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AP-36的分子改良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PMAP-36的分子改良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PMAP-36是来源于猪骨髓含36个氨基酸的阳离子抗菌肽。本研究以PMAP-36为模板,通过优化相关结构参数,如两亲性、结构倾向性等对其进行改良,在此基础上测定了改良肽PRW4、PRW4-d和PRW4-R的抗菌活性和作用机理;筛选出具有特异性抗绿脓杆菌肽T9W,评估了T9W抗绿脓杆菌效果;基于T9W序列特征,全新设计一系列含有七肽重复序列的抗菌肽,比较了这些肽在抗绿脓杆菌和作用机制方面的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非完美两亲性抗菌肽的设计。两亲性是影响抗菌肽活性的重要参数之一。完美两亲性结构通常可以提高抗菌肽的活性,但同时也会引起细胞毒性的增加。通过分析PMAP-36序列及氨基酸组成,采用序列截短和氨基酸替换方法,设计一系列非完美两亲性α-螺旋抗菌肽。首先,截取PMAP-36 N端16个氨基酸序列,命名为RI16。与PMAP-36相比,RI16具有完美的两亲性结构。根据α-螺旋蛋白折叠原则,利用色氨酸(Trp)替换两亲性结构极性面中的成对的赖氨酸(Lys)设计了一系列非完美两亲性抗菌肽。结果表明,具有氢键连接的Trp改良肽PRW4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活性,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在4-8μM之间,同时不具有细胞毒性。PRW4可透化细菌细胞外膜和内膜,引起膜电势发生改变,破坏细胞膜完整性。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测结果表明,PRW4引起细胞膜形态发生改变,细胞内容物释放,表明PRW4通过破坏细胞膜发挥抗菌作用。这些结果表明,适度破坏抗菌肽的两亲性在提高抗菌活性的同时,能够降低细胞毒性。(2)具有不同螺旋倾向性抗菌肽的设计。为了进一步验证和研究非完美两亲性抗菌肽的优化或设计方法,以PRW4为模板,分别利用具有不同螺旋倾向性的氨基酸半胱氨酸(Cys)、天门冬氨酸(Asp)、异亮氨酸(Ile)、脯氨酸(Pro)和D-色氨酸(D-Trp)替换PRW4中的Trp。同时,为了研究精氨酸(Arg)的重要作用,将PRW4中的Lys全部替换成Arg。结果表明,与PRW4相比,D-Trp取代的抗菌肽PRW4-d比Cys(C4)、Asp(D4)、Ile(I4)和Pro(P4)取代的抗菌肽活性高。而且,Arg取代抗菌肽PRW4-R的抗菌活性和细胞选择性进一步提高。优化的肽序列PRW4-d和PRW4-R通过引起细胞膜电势能损失,通透性增加,完整性破坏发挥抗菌作用。这些结果对设计或优化短链抗菌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3)疏水面完整性对抗菌肽活性的影响。在两亲性结构中,疏水面的完整性对抗菌肽的活性具有重要影响。RI16疏水面的中心位置是一个中性氨基酸苏氨酸(Thr),为了研究疏水面完整性对抗菌肽活性的影响,以RI16为模板,分别利用带正电荷氨基酸Lys(T9K)、疏水性氨基酸Ile(T9I),以及芳香族氨基酸Trp(T9W)和苯丙氨酸(Phe)(T9F)替换RI16序列中的Thr。结果表明,疏水面的完整性与抗菌肽的抗菌活性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疏水面中心位置的Trp是抗菌肽T9W发挥抗绿脓杆菌活性的关键。T9W具有较强的抗绿脓杆菌活性,包括临床和耐药菌株,其MIC为1-2μM,致死浓度(LC)为1-4μM,表明T9W通过杀菌机制发挥抗绿脓杆菌活性。杀菌动力学试验结果表明,T9W在30 min(1×LC)或5 min(4×LC)内可快速杀死绿脓杆菌,包括耐药菌株。而且,T9W与抗生素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具有协同效应。细胞毒性试验结果表明,T9W对红细胞和巨噬细胞均没有毒性。细胞选择性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T9W能够有效地清除细胞外的绿脓杆菌,而对细胞本身没有毒性。此外,T9W还具有较强的盐离子稳定性和抗生物被膜(biofilm)活性。T9W主要是通过与绿脓杆菌细胞外膜LPS结合,聚集在细胞表面,破坏质膜完整性,引起细胞内容物泄漏,从而达到杀菌目的。这些结果表明T9W具有开发成抗绿脓杆菌药物的潜力。(4)七肽重复序列抗菌肽的全新设计。根据T9W的序列特征,利用亮氨酸(Leu)、丙氨酸(Ala)、Trp、Phe和Arg,全新设计含有七肽重复序列模型的抗菌肽分子,其序列模型为(abcdefg)n-(W)n-(gfedcba)n(a和d分别为Leu、Ala、Trp和Phe,b、c、e、f和g为Arg,W为Trp,n为重复单位)。结果表明,a和d位置为Leu的肽序列具有更强的抗菌活性。七肽重复序列的延长诱导肽链形成coiled-coil结构,表现出较强的抗菌活性,而增加七肽重复序列之间的Trp影响肽链螺旋结构的形成和细胞选择性。优化的肽序列能够有效地清除绿脓杆菌biofilm,中和内毒素,以及具有较强的盐离子稳定性。此外,这些肽序列能够引起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质膜完整性破坏,从而发挥抗菌活性。本研究以猪源抗菌肽PMAP-36为模板,通过破坏抗菌肽两亲性的思路设计了一系列的α-螺旋抗菌肽,筛选出的抗菌肽PRW4、PRW4-d和PRW4-R具有广谱抗菌活性;优化的抗菌肽T9W具有特异性抗绿脓杆菌活性;设计的含有七肽重复序列的抗菌肽也具有较强的抗绿脓杆菌活性。初步探明筛选出的改良肽是通过与细胞膜相互作用发挥抗菌功能的。这些结果为研制新型抗菌药物提供了优良的候选抗菌肽,为有效替代或减少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提高畜产品安全性等方面具有重要借鉴和参考意义。
【关键词】:PMAP-36 机制 改造 两亲性 绿脓杆菌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Q51
【目录】:
- 摘要10-12
- Abstract12-15
- 1 引言15-29
- 1.1 抗菌肽研究概述15-19
- 1.1.1 抗菌肽的分类15-17
- 1.1.2 抗菌肽的物理化学和结构参数17-19
- 1.2 抗菌肽的作用机制19-22
- 1.3 抗菌肽的生物学功能22-25
- 1.3.1 抗细菌22-23
- 1.3.2 抗真菌23-24
- 1.3.3 抗癌24
- 1.3.4 抗虫24
- 1.3.5 抗病毒24-25
- 1.3.6 免疫调节25
- 1.4 猪源抗菌肽PMAP-36的研究进展25-27
- 1.4.1 PMAP-36的来源与结构25-26
- 1.4.2 PMAP-36的抗菌性和溶血性26
- 1.4.3 PMAP-36的作用机制26-27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27-29
- 2 材料与方法29-39
- 2.1 试验材料29-30
- 2.1.1 抗菌肽合成29
- 2.1.2 菌株29
- 2.1.3 试剂29-30
- 2.1.4 仪器30
- 2.2 二级结构的测定30-31
- 2.3 抗菌肽的生物学活性测定31-35
- 2.3.1 抗菌活性的测定31-32
- 2.3.2 细胞毒性的测定32-34
- 2.3.3 盐离子稳定性的测定34
- 2.3.4 抗生物被膜(BIOFILM)活性的测定34-35
- 2.3.5 内毒素中和活性的测定35
- 2.4 抗菌肽的抑菌机理35-38
- 2.4.1 外膜通透性的测定35-36
- 2.4.2 内膜通透性的测定36
- 2.4.3 细胞电势能的测定36-37
- 2.4.4 细胞膜完整性的测定37
- 2.4.5 细胞膜形态的观测37-38
- 2.5 数据分析38-39
- 3 结果与分析39-88
- 3.1 抗菌肽分子改良与设计39-45
- 3.1.1 非完美两亲性抗菌肽的设计39-41
- 3.1.2 低Α-螺旋倾向性抗菌肽的设计41-42
- 3.1.3 抗菌肽RI16的分子改造42-44
- 3.1.4 七肽重复序列抗菌肽的全新设计44-45
- 3.2 抗菌肽的二级结构分析45-50
- 3.2.1 非完美两亲性抗菌肽的设计45-46
- 3.2.2 低Α-螺旋倾向性抗菌肽的设计46-48
- 3.2.3 抗菌肽RI16的分子改造48-49
- 3.2.4 七肽重复序列抗菌肽的全新设计49-50
- 3.3 抗菌肽的生物学活性50-64
- 3.3.1 抗菌活性50-55
- 3.3.2 抗菌肽的细胞毒性与选择性55-57
- 3.3.3 盐离子稳定性57-61
- 3.3.4 抗BIOFILM活性61-63
- 3.3.5 内毒素中和活性63-64
- 3.4 抗菌肽的作用机理64-88
- 3.4.1 外膜通透性64-67
- 3.4.2 内膜通透性67-69
- 3.4.3 质膜电势能变化69-74
- 3.4.4 细胞膜完整性的测定74-77
- 3.4.5 细胞膜完整性的观测77-88
- 4 讨论88-102
- 4.1 抗菌肽分子改良与设计88-91
- 4.1.1 非完美两亲性抗菌肽的设计88-89
- 4.1.2 低Α-螺旋倾向性抗菌肽的设计89-90
- 4.1.3 抗菌肽RI-16的分子改造90
- 4.1.4 七肽重复序列抗菌肽的全新设计90-91
- 4.2 抗菌肽的二级结构91-94
- 4.2.1 非完美两亲性抗菌肽的设计91-92
- 4.2.2 低Α-螺旋倾向性抗菌肽的设计92-93
- 4.2.3 抗菌肽RI-16的分子改造93
- 4.2.4 七肽重复序列抗菌肽的全新设计93-94
- 4.3 抗菌肽的生物学活性94-100
- 4.3.1 抗菌活性94-97
- 4.3.2 抗菌肽的细胞毒性和选择性97-98
- 4.3.3 盐离子稳定性98
- 4.3.4 抗BIOFILM活性98-99
- 4.3.5 内毒素中和活性99-100
- 4.4 抗菌肽的作用机理100-102
- 5 结论102-103
- 致谢103-104
- 参考文献104-121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21-12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洪武,周庆复,许慧君,李林松,,赵冰,彭笑刚,李铁津;新型两亲性酞菁锌LB膜的制备及其FT-IR结构表征[J];化学物理学报;1995年05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军;张平;巴信武;;两亲性分子聚集驱动力的统计力学[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张佳玮;刘一流;吴光鹭;张希;;超两亲性分子的层状组装[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程志毓;任碧野;刘新星;童真;;线形聚合物—树枝状两亲性分子自组装复合物研究[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4 高红飞;孔雷阳;武娜;程晓红;;炔键噻吩波拉两亲性分子的合成与液晶行为研究[A];2012年两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论文报告)会议论文集[C];2012年
5 刘利彬;李天铎;Myongsoo Lee;;非手性两亲性分子到手性组装体的转变[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2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6 车顺爱;许冬冬;韩璐;;芳香基团功能化的两亲性分子导向合成单晶相多级孔道分子筛[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7分会:多孔功能材料[C];2014年
7 喻国灿;姚勇;黄飞鹤;;基于柱芳烃的两亲性分子和超分子两亲性分子[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8分会:超分子组装与软物质材料[C];2014年
8 吴富根;王楠楠;尉志武;;红外光谱揭示两亲性分子自组装聚集体相变过程的区域协同性[A];第十七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9 巴信武;刘进军;王海军;;高分子链与两亲性分子作用的相行为[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喻国灿;黄飞鹤;;生物相容性两亲性分子的合成,自组装,及其在细菌细胞的应用[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E:分子组装与超分子聚合物[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鑫;PMAP-36的分子改良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2 吴富根;两亲性分子自组装聚集体的相变及其区域协同性[D];清华大学;2011年
3 马静;两亲性聚乙二醇大单体改性pH敏感水凝胶及其对难溶性药物的装载与控释[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4 梁清;两亲性杯芳烃的自组装及其纳米杂化体系的构筑[D];复旦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春长;两亲性刚棒—线团分子的合成及其聚集体性质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2 朱红霞;定向设计多功能两亲性长链分子及薄膜—控制合成纳米稀土磷光体[D];同济大学;2008年
3 续雯雯;核酸类两亲性分子的合成及气液界面性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2年
4 周维;两亲性梳型聚合物的合成与胶束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曾祥;两亲性圆柱状多肽分子刷的合成、表征与性能研究[D];汕头大学;2011年
6 叶琳;新型两亲性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溶液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7 董亚南;两亲性小分子多肽的设计制备及其药物传递性能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4年
8 崔福员;荧光标识两亲性梳形共聚物的合成及其表面吸附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韩立;两亲性聚合物N-maleoyl Chitosan-Pluronic的合成及其聚集性质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黄金龙;bola型两亲性分子的自组装及调控[D];杭州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PMAP-36的分子改良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72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257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