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蟒(Python bivittatus)放归种群的建立及行为生态学研究
本文关键词:缅甸蟒(Python bivittatus)放归种群的建立及行为生态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缅甸蟒 生境利用 家域 移动模式 生境评价 放归
【摘要】:缅甸蟒是我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对其生态学的研究十分缺乏。利用人工繁育种群在适宜栖息地开展重引入工作是保护和恢复濒危动物野外种群数量的有效方法。为了对开始的放归顺利进行和长期保护提供保障,本章对以下3个主要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1.濒危物种缅甸蟒的待放归笼养种群的遗传特征以及放归个体的遗传学筛选;2.放归地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缅甸蟒生境利用及生境适宜的区域和面积;3.放归后缅甸蟒的行为特征及评估和比较。得到以下结果:基于微卫星分子标记,对笼养种群和野外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近交水平、群体间遗传分化,放归个体遗传距离等进行了评估和比较,8对微卫星座位共检测出缅甸蟒79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9.875个,笼养种群平均等位基因数8.625个,野生种群9.125个。缅甸蟒笼养种群遗传多样性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5.303,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820,多态信息含量为0.780,都显著高于野生种群(p0.05)。近交系数(Rs)表明笼养种群和海南野外种群均不存在显著的近交现象。遗传分化(Fst)显示笼养种群并未与野生种群出现遗传分化。基于遗传距离分析,在笼养种源中选取8条(4早,4♂)的遗传距离大于笼养种群的平均遗传距离,选取的8条缅甸蟒在分子生物学角度适合野外放归。在海南省鹦哥岭自然保护区,运用无线电实体跟踪、GPS定位、样方调查、资源选择指数和资源选择函数对4条野生亚成体缅甸蟒生境利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缅甸蟒在雨季栖息地类型特征是:倾向于灌木丛和阔叶林,海拔700 m以下,东或东南坡向,植被盖度50-75%,森林郁闭度25-50%,水温28℃以上,环境温度26-32℃,相对湿度70-90%,光照强度在1000-10000 lux,距水源距离500 m以内,距人为干扰距离500以上。环境温度、光照强度、海拔、植被盖度、植被类型、距水源距离、距人为干扰距离等7个因子是影响缅甸蟒雨季生境利用的主要因子。在旱季,影响野生缅甸蟒生境利用的主要因子是植被类型、距人为干扰距离、环境温度、坡向、光照强度、海拔等6个。旱季野生个体偏爱的植被类型是草地或灌木丛;距人为干扰距离在1000米以上;环境温度26℃以上;东坡或者东南坡向;光照强度在10001ux以上;海拔在600-900m之间。比较野生缅甸蟒生境利用在旱季与雨季里的差异,在植被类型,植被盖度,郁闭度,海拔,相对湿度,距水源距离等因子上存在极显著或者显著差异(p0.05),其他因子差异不显著(p0.05)。基于MAXENT模型结合3S技术对鹦哥岭地区缅甸蟒进行生境适宜性评价,得到缅甸蟒的适宜生境主要分布于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的东坡和北坡,主要选择地海拔较低的灌草丛和雨林生境,海拔适宜度在0-600 m之间随着增加而增大,超过600 m之后随着海拔的增加而逐渐减,随着人为干扰距离的增加适宜度逐渐增加,而随着水源距离的增加,适宜度减少。鹦哥岭地区缅甸蟒最适宜生境的面积1890.28 ha,较适宜生境面积为6025.98ha,总的适宜性生境面积为7916.26 ha,约占总研究区域面积的15.50%;不适宜生境面积为43171.96 ha。对放归的8条缅甸蟒进行实体跟踪并进行行为学研究。结果表明放归鹦哥岭保护区的亚成体缅甸蟒年家域160.37±49.31 ha(95%KD),雨季家域149.98±44.40 ha,旱季家域29.64±7.11 ha,放归缅甸蟒的家域面积与野生个体无显著差异(p0.05)。放归缅甸蟒年移动距离达15250.58±417.76m,雨季平均日移动距离71.64±33.21m,旱季平均日移动距离19.14±10.24m,不同季节间的移动差异显著(p0.05)。在双周移动距离上,缅甸蟒在放归初期与野生缅甸蟒之间差异显著(p0.05),但放归6个月后移动距离已无显著差异(p0.05)。在移动频率上,放归个体与野生个体无显著差异(p0.05)。在缅甸蟒放归初期,昼间各种行为活动时间分配比是静息39.4±8.61%,晒阳30.13±5.54%,警戒7.92±1.08%,爬行6.77±3.72%,探寻5.84±3.65%,其他9.61±4.63%。昼间各行为存在明显的节律性。影响放归缅甸蟒雨季生境利用主要因子是植被类型,光照强度,海拔,环境温度,距水源距离等5个;放归缅甸蟒在旱季生境利用的主导因子是距人为干扰距离、植被类型、坡向、海拔、光照强度和环境温度等6个。比较野生与放归缅甸蟒主要影响因子在不同季节生境利用的异同,在雨季,距人为干扰和植被盖度因子在两类群间存在极显著或者显著差异(p0.05),在旱季,影响因子差异不显著(p0.05)。
【关键词】:缅甸蟒 生境利用 家域 移动模式 生境评价 放归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Q958.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5
- 1 绪论15-28
- 1.1 课题背景15
- 1.2 缅甸蟒生物学特征及分布15-18
- 1.2.1 缅甸蟒形态特征及分类地位15-16
- 1.2.2 缅甸蟒的分布16-17
- 1.2.3 缅甸蟒的生境17
- 1.2.4 缅甸蟒的食性17-18
- 1.2.5 缅甸蟒的繁殖18
- 1.3 缅甸蟒资源现状18
- 1.3.1 野生资源现状18
- 1.3.2 人工繁育种群18
- 1.4 缅甸蟒的研究进展18-22
- 1.4.1 分子遗传学研究18-19
- 1.4.2 生态学研究19-20
- 1.4.3 人工饲养繁育研究20
- 1.4.4 缅甸蟒疾病研究20-21
- 1.4.5 中医药价值21
- 1.4.6 其他相关研究21-22
- 1.5 动物行为研究进展22-24
- 1.5.1 家域、活动范围22-23
- 1.5.2 行为活动规律23-24
- 1.5.3 生境选择24
- 1.6 濒危物种的重引入24-26
- 1.6.1 濒危哺乳动物的重引入25
- 1.6.2 濒危鸟类的重引入25-26
- 1.6.3 两栖爬行动物的重引入26
- 1.7 本文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26-28
- 1.7.1 总体目标26
- 1.7.2 研究内容26-28
- 2 缅甸蟒放归与野生群体多态比较28-35
- 2.1 前言28
- 2.2 材料和方法28-30
- 2.2.1 样品采集和DNA提取28
- 2.2.2 微卫星引物筛选及扩增28-29
- 2.2.3 数据统计29-30
- 2.3 研究结果30-32
- 2.3.1 微卫星引物在缅甸蟒中的PCR扩增结果30
- 2.3.2 微卫星遗传多样性30-31
- 2.3.3 两种群近交系数及遗传分化31-32
- 2.3.4 亲缘关系分析及放归个体的筛选32
- 2.4 讨论32-33
- 2.5 小结33-35
- 3 野生缅甸蟒生境利用的研究35-48
- 3.1 前言35
- 3.2 研究地概况35-37
- 3.2.1 地理位置35-36
- 3.2.2 气候特征36
- 3.2.3 水文36
- 3.2.4 地质地貌36-37
- 3.2.5 土壤特征37
- 3.2.6 森林植被资源37
- 3.2.7 动植物资源37
- 3.3 研究方法37-40
- 3.3.1 研究样本37-38
- 3.3.2 数据采集38-39
- 3.3.3 数据处理39-40
- 3.4 研究结果40-46
- 3.4.1 雨季缅甸蟒的生境利用40-42
- 3.4.2 旱季缅甸蟒的生境利用42-45
- 3.4.3 不同季节缅甸蟒生境利用的差异45-46
- 3.5 讨论46-47
- 3.6 本章小结47-48
- 4 缅甸蟒生境适宜性评价48-55
- 4.1 研究地概况48
- 4.2 研究方法48-51
- 4.2.1 研究技术路线48-49
- 4.2.2 数据获取及处理49-51
- 4.3 研究结果51-53
- 4.3.1 预测结果检测51
- 4.3.2 环境变量对缅甸蟒分布的影响51-53
- 4.3.3 缅甸蟒生境适宜性分布53
- 4.4 讨论53-54
- 4.5 本章小结54-55
- 5 放归与野生缅甸蟒行为比较研究55-69
- 5.1 前言55
- 5.2 研究地概况55
- 5.3 研究方法55-57
- 5.3.1 研究对象55-56
- 5.3.2 数据采集及处理56-57
- 5.4 研究结果57-65
- 5.4.1 家域57-59
- 5.4.2 移动模式59-61
- 5.4.3 生境利用61-65
- 5.5 讨论65-68
- 5.5.1 家域及移动距离65-66
- 5.5.2 行为节律66-67
- 5.5.3 境利用67-68
- 5.6 本章小结68-69
- 结论69-71
- 参考文献71-8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82-83
- 致谢83-8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钢,郑光美,张正旺;山西五台山地区褐马鸡的再引入[J];动物学报;2004年01期
2 张正旺;濒危动物的再引入与物种保护[J];动物学杂志;1992年06期
3 张洪海,马建章;紫貂冬季生境的偏好[J];动物学研究;1999年05期
4 滕丽微;刘振生;张恩迪;马建章;;黑龙江省三江自然保护区狍对冬季卧息地的选择[J];动物学研究;2006年04期
5 张正旺,梁伟,,盛刚;斑翅山鹑巢址选择的研究[J];动物学研究;1994年04期
6 刘建才;曹婷;于萍;张建省;刘雅芳;张立岭;;速眠新和异氟烷对蟒蛇的全麻效果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12年01期
7 郭桂英;李祥;黎丹;廖承红;杨诺;曾纪峰;郑继平;张立领;余集楠;;蟒蛇肺炎克雷伯氏菌的分离与鉴定[J];热带生物学报;2013年04期
8 曹婷;刘建才;张立岭;蒲文渊;于萍;刘雅芳;赵春萍;;蟒蛇无线电跟踪器的植入和应用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9 黄国鑫;任薇;武文;苏冀彦;赖正权;易宇阳;苏子仁;;精制蟒蛇油抗炎抗过敏止痒作用的实验研究[J];新中医;2010年12期
10 李操,古小东,王鸿加;蟒在四川分布的讨论[J];四川动物;200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占立;蛇类爬行动物腹鳞的材料特性及摩擦学行为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伟才;再引入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繁殖的无线电遥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戴冬亮;鳄蜥的景观格局分析和生境选择[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龙强;引入瑶山鳄蜥引入地选择及活动监测[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付新中;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初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仲敏;蟒脂及蟒脂痔宁膏质量标准的提高[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6 刘超飞;圈养幼獐(Hydropotes inermis)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刘雅芳;缅甸蟒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定与进化分析及两地方种群遗传分化研究[D];海南大学;2014年
8 董嘉鹏;贺兰山岩羊不同性别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250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825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