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水合物钻探区冻土甲烷代谢特征及功能微生物研究
【学位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P634;P618.13
【部分图文】:
钻井区DT测线各采样点土壤甲烷排放量的范围在-6.196~0.022μmol d-1g-1soil之间(图7-7C,7-7D)。采样点DT-2,DT-3和DT-5表层样在不同的条件下的甲烷排放量均为负值,具有较高的甲烷吸收值。在5°C时甲烷吸收值均较低,随着条件升高,表层样的甲烷吸收值逐渐增加。整体而言,DT-2和DT-3表层样的甲烷吸收值高于DT-5。DT-2-1在25°C时具有最高的甲烷吸收值,达到-6.196μmol d-1g-1soil。DT-2和DT-3底层样在5°C时甲烷吸收值较低。而DT-5-2在5°C时的甲烷排放量为正,表现出较低的甲烷排放潜力,约为0.022μmol d-1g-1soil;随着条件升高,其甲烷吸收值虽然逐渐增加,但仍低于表层,说明钻井区采样点土壤表层甲烷吸收潜力高于底层。研究区GHM剖面各采样点三个土壤层甲烷排放量分析见图7-8。各剖面点土壤甲烷排放量的范围在-2.944~0.058μmol d-1g-1soil之间。在5°C条件下,采样点GHM-1-1和中层土壤样,GHM-3-1均表现出较低的甲烷排放潜力,甲烷的排放量分别约为0.040μmol d-1g-1soil,0.058μmol d-1g-1soil和0.046μmol d-1g-1soil。其它土壤层位在5°C时则表现出较低的甲烷吸收潜力。随着条件升高,GHM-1,GHM-2和GHM-3各土壤层位的甲烷排放量均为负值,表现出了较高的甲烷吸收潜力。GHM-1-1样在25°C条件下具有最高的甲烷吸收值,约为-2.944μmol d-1g-1soil。
研究区GHM剖面各采样点三个土壤层甲烷排放量分析见图7-8。各剖面点土壤甲烷排放量的范围在-2.944~0.058μmol d-1g-1soil之间。在5°C条件下,采样点GHM-1-1和中层土壤样,GHM-3-1均表现出较低的甲烷排放潜力,甲烷的排放量分别约为0.040μmol d-1g-1soil,0.058μmol d-1g-1soil和0.046μmol d-1g-1soil。其它土壤层位在5°C时则表现出较低的甲烷吸收潜力。随着条件升高,GHM-1,GHM-2和GHM-3各土壤层位的甲烷排放量均为负值,表现出了较高的甲烷吸收潜力。GHM-1-1样在25°C条件下具有最高的甲烷吸收值,约为-2.944μmol d-1g-1soil。7.7.1.2土壤甲烷排放通量预测
为了对研究区各采样点土壤60 cm深度内的甲烷排放通量进行预测,本文首先对土壤表层(0-10 cm)和底层(50-60 cm)甲烷排放通量进行计算。其中,每个土壤层位的深度为10 cm,土壤取样器的内径为3.1 cm。通过土壤层体积,土壤容重与甲烷排放量的计算,得出土壤层在单位面积内的甲烷排放通量。首先在60 cm土壤深度内,对土壤表层和底层单位面积内的甲烷排放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图7-9),并进一步估算10-20 cm,20-30 cm,30-40 cm以及40-50 cm四个土壤层位在单位面积内的甲烷排放量(表7-4),以采样点六个土壤层位的甲烷排放量之和作为该采样点在60 cm土壤深度内的甲烷排放通量值。研究区各采样点土壤甲烷排放通量预测值见图7-10。其中背景区采样点DZ2-1,DZ2-3,DZ2-5以及钻井区采样点DT-2,DT-3,DT-5土壤深度为60 cm,湿地采样点GHM-1,GHM-2,GHM-3土壤深度为30 cm。由图7-10可以看出,研究区土壤甲烷排放通量的范围在-3261.02~6.14μg cm-2d-1之间。采样点DZ2-1和GHM-1在5°C甲烷排放通量为正值,表现出较低的甲烷排放潜力。整体而言,高寒草甸和沼泽草甸区土壤甲烷吸收值要大于草原区,表现出较高的甲烷吸收潜力,其中沼泽草甸区采样点DT-2在25°C时的甲烷吸收值最大,达到-3261.02μg cm-2d-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永清;史学伟;郑晓吉;顾燕玲;徐宇丽;程国栋;;冻土甲烷循环微生物群落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J];生态学报;2011年13期
2 丁维新,蔡祖聪;温度对甲烷产生和氧化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3年04期
3 徐奕德,包信和,林励吾;甲烷无氧芳构化研究新进展[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4年S1期
4 张宝幸;;甲烷直接转化研究进展[J];石油化工;2017年04期
5 刘轲;辛嘉英;徐宁;;单细胞蛋白生产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杂志;2013年10期
6 王玉梅;甲烷催化氧化成甲醛[J];张家口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6期
7 王维奇;曾从盛;仝川;;闽江口芦苇湿地土壤甲烷产生与氧化能力研究[J];湿地科学;2008年01期
8 齐随涛,杨伯伦;甲烷芳构化的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02年08期
9 冯虎元,程国栋,安黎哲;微生物介导的土壤甲烷循环及全球变化研究[J];冰川冻土;2004年04期
10 陈中云,吴伟祥,闵航,陈美慈,赵宇华;两株能利用甲烷的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的分离和鉴定[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艳发;祁连山水合物钻探区冻土甲烷代谢特征及功能微生物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0年
2 Jemaneh Zeleke Habtewold;长江河口湿地产甲烷菌及甲烷氧化菌的分子生态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3 李疆;甲烷可控转化新途径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朱红威;生物滴滤法转化矿井低浓度瓦斯及聚羟基丁酸合成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5 李永刚;甲烷氧化偶联反应促进的甲烷无氧芳构化反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6年
6 余海霞;利用微生物技术治理煤矿瓦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武超;淡水环境中新型酯酶和甲烷氧化菌的筛选与鉴定[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江皓;甲烷氧化混合菌群的富集培养及其治理瓦斯工艺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9 韩冰;甲烷氧化菌的微生态解析及其应用基础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10 徐骏伟;构建A_2B_2O_7复合氧化物催化材料用于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D];南昌大学;201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瑜;北京地区大气甲烷的研究[D];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1995年
2 郭强;等离子体和催化技术协同转化空气中甲烷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3 孙善彬;华北平原典型农田甲烷通量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4 齐阳;低品质甲烷的生物转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6年
5 蔡传辉;甲烷氧化菌降解甲烷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实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4年
6 杨婷;我国北方生活垃圾填埋场甲烷释放特性及控制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7 王义振;粒状甲烷单氧化酶中铜载体(Methanobactin)的模拟[D];南昌大学;2007年
8 凌威;长沙市三种林型甲烷通量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9 唐晶晶;甲烷氧化偶联整体式催化剂的制备及反应性能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10 孙思;甲烷氧化偶联整体式催化剂的制备及反应性能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599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2859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