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剂化富勒烯的高压新结构和性质研究:掺杂溶剂分子的调控作用
【图文】: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如图 1.1(a)所示,C60分子是由 12 个五元环和 20 个六元环(共 60 个碳原子)所拼接而成的足球型三十二面体(又称为截角二十面体),其碳笼直径为 0.71nm,点群为 Ih。这种高度对称的球型结构,使得 C60分子碳笼球面上的碳原子能够分摊一定的外部压力,,从而使单分子 C60异常坚固。理论预测单个 C60分子的体模量甚至会超过金刚石[1,2]。此外,C60分子碳笼上每个五元环都被相邻的五个六元环所隔开,这种原则被称为“孤立五元环原则”。由于五环上的 σ 键中存在张力,如果相连就会使分子中张力增大,导致分子不稳定,因此五元环需被没有张力的六元环隔开。另外,由于 C60分子是一个封闭的球型分子,所以碳笼表面呈弯曲状,这将导致 C60分子含有部分的 sp3杂化的共价键。C60分子的基本物理参数,在表 1.1 中给出[3]。
[10]。图1.2 低温条件下sc结构的C60晶体结构模型(a)[3]和C70晶体中C70分子取向随温度变化示意图(b)[10]1.1.3 富勒烯的特殊性质通过对富勒烯材料的研究,人们发现富勒烯材料有着很多优异的特性,在光电器件,磁性材料,超硬材料等方向都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1.1.3.1 发光特性C60晶体是半导体材料,其禁带宽度为 1.69eV[3],但是由于其分子结构的高度对称性,使得其导带到价带间的电子跃迁被严格禁止,因此在真空条件下发光强度很弱。C70晶体也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其禁带宽度为 1.8eV[3],在空气中具有较强的发光峰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O5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金龙,李群祥,陈招英;富勒烯的理论研究[J];科技导报;2004年10期
2 李玉良,刘辉彪,朱道本;富勒烯科学的若干研究进展[J];科技导报;2004年10期
3 邓顺柳;谭元植;谢素原;黄荣彬;郑兰荪;;富勒烯新结构的研究进展[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4 韦禾;;英研制成新型富勒烯材料[J];科学;1993年05期
5 张欣;;王春儒:让“纳米王子”走向大众[J];科学中国人;2014年05期
6 何法信,赵世允;碳家族中的新成员[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7 钱江,徐宏,钱士雄,汪长春;高聚物-富勒烯体系薄膜微微秒三倍频效应研究[J];光学学报;1997年10期
8 ;科研进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6年04期
9 杨国伟,袁放成;富勒烯薄膜的波导Raman散射增强效应[J];科学通报;1996年14期
10 傅柔励,叶红娟,傅荣堂,于志刚,孙鑫;C_(60)中非线性激发的动力学研究[J];物理学报;1994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春儒;;打破富勒烯的独立五元环规则[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2 王培杰;方炎;;富勒烯C_(60)、C_(70)分子在金纳米颗粒表面的吸附趋向的SERS以及群理论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华凌;新方法合成的富勒烯硬度超钻石[N];科技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金星;大碳笼富勒烯和内嵌金属富勒烯的高压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郝彤;基于富勒烯的支架材料研制及在心肌组织工程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3 杜明润;溶剂化富勒烯的高压新结构和性质研究:掺杂溶剂分子的调控作用[D];吉林大学;2017年
4 任小元;富勒烯及其衍生物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许磊;大富勒烯结构与稳定性的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6 廖照江;非经典C_(60)的捕获和富勒烯形成机理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袁勇波;原子小团簇激发态性质及掺杂富勒烯密度泛函计算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8 崔雯;新型富勒烯掺杂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高压相变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9 岳锌;原子与富勒烯笼的相互作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10 陈晨;基于富勒烯、卟啉和咔咯的新颖二元体系的构筑及性质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婷;内嵌原子簇富勒烯的制备,结构表征及化学反应性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2 龚文林;富勒烯聚缩水甘油醚硝酸酯及其铅/铜盐的合成与热性能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3 顾艳;手性C_(60)富勒烯液晶的合成及表征[D];苏州大学;2014年
4 马丽霞;富勒烯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在电催化中的应用[D];东华大学;2016年
5 苏强;非富勒烯有机受体/共扼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6年
6 赵剑锋;富勒烯衍生物合成、表征及金属富勒烯高压结构形变研究[D];中国计量大学;2016年
7 陈微微;n-型自掺杂富勒烯铵盐构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8 朱峰;微环境影响的富勒烯电弧合成[D];厦门大学;2009年
9 韩晓晨;金属富勒烯合成及提取方法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10 徐莉;内嵌金属富勒烯的计算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516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2551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