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藏热泉微生物群落分布及其控制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5 16:57
【摘要】:本研究以西藏中东部和云南西部腾冲的热泉为研究对象,通过完整的地球化学分析结合分子生物学手段(高通量测序)研究中国西部腾冲和西藏热泉的微生物地理分布、季节变化及其控制因素。研究结果如下:1)西藏与腾冲中低温热泉的微生物群落按温度分布,可分为中温组和低温组。中温组(75~66oC)以Aquificae门为主,而低温组(66oC)以Chloroflexi为主,次要微生物类群主要是Deinococcus-Thermus和Cyanobacteria。温度除了对微生物群落的地理分布有控制作用,对微生物相对丰度也有显著影响。2)云南腾冲的中高温/酸性热泉微生物群落分布主要受控于p H、温度、水化学成分和矿物相:中高温且中碱性的热泉有高盐度离子(K、Na和Cl)和高Si O2的特点,这样的热泉适合Aquificae中的Hydrogenobacter和Crenarchaeota中的Desulfococcales和Thermoproteales生存;酸性热泉有高SO42-和高Fe2+的特点,低温酸性热泉适合Aquificae中的Hydrogeobaculum生存,而高温酸性热泉适合Crenarchaeota中的Sulfolobus生存。瑞滇水体微生物群落与热海微生物群落相似,但是沉积物微生物群落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微生物多样性更高。3)云南腾冲热泉水中浮游微生物和沉积物表面附着的微生物的季节性变化明显不同。水体微生物类群随时间变化不大:中温酸性泉中为Hydrogenobaculum,高温酸性泉中为Sulfolobus,高温近中性到碱性泉中为Hydrogenobacter。然而沉积物微生物类群随时间变化很明显。1月份和6月份的沉积物微生物相似度极高,但是到8月份,沉积物中的微生物多样性明显增高且种群发生突变,以厌氧异养微生物占主导:中温酸性热泉为Desulfurella和Acidicaldus,高温酸性热泉为Ignisphaera和Desulfurococcus,高温碱性热泉为OP1和Fervidobacterium,高温中性热泉为Thermus和GAL35。但是导致微生物种群发生巨大改变的因素不能对所有热泉一概而论,综合来看有温度、p H、离子强度和溶解有机碳。4)在热泉中进行原位培养矿物,结果表明矿物化学属性,即缓冲作用,以及颗粒大小对微生物群落有影响。颗粒越小,影响越大。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Q93;P31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师舞阳;王淑玉;施剑锋;;酸性矿坑废水及目前研究酸性矿坑废水微生物群落的方法(英文)[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年15期

2 陈晓倩,殷浩文;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方法的进展[J];上海环境科学;2003年03期

3 易维洁;贺江舟;曲东;;不同水稻土微生物群落利用有机酸的铁还原特征[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4 王秀丽,徐建民,姚槐应,谢正苗;重金属铜、锌、镉、铅复合污染对土壤环境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03年01期

5 曾翠平;鲁安怀;李艳;吴婧;王鑫;丁瑞;颜云花;;红壤中微生物群落对半导体矿物日光催化作用的响应[J];高校地质学报;2011年01期

6 李卓佳;林亮;杨莺莺;林小涛;;芽孢杆菌制剂对虾池环境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03期

7 叶央芳;闵航;;代谢指纹评估苯噻草胺对水稻土微生物群落的短期影响[J];土壤学报;2006年02期

8 曾炜;曾光明;黄丹莲;冯冲凌;胡霜;;铅污染对垃圾堆肥中微生物群落演替规律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07年06期

9 李旭;谢世鹏;胡聪聪;吕铖;徐清萌;邢辉;;安徽铜陵酸性矿山环境中微生物群落构成调查[J];中学生物学;2014年04期

10 ;附件[J];生物工程学报;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赵立平;;分子生态学与微生物群落的动力学监测、结构解析及功能调控[A];微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第五届微生物生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刘五星;骆永明;余冬梅;滕应;李振高;;油泥的预制床修复及其微生物群落变化[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刘波;郑雪芳;林营志;兰江林;林斌;叶耀辉;罗仰奋;;零排放猪场基质垫层微生物群落脂肪酸生物标记多样性分析[A];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二届全国农业微生物研究及产业化研讨会》和《第十一届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暨《湖北省暨武汉市微生物学会和内蒙古微生物学会2008年会》论文摘要[C];2008年

4 李慧;何晶晶;张颖;徐慧;史荣久;陈冠雄;;选择16S rDNA不同高变区研究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比较[A];第十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赵立平;;生态基因组学与复杂微生物群落的结构解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第三届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强;张敏;周鹏;方炎明;;基于16S rRNA PCR-DGGE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微生物群落分析(英文)[A];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植物学:现在与未来——中国植物学会第十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八十周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2分会场: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C];2013年

7 郑瑶瑶;田相利;王芳;董双林;;草鱼混养系统细菌数量变动和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研究[A];渔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朱玲;张锐;钱培元;;南海海盆微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9 陈晓倩;殷浩文;;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方法的进展[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张梦然;南极冰川湖下有各种微生物群落栖息[N];科技日报;2014年

2 华凌;南北极海洋微生物群落差异显著[N];科技日报;2012年

3 记者 刘海英;英发现以异糖酸为食的微生物群落[N];科技日报;2014年

4 何积惠 吕吉尔 编译;2020科学图景展望[N];文汇报;2010年

5 李山;细菌无需光照即可自制氧气分解甲烷[N];科技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尚;滇藏热泉微生物群落分布及其控制因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刘正辉;东江氨氮污染河段的微生物群落特征[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胡晓娟;广东典型海域微生物群落特征分析[D];暨南大学;2013年

4 谢建平;功能基因芯片(GeoChip)在两种典型环境微生物群落分析中应用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肖升木;分子生态学技术在环境微生物群落与功能基因中的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6 张衍;化工园区废水排放对杭州湾纳污区域微生物群落影响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7 刘学端;海底及污染环境中微生物群落分子多样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3年

8 付岩;典型农药在稻田及周围水环境中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9 常佳丽;不同种植年限水稻土中甲烷及氮循环相关微生物群落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10 梁健;子午岭植物群落演替与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群落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棋炯;浸矿微生物群落基因组芯片的构建与评估及其在酸性环境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08年

2 李天婵;古井酿酒微生物群落快速定量技术的初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3 辛远征;黄河三角洲退化湿地微生物群落特性及影响因素初探[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吴彬;辽河三角洲影响甲烷产生与氧化的微生物群落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3年

5 乔洁;红壤性水稻土麦角固醇测定方法及其在表征施肥与水分管理对微生物群落影响中的应用[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6 金辰;施肥对红壤肥力和微生物群落及土壤功能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7 武丽婧;青岛及黄海生物气溶胶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8 于政升;黄河兰州段微生物群落功能和结构在重金属还原过程中的变化以及重金属还原菌的筛选[D];兰州大学;2014年

9 盛华芳;基于BIPES分析微生物群落的生物信息学方法的建立[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10 陈智学;土霉素对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代谢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567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27567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5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