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高压技术在CO_2激光器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7 07:17

  本文关键词:高频高压技术在CO_2激光器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电激励CO2激光器的核心工作过程为高压电容器组的反复充放电,对高压电容器组充电的高压充电电源和触发放电开关导通的开关触发系统是两个核心高压子系统。传统的高压充电电源采用工频L-C谐振充电方式,其充电电压随激光器工作频率升高而降低,影响激光输出的稳定性和光束质量,体积和重量庞大,不利于装置的小型化和轻量化;传统的开关触发系统采用单脉冲触发模式,触发系统的效率低、损耗大、发热严重,随工作频率和开关气压的升高击穿概率降低。随着高频高压开关器件、磁性材料和高压绝缘材料的发展,开展高频高压技术的研究,将其应用于高压充电电源和开关触发系统,对提高激光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小激光器的体积和重量以及激光器向高功率高重复频率发展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对于提升激光器整体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高频高压充电电源的特殊性出发,分析指出断续电流模式工作的串联谐振变换器适合充电电源。以市科技局项目“36k V/10k W高频高压充电电源”的参数要求为例,基于理论分析、Pspice软件仿真及工程应用介绍了各部分电路的设计过程、设计思想、关键器件选择;设计一种高压放电检测电路解决100ns高压放电检测问题;提出提高变压器变比以减弱变压器分布电容的影响、提高充电速度的方法;谐振电容1.16u F、谐振电感15u H时将充电电源进行连续充放电试验,15ms的充电时间将0.286u F的电容充电到37k V,峰值输出功率13.05k W,效率0.82;充电电源稳定工作在25Hz的放电频率。充电电源的连续充放电试验证明了:高频高压充电电源适合作为CO2激光器的高压充电电源,为高频高压技术在CO2激光器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设计方法的可靠性,为更高功率充电电源的研制奠定了技术基础。针对大功率高频高压变压器的磁芯选择和绕组设计没有一致结论的现状,选择两种材料、两种形状共三种磁芯进行变压器的理论设计,通过计算分布参数和功率损耗得出以下结论:铁基纳米晶合金磁芯适合作为大功率高频高压变压器磁芯;C型铁基纳米晶磁芯适合应用在20k W以内充电电源中;环形铁基纳米晶磁芯适合应用在30k W的充电电源中;大功率变压器高压绕组分段不超过4段,通过增加绕组的绝缘距离减小分布电容。制作干式变压器和油浸变压器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前工艺条件下,油浸式灌封方法更可靠。为提高开关触发系统的击穿概率和效率、减小开关触发系统的损耗,通过对气体放电理论的研究,基于传统试验数据和高频高压技术提出多脉冲窄脉宽的触发模式和谐振充电式触发模式两种方法,针对以上两种方法研制两台样机用于模拟试验,试验结果为:两种模式的触发系统使开关的击穿概率提高了2.7%;多脉冲式触发系统比传统触发系统的效率提高了0.12,损耗减小了1.512k W;谐振充电式触发系统比多脉冲式触发系统的效率提高了0.6,损耗减小了0.7k W。试验结果证明了两种模式触发系统的可行性。
【关键词】:CO2激光器 高频高压技术 充电电源 串联谐振 火花开关 触发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248.2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目录9-11
  • 第1章 绪论11-21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2
  • 1.2 激光器高压充电电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 1.3 放电开关触发系统的研究现状14-15
  • 1.4 基于CO_2激光器的研制15-19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19-21
  • 第2章 高频高压充电电源的理论分析21-48
  • 2.1 高频高压变压器的分布参数21-24
  • 2.2 串联谐振变换器24-31
  • 2.3 考虑分布参数串联谐振变换器的数学分析31-44
  • 2.4 充电电源的电磁兼容设计44-47
  • 2.5 本章小结47-48
  • 第3章 36kV/10kW充电电源的设计48-73
  • 3.1 充电电源系统的方案48-49
  • 3.2 充电电源功率电路的设计49-62
  • 3.3 充电电源弱电控制电路的设计62-68
  • 3.4 测试结果分析68-72
  • 3.5 本章小结72-73
  • 第4章 大功率高频高压变压器研究73-94
  • 4.1 大功率高频高压变压器的特点73-74
  • 4.2 高频高压变压器设计方法74-76
  • 4.3 大功率高频高压变压器参数设计研究76-88
  • 4.4 结果分析88-92
  • 4.5 本章小结92-94
  • 第5章 三电极火花开关触发系统的研究94-116
  • 5.1 三电极火花开关的工作原理及应用94-96
  • 5.2 气体击穿理论96-100
  • 5.3 多脉冲开关触发系统的设计100-108
  • 5.4 充电式三电极火花开关触发系统的设计108-114
  • 5.5 本章小结114-116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116-120
  • 6.1 论文工作总结116-118
  • 6.2 创新性工作118
  • 6.3 展望118-120
  • 参考文献120-131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131-132
  • 指导教师及作者简介132-133
  • 致谢133-13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惠奇,秦启宗,何志强,周平;CO_2激光诱导SF_6—UF_6—CO体系的光敏反应[J];科学通报;1984年14期

2 江新,戚琼芳,徐子如,刘兰英,祁组跃,杨国珍,冯玉富;应用CO_2激光和光动力学治疗面部恶性肿瘤[J];中国激光;1986年08期

3 赵玉玲;用CO_2激光施行包皮环切术145例[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1期

4 岳文斌,张春善,宋明则,刘亚萍;CO_2激光对绵羊精子呼吸效应的研究[J];激光生物学;1994年01期

5 龚辉,李成富;连续CO_2激光对红外窗口材料损伤研究[J];光学学报;1996年03期

6 刘波,刘立人,徐良瑛;光折变全息CO_2激光局域热固定[J];光学学报;1998年05期

7 郝丽珍,袁德正,王建忠,杨文秀;CO_2激光照射对油菜种子活力指数的数学模拟[J];激光生物学报;2000年03期

8 宁俊忠 ,廖军锋 ,范绣华;CO_2激光在难愈性伤口中的应用[J];中国激光;2003年05期

9 李熙斌;吕海兵;向霞;王海军;陈猛;黄进;袁晓东;郑万国;;CO_2激光预处理对熔石英表面影响的实验研究[J];光学与光电技术;2010年04期

10 柳文治,朱健;CO_2激光照射秃发有疗效[J];激光;197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正;张兆光;叶建光;于建波;孙衍庆;党海明;;高功率CO_2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50例临床报告[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黄泽春;张安利;梁志为;晏丹;;超脉冲CO_2激光在睑袋修复术中的临床应用[A];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徐芳;;点阵CO_2激光面部换肤除皱的护理[A];第七届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蔡家骏;王成坤;叶耐永;李三林;朱桂彬;;CO_2激光对活髓切断术后组织修复的影响[A];全国第四次牙体牙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5 杨仁君;;高能量超脉冲CO_2激光联合外用药物治疗寻常疣的疗效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孔祥艳;彭洲;罗洁;;超脉冲CO_2激光联合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痤疮瘢痕[A];2011年全国中医美容学术年会暨贵州省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激光医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翁世平;东继光;;小型CO_2激光数控切割机床的新发展[A];特种加工技术——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8 刘吉祥;;早期喉癌的CO_2激光微创手术治疗[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刘玉珍;黎艳;黄和平;王斌;;应用CO_2激光行面部除皱术的护理体会[A];江西省第五次中西医结合皮肤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刘玉珍;黎艳;黄和平;王斌;;应用CO_2激光行面部除皱术的护理体会[A];第四届华东六省一市整形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年浙江省整形、美容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鸿雁;高功率轴快流CO_2激光器气体流场及热交换的模拟与优化[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熊智文;高功率横流CO_2激光器虚拟样机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3 丁长林;脉冲CO_2激光器的多频动力学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6年

4 李波;高功率轴快流CO_2激光器高效稳定放电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李晴;轴快流CO_2激光器放电管流场的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伍强;汽车用高强度镀锌钢的CO_2激光焊接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7 柳娟;大功率射频CO_2激光器激励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彭浩;高功率板条CO_2激光器射频放电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王度;射频板条CO_2激光器的光束特性及其热稳定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张兴亮;高频高压技术在CO_2激光器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健;脉冲CO_2激光骨硬组织消融特性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戴威;CO_2激光抑制熔石英损伤增长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于朋朋;兔高眼压模型眼行CO_2激光滤过术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4 唐文龙;CO_2激光封口安瓿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徐芳;超脉冲CO_2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面部瘢痕[D];遵义医学院;2009年

6 郭龙辉;CO_2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TMLR)的临床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7 李峰;点阵CO_2激光联合积雪苷霜软膏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张陶靓;点阵CO_2激光联合积雪苷霜治疗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实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9 武建强;高功率横流CO_2激光器锥面反射镜谐振腔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王洪福;高功率横流CO_2激光器谐振腔仿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高频高压技术在CO_2激光器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99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2899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6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