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东部及邻区晚二叠世古地理特征与油气远景

发布时间:2020-07-26 13:48
【摘要】:内蒙古东部及邻区上二叠统,发育巨厚暗色泥页岩,是重要的油气勘查新区和新层系,然而,该层位沉积环境争议较大。张永生等在林西官地等剖面上部发现了苔藓虫、海绵骨针等海相化石,颠覆了前人晚二叠世晚期为陆相沉积的认识。本文在该研究的基础上,系统的对研究区晚二叠世剖面进行了观测、化石与样品采集,完善了晚二叠世地层对比格架,并对各主要沉积相区不同剖面沉积相及其组合特征进行了研究。采集到了广德乐平角石(比较种)(Lopingoceras cf.guangdeense)、菊石等头足类、苔藓虫Septepora和疑源类化石,为海相沉积提供了新证据。在林西组上部层位发现生物礁,礁体类型主要为藻粘结苔藓虫、海绵和钙藻格架礁以及藻粘结礁四种类型;主要造礁苔藓虫为Fenestella、Septepora、Fistulipora、Polypora、Thamniscus等,海绵为钝管海绵,钙藻为Monostysisyrinx、Archaeolithoporella,造礁群落指示温凉环境。礁体为圆丘礁与岸礁两种类型,形成环境代表水动力相对较弱的平缓型浅海陆棚和较强的陡峭陆棚斜坡边缘。同时,测试灰岩及泥岩中微量元素和碳、氧同位素组成,支持林西组灰岩形成环境为海相近岸带,沉积水体可能有三个来源,即正常海水、河水或大气降水和热液。对不同剖面进行联架对比的基础上,识别沉积不整合面,将本区晚二叠世划分为三个三级层序,分别绘制其构造古地理环境图,圈定各层序海、陆相分布范围与特征。分析表明:兴蒙海槽的闭合经过了碰撞闭合—裂陷成海—关闭成陆三个阶段。中二叠世末期,全区多数地区存在沉积间断或间歇性暴露构造,代表中朝与西伯利亚板块碰撞闭合,区域上海水分布面积有限但未完全退出。裂陷成海发育于Sq2层序海进体系域(晚二叠世早期),不同剖面均发现滑塌、滚动球状堆积、滑卷层理等斜坡相构造,同时发育浊流沉积;指示水体迅速变深,盆地以断陷为特征,此时西伯利亚与中朝两板块之间再度裂陷成海。晚二叠世末期,兴蒙海槽水体普遍变浅,且内部广泛发育火山岩,代表中朝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强烈缩短碰撞环境,至本期末,吉林九台马达屯组上部均发育红色砾岩层,代表海水逐步退出本区。区域上,林西官地、科右前旗索伦剖面等位于陆块边缘地区,在Sq2层序与Sq3层序最大海泛面期所发育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好;其次则为两者之间的深水地带所形成的暗色泥页岩。分析表明:有机质类型多为Ⅱ2,少部分为Ⅱ1和Ⅲ型,热演化达到高成熟-过成熟阶段,以生气为主。同时,泥页岩中脆性矿物含量较高,易形成天然裂缝和被压裂,有利于页岩气赋存与开发。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618.13;P531
【图文】:

林西组,海相化石,晚二叠世,生等


图 1-1 晚二叠世林西组及相当层位海相化石(据张永生等,2013)Fig. 1-1 Marine fossils of Linxi Formation and its equivalent strata in Late Permian(According to Zhang et al., 2013)面,吉林九台、陶海营子等地化石均为碎片,残缺不全,因而,需区域上测

技术路线图,工作方法,剖面测量,大比例尺


图 1-2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图Fig. 1-2 The roadmap of this study4 工作方法与分析测试野外主要采用工作方法为剖面测量为主,结合路线调查与大比例尺填图。野

私人通信,地层分区,晚二叠世,内蒙古东部


图 2-1 内蒙古东部及邻区晚二叠世构造格架与地层分区(据田树刚,2015 修改,私人通信)Fig. 2-1 The tectonic frame and stratigraphic divisions of the eastern Inner Mongolia andadjacent area in Late Permian (Modified from Tian et al., 2015, personal correspondence)2 条构造线之间,即内蒙草原地层分区,包括锡林郭勒、科尔沁、松辽三个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辉楠,罗其鑫;新疆晚二叠世和三叠纪轮藻化石兼论古生代末期至中生代早期轮藻植物群的演变[J];微体古生物学报;1984年02期

2 郑灼官;;贵州西部晚二叠世鹦鹉螺[J];古生物学报;1984年02期

3 杨道政;杨逢清;;鄂东南晚二叠世菊石新材料[J];古生物学报;1992年05期

4 杜美霞;庄新国;;华南地区晚二叠世煤的稀土元素特征[J];地质科技情报;2006年02期

5 谭志宾;;广西晚二叠世煤变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J];南方国土资源;2008年01期

6 邵龙义;汪浩;Large D J;;中国西南地区晚二叠世泥炭地净初级生产力及其控制因素[J];古地理学报;2011年05期

7 伍康福;郭加勇;;贵州晚二叠世煤的灰、硫分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影响[J];煤质技术;2013年01期

8 陈华成;王云慧;;江苏、安徽南部晚二叠世早期的海侵[J];地质论评;1981年05期

9 杨瑞东;贵州晚二叠世瓦斯分布及甲烷资源[J];贵州地质;1990年03期

10 杨瑞东,陈文一;贵州晚二叠世龙潭期富煤区分布及其控制因素[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善庆;;鄂湘粤桂晚二叠世煤的岩石组成及其变质的初步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8)[C];1984年

2 赵福平;;贵州晚二叠世煤中形态硫特征及相关分析[A];安全高效煤矿地质保障技术及应用——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7年

3 曹执庸;孙南圭;隋增震;廖永璋;马敏;;试用马尔柯夫链模拟浙西晚二叠世地层[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981)[C];1983年

4 陆刚;潘艺文;胡贵昂;;上映地区中—晚二叠世海绵藻礁特征[A];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华南青年地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陈锦海;;鄂湘粤桂晚二叠世含煤特征和成煤环境的探讨[A];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8)[C];1984年

6 徐安武;;贵州织金地区晚二叠世煤系上部海相碳酸盐岩的沉积相[A];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4)[C];1989年

7 谌建国;陈家怀;王树才;徐安武;;滇东黔西晚二叠世煤系成煤模式概述[A];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5)[C];1990年

8 谌建国;肖建新;李树惠;;滇东黔西晚二叠世煤系若干成煤模式[A];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5)[C];1990年

9 杨海军;朱正杰;柳天均;双燕;向宇;;渝东南地区晚二叠世吴家坪组凝灰岩中稀有金属赋存状态[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10 陈树旺;丁秋红;郑月娟;李永;张健;王杰;方慧;钟清;;松辽外围晚二叠世林西组页岩气资源前景分析[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汪浩;滇东、黔西晚二叠世煤的沉积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2 翟大兴;内蒙古东部及邻区晚二叠世古地理特征与油气远景[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雒洋冰;川东川南晚二叠世煤及凝灰岩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4 高彩霞;川渝滇黔晚二叠世层序—古地理与聚煤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5 刘加强;滇东南晚二叠世吴家坪期早期构造背景分析及岩相古地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6 孔为伦;中上扬子北缘中—晚二叠世沉积相与古地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邵明琰;贵州盘县晚二叠世宣威组鳞木茎的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2 刘玲;黔西县晚二叠世主采煤层煤的地球化学特征初步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3 王强;毕节地区晚二叠世煤层地球化学与成煤环境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4 鲍淼;贵州六盘水地区晚二叠世龙潭组煤系地层中瓦斯富集规律的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708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27708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8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