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山地区岩浆演化及其对铀成矿作用的制约

发布时间:2017-05-13 12:12

  本文关键词:相山地区岩浆演化及其对铀成矿作用的制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体是我国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床的赋矿围岩,近年发现在铀矿体的下部有铅锌等多金属矿体,而铀矿的成矿受制于杂岩体的岩浆演化过程。本论文依托 江西1:5万陀上、鹿冈、乐安县幅区域地质调查‖和 相山火山盆地三维地质填图‖项目开展研究工作。通过对相山火山盆地的火山岩和相山周边岩浆岩开展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等方面的野外、室内研究工作,建立了研究区年代学格架及岩浆作用期次,归纳总结了相山火山盆地火山-侵入杂岩体、焦坪岩体、乐安岩体和咸口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岩浆演化过程与相山铀成矿的制约关系。取得的主要成果认识归纳如下:(1)本次获得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体打鼓顶组一段熔结凝灰岩年龄142.3±1.0Ma(SHRIMP)、139.2±1.7Ma(SHRIMP);获得鹅湖岭组一段熔结凝灰岩年龄138.8±0.8Ma,沙洲单元花岗斑岩年龄136.4±2.5Ma(LA-ICP-MS)、134.7±1.2Ma(LA-ICP-MS);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体主体岩石的成岩时间为143—132Ma,形成于华南板内伸展拉张构造背景,火山活动表现为二个火山亚旋回:第一火山亚旋回形成的火山岩构成打鼓顶组地层,火山活动时间为143Ma-136Ma;第二火山亚旋回形成的岩石构成鹅湖岭组地层,火山活动时间为135Ma-132Ma。盆地火山岩浆活动可划分为6个阶段:第一阶段岩浆活动表现为火山爆发相,形成打鼓顶组一段岩石;第二阶段主要表现为火山溢流相,形成打鼓顶组二段岩石;第三阶段为火山爆发相,形成鹅湖岭组一段岩石;第四阶段为侵出-溢流相,形成鹅湖岭组二段碎斑熔岩;第五阶段为潜火山岩相,形成沙洲单元等;第六阶段为火山期后热液活动或小岩脉侵入阶段,形成如潜石英二长斑岩、潜流纹英安斑岩、煌斑岩等脉岩及伴随的铀矿化。(2)通过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体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发现其具富硅、富碱,低钙、低镁,钾大于钠,弱过铝质,稀土配分曲线右倾斜,铕中等负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等特征。杂岩体在岩浆作用过程中经历较明显的分离结晶作用,使第一火山亚旋回与第二火山亚旋回之间在成分上表现出旋回性和有规律的变化趋势。各类岩石间主微量元素、同位素特征具较明显的相似性,显示它们具有来源上的相同性。Sr-Nd-Pb同位素特征指示杂岩体源岩主要来自上地壳,但有少量地幔物质的加入,表现为岩石中存在中基性包体(淬冷包体)。(3)通过对相山盆地周边焦坪单元、乐安序列和咸口序列的年龄测定,获得了焦坪单元的成岩年龄414.2±4.0Ma,乐安序列乐安单元、太平单元、王元单元的成岩年龄分别为405.6±1.8Ma、403.1±1.8Ma、401.1±6.6Ma,咸口序列店元单元、横岗单元、上店元单元、排前单元的成岩年龄分别为228.9±3.6Ma、235.3±4.1Ma、234.5±2.8Ma、235.5±3.3Ma。根据岩石的主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和前人区域地质背景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认为焦坪单元和乐安序列为加里东主碰撞之后弱挤压(乐安序列形成时)和局部离张(焦坪单元形成时)构造背景下形成具片麻理构造和不具片麻理构造的2类花岗岩。咸口序列为印支期陆内伸展构造背景下成岩。(4)通过对焦坪单元、乐安序列和咸口序列花岗岩的主微量元素、Sr-Nd-Pb同位素特征分析显示,其与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体主体岩石有着较大的相似性,空间上相近,它们的来源可能存在一致性或相似性。它们均来源于上地壳,并受到地幔物质的混染,如在乐安序列和咸口序列中均见有暗色镁铁质包体。(5)印支期咸口富铀岩体的发现,修正了前人仅将相山原始火山岩浆作为富铀岩浆的认识。在相山火山盆地及周边地区至少存在二次铀矿化作用;第一次于印支期形成咸口富铀岩体,或形成罗山铀矿床、王元铀异常区及印支期煌斑岩铀异常点;第二次为燕山期相山火山岩型铀矿化。从铀成矿年龄和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体的成岩年龄看,成岩、成矿是一个连续的岩浆-热液体系,早期的成岩、成矿作用完成了铀的预富集,晚期在岩浆热液、深源流体、水-岩作用等因素的作用下进一步富集成矿,成矿作用受岩浆演化过程的制约。(6)相山及其周边岩浆岩的岩浆演化对相山铀成矿起着制约作用。随着岩浆演化的进行,铀富集于岩浆演化的晚期,并形成富铀地质体,为后期的成矿提供了丰富的成矿物源。岩浆演化形成不同岩石的物化界面,为成矿提供有利的地球化学转换面,使相山火山旋回作用形成的打鼓顶组和鹅湖岭组的组间界面成为铀成矿的有利场所。Sr-Nd-Pb同位素示踪也证明,相山矿田的成矿物质来源于相山及周边火成岩。总之,岩浆演化过程制约着铀矿的成矿位置和成矿物质来源。
【关键词】:岩浆演化 铀成矿作用 火山-侵入杂岩体 相山矿田
【学位授予单位】: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619.1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1 绪论11-17
  • 1.1 研究意义及选题依据11-12
  • 1.2 研究现状12-14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法14-15
  • 1.4 完成的工作量及主要创新点15-17
  • 2 区域地质背景17-25
  • 2.1 地层17-19
  • 2.2 岩浆岩19-20
  • 2.3 区域构造20-24
  • 2.4 矿产24-25
  • 3 岩浆岩年代学格架25-65
  • 3.1 样品制备及测试方法25-26
  • 3.2 前人年代学研究26
  • 3.3 年代学分析结果26-59
  • 3.4 岩浆岩年代格架59-65
  • 4 相山火山-侵入杂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65-108
  • 4.1 样品测试方法65-68
  • 4.2 岩石学特征68-79
  • 4.3 主量元素79-83
  • 4.4 微量元素83-95
  • 4.5 Sr-Nd-Pb同位素95-107
  • 4.6 杂岩体地球化学总体特征107-108
  • 5 相山周边岩浆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108-134
  • 5.1 岩石学特征109-113
  • 5.2 主量元素113-120
  • 5.3 微量元素120-124
  • 5.4 Sr-Nd-Pb同位素124-132
  • 5.5 与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体的关系132-134
  • 6 相山杂岩体岩浆演化过程134-141
  • 6.1 相山杂岩体的成因类型134
  • 6.2 相山杂岩体成岩大地构造背景134-136
  • 6.3 相山杂岩体岩浆演化过程探讨136-141
  • 7 相山矿田铀成矿岩浆制约因素141-149
  • 7.1 相山矿田一般地质特征141-143
  • 7.2 矿田成矿有利地质条件143-145
  • 7.3 铀矿床的成矿物源145-146
  • 7.4 岩浆演化作用对铀成矿的制约作用146-149
  • 8 结论149-151
  • 参考文献151-159
  • 致谢159-1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寿孙;;相山矿田成矿远景初步论证[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2 刘富军;姜勇彪;吴志春;;相山及其邻区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与保护[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3 邵飞;邹茂卿;许健俊;毛玉峰;吕川;聂斌;;相山铀矿田攻深找盲之浅见[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4 林子瑜;李子颖;龙期华;张士红;;相山铀矿田三维地质新认识[J];铀矿地质;2013年04期

5 郑光高;吕古贤;胡宝群;曹小兵;;相山矿田邹家山矿床构造与矿化垂直分带特征[J];矿物学报;2011年S1期

6 周文斌,李学礼;相山铀矿田成矿古水文地质分析[J];高校地质学报;1995年01期

7 许军才;黄临平;;位场反演在相山火山岩型铀矿中的应用研究[J];资源调查与环境;2006年01期

8 张士红;;相山铀矿田航空伽玛能谱场特征[J];中国科技信息;2012年03期

9 徐海江;单林;;相山及其邻区火山岩岩性特征及成因探讨[J];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84年01期

10 张万良;邹茂卿;;相山矿田铀多金属成矿条件分析[J];铀矿地质;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文静;;相山南部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A];全国铀矿大基地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2 方根显;;重磁三维精细反演与相山找矿方向[A];全国铀矿大基地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3 林子瑜;李子颖;龙期华;张士红;;相山铀矿田三维地质新认识[A];全国铀矿大基地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4 程纪星;曹寿孙;乔宝强;谢国发;周玉龙;;相山铀矿田岩石电性特征及其引发的猜想[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1册(铀矿地质分卷)[C];2011年

5 张玉燕;李子颖;黄志章;李秀珍;修晓茜;;江西相山矿田铀与多金属元素关系研究[A];全国铀矿大基地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6 周叶;魏祥荣;林舸;;江西相山铀矿田数值模拟研究[A];2004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邱爱金;;相山铀矿田山区重力与攻深找盲[A];地球物理与中国建设——庆祝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50周年文集[C];1997年

8 龙期华;冯必达;;重力资料深层次处理在研究相山矿田基底特征中的应用[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9 胡荣泉;;相山铀矿田深部找矿实践与前景[A];全国铀矿大基地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10 邱林飞;欧光习;张建锋;张敏;;江西相山居隆庵铀矿床成矿流体来源的地球化学证据[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见习记者 王路莎;相山大道:攻坚克难确保道路质量安全[N];郴州日报;2009年

2 记者 王路莎;相山大道:细化目标管理 推进工程进度[N];郴州日报;2010年

3 记者 周巍;BT模式助推我市主要项目建设[N];郴州日报;2009年

4 记者 周巍;各负其责 协同作战 确保工程按时按质顺利推进[N];郴州日报;2009年

5 记者 丁贤飞;淮北精心雕琢“城市盆景”[N];安徽日报;2010年

6 本报特约记者 张启堂 本报通讯员 曾定祥 徐杰;功勋地质队浇灌文化之花[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7 焦鸣 特约记者 胡仙德;我们的“幸福指数”[N];中国矿业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吴红雅;专利鲜花怒放 创业激情燃烧[N];大众科技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王诗闲 陈若 单美玲;文化聚风采,为民铸法魂[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2年

10 本刊记者 李国华 本报通讯员 吴发喜;在和谐中奋起[N];安徽经济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万蓬;相山地区岩浆演化及其对铀成矿作用的制约[D];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2015年

2 张万良;相山地区后遥感应用技术示范研究[D];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2006年

3 陈越;相山铀矿田地球物理特征及深部地质结构研究[D];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2014年

4 杨庆坤;江西相山矿田岩浆作用与铀多金属成矿[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5 孟艳宁;相山矿田西部铀钍矿床的成矿机理研究[D];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周聪;相山火山盆地主要断裂构造特征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3年

2 饶泽煌;江西相山铀矿田基性岩特征及意义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2年

3 彭泽露;江西省相山铀矿田遥感蚀变提取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3年

4 黄锡强;江西相山铀矿田热液蚀变特征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分析[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8年

5 吴玉;相山铀矿田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D];东华理工大学;2013年

6 邱林飞;相山居隆庵矿床铀成矿流体特征及其识别标志研究[D];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2009年


  本文关键词:相山地区岩浆演化及其对铀成矿作用的制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25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3625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d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