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B碎裂反应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6 08:17
本文关键词:~8B碎裂反应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30年以来,伴随加速器技术的发展,实验手段的进步和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对核结构有了新的认识,原子核晕结构是其中之一。本文着眼于质子滴线核8B的晕结构。判定8B是否具有晕结构有两个重要的实验依据:即增大的相互作用截面和核芯7Be的窄动量分布。早期GSI实验认为晕核在高能破裂反应中观测到核芯碎片的窄动量分布是8B具有晕结构的有力证据之一,而随后的MSU实验在较低能量的破裂反应中观测到过于窄的核芯碎片动量分布。通过理论分析,他们认为没用晕结构同样可以解释核芯碎片的动量分布。因此是否可以用7Be动量分布判断8B晕结构成了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最近MSU新的实验展示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去区分破裂反应中的stripping和diffraction两种不同机制。本文通过同样的符合测量手段区分出了36.7Me V/u的8B碎裂反应中分别来自stripping和diffraction两种不同机制的事件,并在实验上首次给出了着两种机制下的7Be动量分布。实验在兰州重离子放射性束线(RIBLL)进行,用36.7Me V/u的8B次级束打C靶,靶前放置一套PPAC用于测量入射粒子位置,靶后由一套△E-E望远镜对反应产物进行完全运动学测量。该望远镜由一块双面硅条和自主研制的8×8Cs I(Tl)组成,可以符合测量到8B碎裂产生的7Be和质子,通过重构8B能谱区分stripping和diffraction机制下的反应事件,并得到这两种机制下的7Be动量分布,分别为124±17Me V/c和92±7Me V/c,同时还得到了,Be7角分布,8B单质子去除截面,9C单双质子去除截面等一系列物理量。使用CDCC计算diffraction下的动量分布和使用eikonal模型分别用KDe和KDp两种势得到的stripping的动量分布,显示出了与实验数据的一致性。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由于stripping过程中核子激发了靶并损失能量因此表现出更宽的动量分布。我们发现未经修正的Serber模型给出的理论计算与本实验得到的在stripping机制下的值能够符合,这表明在精细区分了反应机制后不需要透明近似或局域化修正的Serber模型也能很好的描述stripping过程。而基于8B具有晕结构使用Serber模型计算得到的diffraction机制下的动量分布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这些结果表明虽然反应机制影响了动量分布,但diffraction机制下的动量分布宽度依旧是支持8B具有晕结构证据之一。
【关键词】:晕结构 碎裂反应机制 完全运动学测量 eikonal模型 CDCC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O571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第一章 引言12-20
- 1.1 原子核物理进展12-15
- 1.2 原子核晕结构研究15-20
- 第二章 ~8B研究现状20-40
- 2.1 反应截面20-26
- 2.1.1 总截面及相互作用截面20-23
- 2.1.2 质子去除截面23-26
- 2.2 敲出反应机制26-27
- 2.3 电四极矩27-28
- 2.4 弹性散射28-32
- 2.5 S_(17)因子与ANC系数32-34
- 2.6 碎裂反应碎裂平行动量分布34-40
- 2.6.1 相对论能区34-37
- 2.6.2 中低能能区37-40
- 第三章 实验装置及探测设备40-64
- 3.1 次级束流线40-48
- 3.1.1 兰州重离子放射性束流线(RIBLL)简介40-43
- 3.1.2 束流诊断系统43-48
- 3.2 实验布局48-51
- 3.2.1 束线调节及纯化48-50
- 3.2.2 本次实验布局50-51
- 3.3 粒子探测装置51-60
- 3.3.1 粒子鉴别方法51-56
- 3.3.2 带电粒子探测装置56-58
- 3.3.3 △E—E望远镜阵列58-60
- 3.4 电子学及获取系统60-64
- 第四章 实验数据处理64-92
- 4.1 探测器刻度64-75
- 4.1.1 硅条探测器刻度64-68
- 4.1.2 Cs I阵列刻度68-71
- 4.1.3 离子径迹重建及鉴别71-75
- 4.2 反应事件挑选及机制区分75-82
- 4.3 实验结果82-92
- 4.3.1 ~8B产生的~7Be径向动量分布82-84
- 4.3.2 ~8B,~9C单双质子去除截面84-87
- 4.3.3 ~9C碎裂产物径向动量分布87-89
- 4.3.4 ~9C,~8B碎裂产物7Be角分布89-92
- 第五章 物理分析92-106
- 5.1 eikonal模型92-101
- 5.2 CDCC计算101-103
- 5.3 本章小结103-106
- 第六 结论与展望106-110
- 6.1 结论106-107
- 6.2 展望107-110
- 参考文献110-118
- 作者简介及发表文章118-12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加兴,詹文龙,郭忠言,孙志宇,肖国青,王金川,孟祥伟,江山红,秦礼军,张万生,王全进;RIBLL中的TOF测量[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99年03期
2 M.Wang;G.Audi;A.H.Wapstra;F.G.Kondev;M.MacCormick;X.Xu;B.Pfeiffer;;The AME2012 atomic mass evaluation(Ⅱ).Tables,graphs and references[J];Chinese Physics C;2012年12期
3 马朋;鲁辰桂;王建松;段利敏;耿朋;唐述文;鲁皖;梅波;严鑫帅;胡正国;张雪荧;杨彦云;李祖玉;张金霞;;~(17)F+p共振态弹性散射实验中PPAC性能测试[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1年03期
4 金仕纶;王建松;王猛;胡正国;张雪荧;陈若富;王琦;陈志强;黄美容;郑川;杨彦云;严鑫帅;袁小华;韩建龙;马朋;付芬;胡强;;ΔE-E望远镜在~9C碎裂反应上的应用[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2年04期
本文关键词:~8B碎裂反应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04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310401.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