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环流的季节和年际变异特征与机制

发布时间:2020-07-16 00:18
【摘要】:本文使用北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流海域有史以来仅有的较完备的冬季对比航次的水文资料(包括2010年底强拉尼娜冬季和2012年底正常冬季),以及2011年夏季航次的观测结果,结合潜标ADCP、高度计、Argo以及其他数据,研究了黑潮和棉兰老流的季节变化和在ENSO影响下的年际变异并讨论了其动力机制。同时基于近几年的调查首次研究了印尼贯穿流源区的水团分布特征和运移路径,评估了苏拉威西海和马鲁古海峡在印尼贯穿流水体输运年际变异中的作用。跨过8oN、18oN和129/130oE断面的地转流显示,上层棉兰老流夏季比冬季强,黑潮的变化不明显,北赤道流夏季明显增强,暗示其与棉兰老流的季节变化的相关关系。地转输运和潜标直接测流结果一致显示,与2012正常年相比,2010拉尼娜期间黑潮明显减弱而棉兰老流增强,且西边界流经向地转输运异常远大于整个太平洋内区的积分,表明拉尼娜事件中,西边界流在热带太平洋暖水堆积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卫星高度计数据显示菲律宾群岛沿岸的海平面高度异常与热带西太平洋显著相关,表明拉尼娜期间,下降罗斯贝波传播至西边界,激发出下降的开尔文波进入南海,绕菲律宾群岛顺时针传播,抬升近岸海面,使得西边界流产生南向异常。表层漂流浮标轨迹显示东苏拉威西海2012年冬季存在一个直径达400公里的气旋式涡旋,同期Argo剖面数据表明该涡旋源于棉兰老流甩涡,说明西边界流和印尼海之间强烈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观测显示,拉尼娜年130oE断面上北赤道逆流增强,苏拉威西海上层西向输运显著增强,马鲁古海峡表层暖水有南向输运异常。东苏拉威西海和马鲁古海峡上层环流在拉尼娜年的年际异常,为首次观测到,结果显示它们可能对印尼贯穿流输运的年际变异都有重要影响。东印度尼西亚海低盐水流入西太平洋,其与跃层水之间的混合可能对北太平洋热带水和南太平洋热带水之间的相对低盐的次表层水的形成有贡献。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731.27
【图文】:

体积输运,西北太平洋,分配图,地转


1-1 基于 1200 dbar 动力零面的西北太平洋地转体积输运分配图,引自 Ni(1972)igure 1-1 The schematic of the NEC partition referencing 1200 dbar in the northwPacific. From Nitani (1972).

示意图,西北太平洋,箭头,环流结构


4图 1-2 西北太平洋环流结构示意图,表层流用红色箭头标出,蓝色箭头代表次层潜流。引自 Hu et al.(2011)。Figure 1-2 Schematic of the circulation on the northwest Pacific. Red arrows surfaccurrent. Blue arrows undercurrent. From Hu et al. (2011).

示意图,示意图,热带印度洋,热带太平洋


图 1-3 ENSO 充电/放电理论示意图。改自 Jin(1997a)。Figure 1-3 Schematic of the recharge/discharge theory of ENSO. After Jin (1997a另一方面,热带太平洋和热带印度洋通过印尼贯穿流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

本文编号:27572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27572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c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