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夜间迁徙鸟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8 13:39
云南省处于我国鸟类迁徙的西部通道上,境内分布有众多的候鸟夜间迁徙聚集点,每年迁徙季节大量候鸟从这些点上经过,此时很多候鸟迁徙聚集点也成了周边群众的“打雀山”,每年数十万候鸟丧生于此。本研究对云南省多个候鸟夜间迁徙聚集点进行了16年实地调查,并收集了前人关于“打雀山”的相关资料,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手段,较详细的研究了云南候鸟夜间迁徙聚集点的分布、夜间迁徙鸟类多样性、鸟类夜间趋光习性、夜间候鸟的保护和管理等问题。主要结果如下: (1)到目前为止,在云南省境内共发现夜间鸟类迁徙聚集点21个,分布于23县,其中开远大黑山和砚山黑巴2点是本研究首次发现。这些聚集点大都分布在云南省的两条夜间鸟类迁徙通道上,即西部云岭-哀牢山-红河通道和东部乌蒙山-文山迁徙通道。 (2)通过对云南省的主要夜间鸟类迁徙聚集点长期的实地调查及相关资料的收集,共记录到云南省夜间迁徙鸟类275种,分属于15目37科。占云南鸟类记录目、科、种的71.4%、42.0%和30.6%。其中捕获种类和数量最多的为雀形目鸟类,共捕获到183种,58903只,分别占总捕获种类和数量的66.7%和68.7%。捕获数量最多的科为鸫科,共捕获49种,18510只,分别占捕获种类和数量的17.9%和21.6%。捕获数量最多的鸟类为红点颏,共捕获9623只,占到总捕获量的11.2%,其它捕获数量较多的种类还有红喉姬鸫、红尾伯劳和树鹨等。 迁徙聚集点上的夜间迁徙候鸟具有较高的多样性。且各点的鸟类多样性指数多年间保持相对稳定,多样性指数反映了迁飞过该聚集点的鸟类种群特点,对各点多样性进行比较也可以反映出该聚集点在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程度。 (3)夜间迁徙鸟类中发现许多过去在云南记录为留鸟的种类,通过研究认为它们中的大多数应该属于替代型迁徙候鸟。 (4)在云南各候鸟迁徙聚集点夜间捕获的鸟类中,东洋型分布的鸟类种类最多,有97种,占总捕获种数的35.3%。东北型、古北型、东北—华北型的鸟类以候鸟为主,捕获鸟类的个体数量最多,喜马拉雅-横断山型、南中国型的鸟类以留鸟为主,捕获鸟类种类较多但个体数量较少。迁徙聚集点捕获鸟类的分布型及种类、个体数量状况,反映了捕捉地的候鸟迁徙通道特性。 (5)候鸟在夜间迁徙过程中受月相和气候的影响明显。在月黑、大雾、逆风的夜晚,鸟类迁飞受到不利因素的干扰,一般降低飞行高度,如果此时有光源吸引,鸟类会偏离正常的飞行方向朝光源飞去。候鸟春秋迁徙季节均表现出趋光性,秋季表现最为突出;夏季和冬季有大雾的夜晚也有鸟类偶然被灯光诱捕。鸟类的趋光性与其迁徙节律有关。 (6)目前云南省多个候鸟迁徙聚集点仍未得到有效管理,打鸟作为打雀山周边村寨传统习俗的一部分,每年在打雀山上都上演着鸟类哀嚎人们欢呼的悲喜剧。只有加强政府的有效监管(如依托环志站),并通过先进文化思想的宣传灌输,教育水平的提升,经济条件的改善等综合措施的实施,才有望使打雀山成为鸟类迁徙路途中的安全驿站。
【学位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Q958
【部分图文】:
培养当地环志人员国内的环志站主要集中在东北和沿海地区,广阔的中西部地区相对欠缺(图1-1)。通过环志研宄迁徙主要靠的是环志回收信息,网络的不健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环志回收率。Ni \ t;.m 九 村...* i ,? ? * ?戟iX:
本文编号:2821721
【学位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Q958
【部分图文】:
培养当地环志人员国内的环志站主要集中在东北和沿海地区,广阔的中西部地区相对欠缺(图1-1)。通过环志研宄迁徙主要靠的是环志回收信息,网络的不健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环志回收率。Ni \ t;.m 九 村...* i ,? ? * ?戟iX:
本文编号:28217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2821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