Fe作为弹核研究合成超重核的粘连截面[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235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25235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6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