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电晶体通道光波导的制备及其激光与二次谐波产生
本文关键词:介电晶体通道光波导的制备及其激光与二次谐波产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光波导为折射率较低的包层区域包围折射率较高的波导区域所形成的结构,是多功能集成光子学系统的最基本的元件。通常来说,光波导结构能够将光的传输限制在微米量级尺寸的微小区域内,使波导区域内光的强度增强到体材料中无法达到的量级。基于这个独特的优点,许多材料的光学性质(如非线性性质、激光性质等)在波导结构中都能够得到一定的加强,大大拓展了光波导在微小型集成光子学系统中的应用。通道光波导结构能够在两个维度上对光的传输进行限制,尺寸更加紧凑,因此在波导区域中能够得到更高的光密度,也更易于形成可集成的多功能器件,与仅能在一个维度上对光的传输进行限制的平面光波导相比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和价值。介电晶体材料在光学多个领域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例如,非线性光学晶体是制备频率转换(光学参量振荡、倍频、和频与差频等)器件的核心材料;激光晶体是如今应用最广泛的固态激光系统的增益介质,具有比玻璃材料更低的激光阈值和更佳的热学性质;电光晶体是调制光的相位、能量、和偏振最理想的材料。迄今为止,介电晶体器件已经在光学多个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基于此,结合具有紧凑型结构的通道光波导和多功能介电晶体材料的介电晶体光波导结构在微小型集成光子学系统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目前,人们已经利用数种方法在介电晶体材料中实现了通道光波导的制备,包括飞秒激光微加工、离子注入/辐照、聚焦质子束写入、离子内扩散、离子交换等。其中,飞秒激光微加工技术是对透明光学晶体材料进行三维微加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加工过程中,飞秒激光脉冲聚焦在晶体的表面以下特定的位置,脉冲能量通过多光子吸收、隧穿电离或雪崩电离等多种光致电离非线性过程被材料所吸收,导致聚焦位置附近微米量级区域内局部的折射率变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样品的扫描可以很容易地制备出通道光波导结构。离子注入/辐照技术也是一种有效的波导制备技术,目前已经在百余种光学材料中成功制备了波导结构,其中也包括多种介电晶体。一般来说,离子注入/辐照技术主要是通过物理机制,即经过加速器后具有一定能量的离子与靶材料中的原子和电子相互碰撞,造成靶材料中一定的晶格损伤,从而导致折射率的改变。此过程与靶材料的化学性质无关,因此离子注入/辐照技术具有广泛的材料适用性。此外,结合掩膜技术以及飞秒激光烧蚀或精密金刚石刀切割技术等微加工技术,离子注入/辐照可以制备通道光波导结构。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介电晶体材料中通道光波导的制备、激光晶体中连续和调Q脉冲波导激光的产生以及非线性波导中二次谐波的产生。其中制备方法包括飞秒激光微加工、离子注入/辐照、精密金刚石刀切割和光刻掩膜技术。根据制备的通道光波导的不同类型,可以将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归纳为如下内容:利用飞秒激光烧蚀或精密金刚石刀切割与离子注入/辐照相结合的方法在钕掺杂钇铝石榴石(Nd:YAG)晶体/陶瓷、钕掺杂钆镓石榴石(Nd:GGG)晶体中制备了连续和调Q脉冲脊型波导激光,在非线性晶体钕掺杂硼酸钙氧钆(Nd:GdCOB)中实现了脊型波导的二次谐波产生。结果表明,制备的脊型波导具有比平面波导更加优异的激光和倍频性质。具体来说,利用飞秒激光烧蚀结合17 MeV的氧离子辐照、2.5 MeV的氦离子注入和17 MeV的碳离子辐照分别在Nd:YAG晶体、Nd:YAG陶瓷和Nd:GGG晶体中制备了脊型光波导结构,并实现了1.06μm的脊型波导激光输出,激光阈值分别为39.6、64.9和71.6 mW,斜效率分别为35%、42.5%和41.8%。此外,在另外一块Nd:YAG晶体中,利用飞秒激光烧蚀结合670 MeV的氪离子(Kr8+)辐照制备了脊型光波导结构,并实现了连续和调Q脉冲(利用石墨烯材料作为被动调Q的可饱和吸收体)的波导激光的输出。连续波导激光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82 mW,脉冲波导激光的重复频率变化幅度为0.9-4.2 MHz,单脉冲能量为26.5 nJ,脉冲宽度为90 ns。利用精密金刚石刀切割结合15 MeV碳离子辐照的方法在Nd:YAG晶体中制备了侧壁较为光滑的脊型光波导结构,并实现了最大输出功率为84 mW,斜效率为43%的波导激光。此外,利用飞秒激光烧蚀与17 MeV碳离子辐照技术在非线性晶体Nd:GdCOB中制备了脊型光波导结构,并在脊型波导中实现了有效的连续和脉冲的1064→532 nm的二次谐波产生。其中,脉冲1064 nm的二次谐波转换效率达到了11.4%。利用飞秒激光写入技术在激光材料镱掺杂钇铝石榴石(Yb:YAG)陶瓷、钕掺杂钒酸钇(Nd:YVO4)晶体和非线性光学晶体三硼酸铋(BIBO)、Nd:GdCOB中制备了单包层和双包层光波导结构,并实现了波导激光和波导二次谐波的产生。结果表明,飞秒激光微加工包层光波导是有效的制备集成光子学系统中微小型激光光源和频率转换器件的方法。另外,双包层光波导结构具有比单包层光波导更优异的导波性质和倍频性质。我们在Nd:YVO4晶体中制备了直径为100和120μm的包层光波导结构,并在两个互相垂直的偏振方向(TE和TM偏振)上实现了有效的导波传输。在808 nm激光的泵浦下,得到了1064 nm的波导激光的输出,最大输出功率为335 mW,斜效率为65%。此外,在BIBO包层光波导中实现了1064→532 nm和800→400 nm的二次谐波产生。通过对波导区域的微二次谐波的研究发现BIBO晶体原有的非线性性质在包层光波导区域得到很好的保存。在1064 nm(连续和脉冲)和800 nm(连续)激光的激励下,得到了532 nm(连续和脉冲)和400 nm(连续)的倍频光的产生。此外,在Yb:YAG陶瓷和Nd:GdCOB晶体中制备了内包层直径为30 μm,外包层直径为100-200 μm的双包层光波导结构。在连续946 nm激光泵浦下得到了单模传输的连续1030 nm的Yb:YAG双包层波导激光,最大输出功率为80.2 mW,斜效率为62.9%。在Nd:GdCOB双包层光波导中,通过对波导区的共聚焦微荧光和微二次谐波性质的研究,发现Nd:GdCOB晶体原有的荧光和非线性性质在波导区得到很好的保存。在1064 nm脉冲激光的激励下,在Nd:GdCOB双包层光波导中实现了转换效率为5.1%,峰值输出功率为184 W的1064→532 nm二次谐波产生。与单包层光波导相比,具有更加优异的波导倍频性质。利用能量为500 keV、剂量为6x1016 ions/cm2的质子(He+)注入结合光刻掩膜技术在硒化锌(ZnSe)晶体中制备了条形光波导结构,其折射率分布是典型的增强型势阱+位垒型。基于折射率分布,通过端面耦合系统对波导的模式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与理论模拟的模式分布一致,说明了重构折射率分布的合理性。经过对条形光波导在200℃下的退火处理,利用法布里珀罗方法测得波导在632.8nm传输损耗由10dB/cm降低到了4 dB/cm。利用飞秒激光微加工技术在Nd:YAG晶体中制备了一种可设计的六角形类光子晶格导波微结构,这种导波微结构能够实现三维的有源和无源的波导光束分支以及环状的波导光束转换功能,在光束分支和转换的过程中导波微结构具有极低的损耗,且不依懒于激励光的偏振方向,表现出了极其优良的光束导波、分支和调制性能。在808 nm的连续光的泵浦下,实现了1064 nm连续和被动调Q脉冲波导(分支型和环形导波微结构)激光的产生(利用石墨烯材料作为被动调Q的可饱和吸收体),展现了导波微结构出色的激光性能。此工作开创了一种通过飞秒激光微加工技术在介电晶体中制备多功能可集成的有源和无源的激光光路的新方法。
【关键词】:通道光波导 介电晶体 飞秒激光微加工 离子注入/辐照 波导激光 二次谐波产生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252
【目录】:
- 中文摘要10-14
- Abstract14-19
- 符号说明19-20
- 第一章 绪论20-31
- 参考文献27-31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实验方法31-56
- 2.1 光波导的基本理论32-38
- 2.2 光波导的制备方法38-43
- 2.3 光波导技术43-47
- 2.4 波导激光47-50
- 2.5 波导二次谐波产生50-54
- 参考文献54-56
- 第三章 稀土离子掺杂YAG晶体/陶瓷通道波导激光56-80
- 3.1 飞秒激光烧蚀结合快重离子辐照Nd:YAG晶体脊型波导激光57-62
- 3.2 飞秒激光烧蚀结合快重离子辐照Nd:YAG晶体脊型波导连续和石墨烯调Q脉冲激光62-67
- 3.3 飞秒激光烧蚀结合离子注入Nd:YAG陶瓷脊型波导激光67-71
- 3.4 金刚石刀切割结合快重离子辐照Nd:YAG晶体脊型波导激光71-75
- 3.5 飞秒激光写入Yb:YAG陶瓷双包层波导激光75-79
- 参考文献79-80
- 第四章 飞秒激光烧蚀结合快重碳离子辐照Nd:GGG晶体脊型波导激光80-87
- 4.1 实验过程81-82
- 4.2 结果与讨论82-85
- 4.3 小结85-86
- 参考文献86-87
- 第五章 飞秒激光写入Nd:YV04晶体包层波导激光87-93
- 5.1 实验过程88-89
- 5.2 结果与讨论89-91
- 5.3 小结91-92
- 参考文献92-93
- 第六章 飞秒激光写入BIBO晶体包层光波导的二次谐波产生93-103
- 6.1 BIBO晶体光波导中的倍频绿光94-98
- 6.2 BIBO晶体光波导中的倍频紫光98-102
- 参考文献102-103
- 第七章 Nd:GdCOB晶体通道光波导的二次谐波产生103-116
- 7.1 飞秒激光烧蚀结合快重离子辐照Nd:GdCOB脊型光波导的二次谐波产生104-109
- 7.2 飞秒激光写入Nd:GdCOB双包层光波导的二次谐波产生109-115
- 参考文献115-116
- 第八章 质子注入ZnSe晶体条形光波导116-122
- 8.1 实验过程117-118
- 8.2 结果与讨论118-120
- 8.3 小结120-121
- 参考文献121-122
- 第九章 单片晶体包层导波微结构:三维导波分束和光束调控122-132
- 9.1 实验过程123-124
- 9.2 结果与讨论124-129
- 9.3 小结129-130
- 参考文献130-132
- 第十章 总结132-137
- 10.1 总结133-136
- 10.2 主要创新点136-137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奖励137-143
- 致谢143-145
- 附三篇已发表论文145-167
- 附件1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德强,陈玮,程继健;玻璃光波导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0年01期
2 ;光波导参数测试[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7年01期
3 杨建义,江晓清,周伟勤,,孙一翎,周强,王明华;金属覆盖型光波导极化器的分析和设计[J];光电子·激光;1996年06期
4 刘育梁,王启明;硅基光波导结构与器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96年01期
5 袁明权,胡礼中;任意截面光波导的模式计算[J];光学学报;2001年04期
6 李广波;龙文华;贾科淼;江晓清;王明华;王跃林;杨建义;;玻璃基硅光波导的研制[J];光学仪器;2005年06期
7 张夕飞;马长峰;;基于变量变换伽辽金法光波导半矢量分析[J];计算物理;2006年02期
8 徐建锋;薄中阳;白剑;杨国光;;弯曲光波导模拟优化研究[J];光电子·激光;2006年09期
9 张金令;刘永智;;掺钕激光材料制作光波导研究进展[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30期
10 严朝军;彭文标;万均力;;脊型光波导偏振模场有限差分分析[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广波;龙文华;贾科淼;江晓清;王明华;王跃林;杨建义;;玻璃基硅光波导的研制[A];浙江省光学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暨新型光电技术青年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汤恒晟;李毅刚;段文涛;刘丽英;徐雷;;溶胶-凝胶法制备掺铒光波导薄膜的研究[A];上海市激光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费旭;万莹;崔占臣;;用于制作光波导器件的含氟光刻胶的合成与表征[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4 费旭;胡娟;崔占臣;;含氟聚酯型聚合物光波导材料的合成[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沈浩;李新碗;叶爱伦;;光波微环形腔的耦合特性及其在光交换网络中的应用研究[A];2003'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万莹;费旭;周金山;崔占臣;;用于制作光波导器件的新型高含氟光刻胶的合成与表征[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7 冷月华;贾连希;胡挺;杨林;杨华军;;亚微米SOI光波导的模式及偏振特性分析[A];2009年先进光学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8 石邦任;武继江;孔梅;刘支华;;退火质子交换LiNbO_3光波导的模式解[A];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论文集[C];2003年
9 解琪;许荣国;范纪红;杨冶平;杨照金;;Y型光波导分束比和插入损耗测量[A];第十二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冯莹;季家熔;钟钦;林亚风;黄宗升;魏文俭;;光波导偏振消光比测试仪[A];第九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连;离子辐照光学晶体及硫系玻璃光波导制备及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贾曰辰;介电晶体通道光波导的制备及其激光与二次谐波产生[D];山东大学;2015年
3 何小东;离子液体流体光波导的构建及其传输特性与光操控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4 贾传磊;离子注入法与射频溅射法制备光波导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杨柳;基于强限制光波导的微环谐振器及其热光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金曦;氟化聚酰亚胺的合成、性能及其光波导制作工艺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张阜文;新型超宽带集成光波导无线接收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8 张希珍;1.55μm波段聚合物光波导放大器的基础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张丹;掺铒有机聚合物光波导放大器的理论研究与实验制备[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李毅刚;新型掺铒光学材料及光波导的制备与光学性质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洪;离子交换四分支光波导的设计,制备与特性测试[D];吉林大学;2009年
2 李岩;亚微米硅基光波导的设计与模式特性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杨纪超;硅光波导及器件结构的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柴立群;光波导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5 熊前进;掺铒光波导放大器的理论与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6 慕善坤;铒镱共掺光波导放大器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陈聪;铒镱共掺有机光波导放大器的基础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裴金花;离子交换掩埋条形介质光波导的制备与特性测试[D];吉林大学;2007年
9 齐飞;掺铒聚合物光波导放大器的模拟与制备[D];吉林大学;2008年
10 郑斌;玻璃基双层掩埋式光波导的制备与表征[D];浙江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介电晶体通道光波导的制备及其激光与二次谐波产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73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257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