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场重联的结构及其磁能转换
发布时间:2021-02-04 21:22
磁场重联是空间等离子体中普遍存在的物理现象,同时也是实验室等离子体和模拟研究的重点。特殊的近地空间环境,为磁场重联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卫星观测是研究磁场重联的重要方法,本文利用MMS卫星观测的高精度数据,研究了与磁场重联相关的哨声波,磁洞,以及扩散区的结构和能量耗散,同时研究了小尺度的磁场重联。通过分析,得到了一些重要的结果,具体如下:1.在磁层顶磁场重联中观测到的哨声波与磁洞利用MMS卫星在2015年11月12日观测的数据,分析了与磁场重联相关的物理过程。在观测中,磁场重联的分界线附近出现了哨声波。在磁层侧的哨声波,具有较高的发射频率(>0.5 fce),较高的共振能量,同时坡印廷矢量表明波动沿着磁力线朝向X-line传播;反之,磁鞘侧观测到的哨声波的发射频率较低,共振能量较低,并且沿着磁力线反向传播,即远离X-line。虽然哨声波的性质有所不同,但是都与垂直方向电子通量的增加相关。哨声波与电子之间的强烈作用,可以影响等离子体的动力学过程。同时在远离X-line的下游区域,观测到了小尺度的磁洞。因为磁洞内部的电子温度增加,所以磁洞是加热电子的重要结构。该结构很少在近地空间的...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3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1磁场重联过程示意图(王水等,1999)??1.2.1?Sweet-Parker?模型??最简单的二维磁场重联由Sweet?et?al.,?(1958)提出,该模型利用MHD理??论定量的描述磁场重联
惯性长的区域,质量很??小的电子与磁场解冻。电子的惯性长4?=?c/Wpe,这个区域被称作电子扩散区。??电子的压力梯度项在该区域起主要作用。??!?:?:?!??I?I?I?I???<s>—?麻??_?/?;>?'???丁??^?Ion?flow??c/w?^??????(g)?^?c^(t,pt???—?*??Electron?flow??|?丨?Ion?dissipation?region??Electron?dissipation?region??图1.4无碰撞磁场重联模型示意图(Birn?et?al.,?2007)??在离子扩散区,非冻结的离子可以跨越磁场线运动。可以证明离子速度%??在低于所谓的离子惯性长度或离子趋肤深度的尺度上接近零,因此在该区域离??子可以看作是带正点的背景。在这个区域,电子与磁场冻结并沿着磁力线流入??扩散区,在加速之后再沿着磁力线流出扩散区。由于离子和电子的分离运动,??在离子扩散区形成的电流称为Hall电流系统。因为电流的影响,产生了垂直??于重联平面的磁常扩散区的不同区域电子的流向不同,因此面外磁场具有四??级结构,这个磁场称为Hall磁常Hall效应在无碰撞磁重联中有重要的作用。??Birn等在2001年研宄了各种模拟方法得到的重联率,最终的结果显示,加入??Hall效应的磁场重联可以得到相似的重联率,并且是快速磁场重联。因此,Hall??效应与快速磁场重联有密切的相关性。如果面外方向沿着y方向,根据安培定??律,面外方向的Hall分量可以重写为:??(J?X?B)?=?B???B从?(I?K)??enec?y?Anene??根据以上公式,面内电
n?diffusion?region?\?;?f?个?z??E+vexB=()?;?x???i--n-…-丨卜;‘十—4)y??E^xX〇?7;?:?^inn-???u?u?r?—-//?^?electron?diffusion?region??'7?1?r\?\?\1?E;vexB^O??Polar?trajectory??/—/—U\—\——W?>??'Li?|?\0\^E|I?? ̄6c/(〇pi?(600?km)?^ ̄ ̄?mtnfmum??图1.5?Polar卫星观测无碰撞磁重联示意图(Mozer?et?al.,?2002)??子电流的方向,从而产生面外的四极常Hall磁场是磁重联扩散区的重要特??征,在空间观测中,这一特征也得到了证实。在磁层顶,离子扩散区的尺度为??c/wpj???100?km。Mozer?et?al.,?(2002)利用?POLAR?卫星的观测数据研宄了??无碰撞磁重联的特征。在电流片的分界线区域,观测到面外的Hall磁常如图??1.5所示,Polar卫星直接穿越了扩散区。根据磁场重联的结构特征,卫星一定??能够观测到沿z方向的高速出流以及Z方向的磁场反转;同时磁场分量By的??变化符合Hall磁场的信号。详细的观测数据如图1.6所示。根据观测结果,重??联磁场氏的反转与By的符号转变基本一致,同时电场Ej;(图1.5中红色水??平箭头)由负值转为正值。这些结果符合磁场重联的特征,因此,Polar卫星穿??越了磁层顶的离子扩散区。其中By的振幅约为45nT,或者?0.55BX(),Sxo??是磁鞘一层的渐近磁常电流片法向方向的电场尽^的最大值为30?mV/m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Ultralow frequency wave characteristics extracted from particle data:Application of IGSO observations[J]. LI Li,ZHOU XuZhi,ZONG QiuGang,CHEN XingRan,ZOU Hong,REN Jie,HAO YiXin,ZHANG XianGuo.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2017(03)
本文编号:3018958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3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1磁场重联过程示意图(王水等,1999)??1.2.1?Sweet-Parker?模型??最简单的二维磁场重联由Sweet?et?al.,?(1958)提出,该模型利用MHD理??论定量的描述磁场重联
惯性长的区域,质量很??小的电子与磁场解冻。电子的惯性长4?=?c/Wpe,这个区域被称作电子扩散区。??电子的压力梯度项在该区域起主要作用。??!?:?:?!??I?I?I?I???<s>—?麻??_?/?;>?'???丁??^?Ion?flow??c/w?^??????(g)?^?c^(t,pt???—?*??Electron?flow??|?丨?Ion?dissipation?region??Electron?dissipation?region??图1.4无碰撞磁场重联模型示意图(Birn?et?al.,?2007)??在离子扩散区,非冻结的离子可以跨越磁场线运动。可以证明离子速度%??在低于所谓的离子惯性长度或离子趋肤深度的尺度上接近零,因此在该区域离??子可以看作是带正点的背景。在这个区域,电子与磁场冻结并沿着磁力线流入??扩散区,在加速之后再沿着磁力线流出扩散区。由于离子和电子的分离运动,??在离子扩散区形成的电流称为Hall电流系统。因为电流的影响,产生了垂直??于重联平面的磁常扩散区的不同区域电子的流向不同,因此面外磁场具有四??级结构,这个磁场称为Hall磁常Hall效应在无碰撞磁重联中有重要的作用。??Birn等在2001年研宄了各种模拟方法得到的重联率,最终的结果显示,加入??Hall效应的磁场重联可以得到相似的重联率,并且是快速磁场重联。因此,Hall??效应与快速磁场重联有密切的相关性。如果面外方向沿着y方向,根据安培定??律,面外方向的Hall分量可以重写为:??(J?X?B)?=?B???B从?(I?K)??enec?y?Anene??根据以上公式,面内电
n?diffusion?region?\?;?f?个?z??E+vexB=()?;?x???i--n-…-丨卜;‘十—4)y??E^xX〇?7;?:?^inn-???u?u?r?—-//?^?electron?diffusion?region??'7?1?r\?\?\1?E;vexB^O??Polar?trajectory??/—/—U\—\——W?>??'Li?|?\0\^E|I?? ̄6c/(〇pi?(600?km)?^ ̄ ̄?mtnfmum??图1.5?Polar卫星观测无碰撞磁重联示意图(Mozer?et?al.,?2002)??子电流的方向,从而产生面外的四极常Hall磁场是磁重联扩散区的重要特??征,在空间观测中,这一特征也得到了证实。在磁层顶,离子扩散区的尺度为??c/wpj???100?km。Mozer?et?al.,?(2002)利用?POLAR?卫星的观测数据研宄了??无碰撞磁重联的特征。在电流片的分界线区域,观测到面外的Hall磁常如图??1.5所示,Polar卫星直接穿越了扩散区。根据磁场重联的结构特征,卫星一定??能够观测到沿z方向的高速出流以及Z方向的磁场反转;同时磁场分量By的??变化符合Hall磁场的信号。详细的观测数据如图1.6所示。根据观测结果,重??联磁场氏的反转与By的符号转变基本一致,同时电场Ej;(图1.5中红色水??平箭头)由负值转为正值。这些结果符合磁场重联的特征,因此,Polar卫星穿??越了磁层顶的离子扩散区。其中By的振幅约为45nT,或者?0.55BX(),Sxo??是磁鞘一层的渐近磁常电流片法向方向的电场尽^的最大值为30?mV/m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Ultralow frequency wave characteristics extracted from particle data:Application of IGSO observations[J]. LI Li,ZHOU XuZhi,ZONG QiuGang,CHEN XingRan,ZOU Hong,REN Jie,HAO YiXin,ZHANG XianGuo.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2017(03)
本文编号:30189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3018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