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iDAR的建筑物震害分析
本文关键词:基于LiDAR的建筑物震害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激光雷达技术(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是近年来在摄影测量与遥感领域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在地震灾后评估工作中的应用仍处于探索及起步阶段,但已经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从震害评估的需求出发,基于地面LiDAR技术,深入研究了地震灾区建筑物点云数据采集及处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震害信息提取及联合分析。主要研究内容总结如下:(1)传统方法的适应性改进与提高。研究了利用地面LiDAR设备开展测量工作的框架和关键方法,针对震害建筑物点云形状不规则、数据冗余度较高及噪声较多的特点,本文通过改进传统点云数据处理算法的关键参数,给出了合理的兼顾数据处理效率及效果的算法阈值,通过实验检验算法组合的有效性,实现了震害建筑物点云数据的高效处理。(2)首次提出实验性点云震害定量分析模型。提出了基于地面LiDAR的建筑物形状分析模型(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based building shape analysis model,TLS-BSAM),用于完成建筑物震害程度识别和分析。该模型融合了边缘提取、形状聚类及判别分析方法,有效解决了建筑物等高多边形序列提取、形状离散参数提取、不规则建筑物区块分割和震害分析等问题。模型给出了建筑物等高多边形序列最优采样间隔0.5~1m,最大限度保存建筑物震害特征以实现基于离散点云的形状分析。提出了等高多边形的长宽比r、倾斜方向θ、矩形度R、紧致度C和中心点位置x,y等特征参数,并通过K-means聚类方法,实现不规则建筑物区块准确分割,通过对各参数进行加权平均提取形状离散参数,可有效表达建筑物单体破坏状况的特征。其中倾斜方向、矩形度、紧致度和中心点能较好地反映建筑物的破坏情况,该模型通过建立判别函数对现有建筑物样本震害程度识别效果较理想。(3)拓展点云应用,提高精度。利用面向对象方法,将点云高程、回波次数及回波强度信息等作为特征参数,丰富了传统建筑物特征描述因子,并结合点云的光谱特征构建了建筑物信息提取规则集,阐述了基于点云数据的面向对象方法提取建筑物的关键流程,实现了高精度的建筑物信息提取,与实地调查结果相比,提取精度可达90%以上。(4)建立理论基础,提供新思路与方法。基于LiDAR数据与SAR图像,通过距离-多普勒模型(R-D)及射线追踪法的SAR图像模拟方法,选择典型震害建筑物开展SAR后向散射及三维几何剖面联合分析,阐述了各类震害的表达形式,为震害遥感的定量分析和自动判读建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实现震害建筑物特征的高可信分析及解译,为震后SAR图像解译和建筑物震害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与方法。
【作者单位】: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关键词】: 地面LiDAR 点云数据处理 点云震害分析 面向对象 联合分析
【分类号】:P315.9
【正文快照】: 基于LiDAR的建筑物震害分析@焦其松$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哈尔滨150080激光雷达技术(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是近年来在摄影测量与遥感领域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在地震灾后评估工作中的应用仍处于探索及起步阶段,但已经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从震害评估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玉红,邱虎,聂永安,贾卫平,王建山,田清;国内外单体建筑物震害预测方法研究述评[J];地震研究;2001年02期
2 冯志泽,何钧,任锡泰,杜宪宋;大中城市建筑物震害类比预测研究[J];华北地震科学;2003年03期
3 马骏驰,窦远明,苏经宇,马东辉;考虑接连两次地震影响的建筑物震害分析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年01期
4 黄世敏;康艳博;于文;;芦山地震建筑物震害及思考(一)[J];建筑科学;2013年09期
5 王新民;张家涛;;小金地震建筑物震害及原因分析[J];四川地震;1993年02期
6 T.阿巴卡诺夫,C.B.萨利耶夫,H.H.谢尔久克,陈保华;震后居民点建筑物的工程状态预测[J];内陆地震;1997年03期
7 聂永安,吴国有,冯裕中,崔晓峰;建筑物震害的类比预测方法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1998年04期
8 董燕生;潘耀忠;方伟华;于德永;何浩;;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建筑物震害识别方法研究[J];地震研究;2011年03期
9 George W.Housner;Paul C.Jennings;卢荣俭;;为减轻现有建筑物震害而制定的城市建筑规范[J];国外地震工程;1982年Z1期
10 А.И.Мартемьянов;А.С.Таубаев;А.М.Парамзин;陈业明;;建筑物震害与地基基础形态的关系[J];世界地震工程;198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青;窦爱霞;;汶川8.0级地震建筑物震害遥感解译图集[A];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叶志明;楼思展;陈玲俐;;建筑物震害风险评估研究新进展[A];防震减灾工程研究与进展——全国首届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尹永年;;广东省建筑物震害分析与损失评估[A];中国地震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6年
4 王海英;齐岩鹏;高东波;李荣安;;建筑物震害损失预测的动态模型[A];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8年
5 李英民;刘立平;韩军;郑妮娜;王丽萍;刘建伟;代勋;田启祥;;5.12汶川地震建筑物震害与启示[A];汶川地震建筑震害调查与灾后重建分析报告[C];2008年
6 王晓青;;《汶川地震建筑物震害遥感解译图集》的编制[A];中国遥感应用协会2010年会暨区域遥感发展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周锡元;王广军;苏经宇;;烈度定量标准与抗震设防[A];中国地震学会第二届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4年
8 姜立新;谷国梁;帅向华;杨天青;张维佳;;城市建筑物震害三维模拟在GIS中的应用[A];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C];2012年
9 龚丽霞;张景发;;利用SAR相关性提取建筑物震害信息[A];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陈敖宜;王文国;董乐民;王家强;;《天津市软土地基上建筑物震害与结构自振周期相关性的探讨》[A];中国地震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程坤;单体建筑物震害快速评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姜开兴;城市建筑物震害预测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3 金鼎坚;高分辨率SAR影像建筑物震害信息提取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2年
4 李小强;面向对象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建筑物震害信息提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5 甘甜;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的建筑物震害信息分类提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郑超;建筑物震害与地震烈度相关性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0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LiDAR的建筑物震害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63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256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