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黄海地区地壳速度结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4 20:31
   南黄海位于下扬子地区,邻近苏鲁造山带,为发育在中—古生代海相地层之上,经中—新生代构造运动强烈改造的叠合盆地,地质构造十分复杂。本论文基于南黄海OBS2013深地震探测测线,利用布设在海底的OBS所接收到的、源自大容量气枪激发的广角反射/折射地震信号来获取地壳深部的地震波走时数据,弥补了多道地震的不足,填补了该地区深地震探测的空白,对于了解该地区的深部构造特征、莫霍面形态和含油气盆地内部结构等具有重大意义。主要结论如下:在了解研究区地质构造背景以及震相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已有多道地震剖面进行浅部约束,利用射线追踪、走时拟合等方法进行数据结构模拟,获得了OBS2013测线的2D速度结构模型。模型内共追踪到地壳内不同层位的多组广角反射/折射震相,信息十分丰富,其中包括莫霍面反射震相Pm P在内的多组反射震相十分发育,表明南黄海地区的陆壳结构与多折射波发育的洋壳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同时研究区内也存在由多期次构造运动产生的区域性不整合面。通过重力正演拟合的方法对获得的2D速度结构模型进行对比验证,结果显示计算重力值与实测重力值趋势是相同的,说明速度结构模型是可信的。通过对南黄海地区磁力数据进行分析,认为海相地层中存在高速的挤压褶皱型古潜山,中部隆起带北缘发育中—新生代的岩浆岩侵入体,该处沉积基底未见大规模隆升,仍存在较厚的海相沉积层。海相上下构造层内速度展布以及起伏状态的差异表明了加里东运动造成的志留系泥页岩低速层作为构造滑脱面存在,印支运动在滑脱面上下的表现力度存在明显差异。速度结构模型中沉积层及地壳内反射界面的起伏表明下扬子地区最显著的印支运动使得南黄海地区自南华纪至中—晚三叠纪以来的沉积层卷入了构造变形带中,南黄海地区在印支期受到了强烈的挤压变形作用,在深地震剖面上与中生代末期盆地的断陷拉张作用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南黄海地壳速度模型中未见高速地幔物质的大规模上涌,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分析,认为盆地内现今的两坳夹一隆的构造格局是在太平洋构造域拉张应力场的作用下形成的。2D速度模型从深地震剖面的角度清楚地展示了南黄海地区中生代以来早期挤压为主、后期拉张为主的两种截然不同动力学机制。
【学位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P631.4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
        1.2.1 南黄海研究现状
        1.2.2 OBS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南黄海大地构造背景
    2.2 层序地层特征
        2.2.1 地震层序划分
        2.2.2 地层发育特征
    2.3 构造演化史
        2.3.1 块体演化史
        2.3.2 南黄海盆地演化史
        2.3.3 南黄海构造层划分
第三章 OBS数据采集与处理
    3.1 OBS数据采集
        3.1.1 OBS设备
        3.1.2 气枪震源系统设计
    3.2 OBS数据预处理
        3.2.1 导航及炮点数据整理
        3.2.2 OBS原始数据解编
        3.2.3 数据裁截及可视化处理
        3.2.4 OBS数据校正
第四章 震相识别分析
    4.1 千里岩隆起震相分析
    4.2 北部坳陷震相分析
第五章 速度结构模拟
    5.1 射线追踪方法介绍
    5.2 RAYINVR软件介绍
    5.3 FAST初始反演
    5.4 正演初始模型的建立
    5.5 射线追踪及走时拟合
第六章 地质地球物理综合分析
    6.1 胶莱盆地海区构造边界的OBS新证据
    6.2 OBS数据与重力数据的结合
        6.2.1 南黄海地区重力异常特征
        6.2.2 OBS2013测线重力模拟
    6.3 OBS数据与磁力数据的结合
        6.3.1 南黄海地区磁力异常特征
        6.3.2 层内高速体的识别
    6.4 南黄海地区动力学机制分析
        6.4.1 海相地层动力机制探讨
        6.4.2 南黄海盆地形成机制探讨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乐肯堂,王岳;冬季南黄海热盐通量的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4年06期

2 魏建伟;石学法;辛春英;张海平;;南黄海黏上矿物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J];科学通报;2001年S1期

3 徐刚;刘健;孔祥淮;周良勇;胡刚;;南黄海中部泥质沉积成因和物源研究综述[J];海洋地质动态;2010年02期

4 韦钦胜;魏修华;谢琳萍;臧家业;战闰;;2007年春季南黄海溶解氧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海洋科学进展;2010年02期

5 王振宇;南黄海西部残留砂特征及成因的研究[J];海洋地质研究;1982年03期

6 杨子赓;南黄海陆架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及环境[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85年04期

7 秦蕴珊,李凡,唐宝珏,J.米里曼;南黄海西部埋藏古河系[J];科学通报;1986年24期

8 李绍全;中韩合作南黄海第四纪地质对比研究之进展[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7年02期

9 申顺喜,李安春,姜学钧,袁巍;南黄海的海底侵蚀作用[J];海洋与湖沼;1998年05期

10 谢琳萍;魏修华;王宗灵;战闰;石晓勇;王保栋;;夏季南黄海总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海洋科学进展;200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祁江豪;南黄海地区地壳速度结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贺志鹏;南黄海重金属的演变特征及控制因素[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3 刘学海;南黄海及养殖功能海域生态动力学模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王红霞;南黄海晚更新世以来环境演变的矿物—地球化学记录[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5 邓伟;南黄海、东海表层沉积物中脂肪烃与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来源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6 温春;南黄海西部陆架冰后期三种典型沉积类型的沉积演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7 卢健;南黄海西部晚更新世末期以来沉积特征及其物源环境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3年

8 王琳淼;南黄海中部泥质区全新世以来古环境沉积记录及其对东亚季风的响应[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9 梅西;南黄海DLC70-3孔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记录与环境响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1年

10 王延清;南黄海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脂质含量、组成及在度夏期间的生态功能[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琳萍;南黄海有机碳的分布、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江春波;南黄海春季CO_2海—气交换通量及其与夏季的比较[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3 刘莉;南黄海和东海海水中溶解氨基酸的分布、组成及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4 胡乐园;南黄海磁性基底深度重磁震反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5 谢天峰;南黄海重磁资料处理与断裂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6 张宪军;南黄海中西部全新世沉积特征及物源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7 王教凯;生物标志物指示南黄海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分布及来源的可行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8 张生银;南黄海中部海底沉积物烃类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D];吉林大学;2010年

9 贾培蒙;南黄海中部泥质区岩芯粒度精细化分析及其古环境意义[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10 张贺;南黄海前陆盆地动力过程与盆山耦合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705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28705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a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