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波长微纳结构中共振现象的研究及功能性器件的设计
本文关键词:亚波长微纳结构中共振现象的研究及功能性器件的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亚波长微纳结构 几何演化追踪法 宽谱透射器 宽谱吸收器 完美窄带吸收器
【摘要】:自从1998年T.W. Ebbesen等人在亚波长金属微纳孔阵结构中证实了异常光学透射现象(Extraordinary Optical Transmission, EOT),在近十五年内,关于电磁波在亚波长金属和电介质混合微纳结构中传播,散射,衍射等的研究已经吸引了众多的学者和物理学爱好者的投入,在这方面的学术文章也如井喷之势增长。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也是亚波长金属和电介质混合微纳结构对电磁波的散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们严格推导了用于模拟一维金属-电介质混合微纳结构的传输矩阵法和用于模拟二维金属-电介质混合微纳结构的严格耦合波分析法理论模型。基于这些理论方法,编程实现了用于计算任何电介质、任何金属材料所构成的任何一维多层平板微纳结构和任何二维混合微纳结构中电磁场传输的MATLAB程序,以此作为理论研究的基础。同时,针对具有窄狭缝的亚波长金属光栅情形,严格推导了零阶导模近似理论方法,得出单层简单矩形金属光栅透射率和反射率的半解析表达式,作为分析二维微纳结构中共振现象的一种定量方法。 其次,针对目前基于微纳结构的一个比较热门的研究方向:透明电极的研究,我们提出了一种包含无缝金属平板的一维金属-电介质混合多层平板结构:三明治结构,研究了其中的共振现象,并证明基于这些结构所支持的共振模式,能够使得无缝金属平板在从可见光到近红外的超宽光谱区域近乎透明(T90%)。同时,整个结构的薄膜阻抗只有约2Ω/sq。它所展现出来优良特性:宽光谱高透射,偏振弱依赖,大的入射角范围稳定,超小薄膜阻抗,结构的简单性,使它可以作为透明电极、平板显示等的备选材料。另外,针对另外一类热门的功能性器件-窄带吸收器,我们提出了一个四层平板结构,它不仅能够在可见光,甚至在THz波段都能够实现高达99%,带宽却小于1%(相较于中心频率)的完美窄带吸收,这是目前据我们了解到的基于金属-电介质混合微纳结构实现窄带吸收器表现最好的方案。除此之外,基于一维多层平板的周期性结构,我们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从0.51μm到2.51μm超宽光谱完美吸收(A90%)的宽谱吸收器,并且这种宽谱吸收对入射光的偏振态,入射角度的依赖都很小,满足了吸波材料最主要的三个要求,因此可以作为从0.5μm到2.5μm光谱范围内的优良吸波材料。 再次,我们研究了几种典型然而容易被忽视的二维金属-电介质混合微纳结构中的共振现象,包括:包含狭缝和凹槽两种基本单元的复合金属光栅结构:非对称环境下单层金属光栅结构:金属光栅和电介质平板双层混合结构·双层金属光栅夹电介质层结构;六层金属电介质混合光栅结构。基于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微纳结构,我们深入阐述了微纳光电子学中常见的共振模式的物理原理,同时发现一些新的共振现象,并基于这些共振现象,提出了相应的实用化方案,例如宽谱偏振器,宽谱透射器,窄带吸收器,宽谱吸收器等等。
【关键词】:亚波长微纳结构 几何演化追踪法 宽谱透射器 宽谱吸收器 完美窄带吸收器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O44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20
- 1.1 引言10-11
- 1.2 本论文关键概念11-16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16-20
- 2 一维和二维金属-电介质混合结构中电磁场的传输理论20-46
- 2.1 电磁场的定义形式20-25
- 2.2 一维金属-电介质混合平板结构中单色场的传输理论25-28
- 2.3 二维金属-电介质混合光栅结构中电磁场的传输理论28-45
- 2.4 本章小结45-46
- 3 多层金属-电介质混合平板微纳结构中共振现象的研究46-73
- 3.1 宽谱透射器-透明电极46-56
- 3.2 窄带吸收器-太赫兹区域56-66
- 3.3 宽谱吸收器-吸波材料66-72
- 3.4 本章小结72-73
- 4 单层二维金属-电介质混合微纳结构中共振现象的研究73-107
- 4.1 含狭缝和凹槽的复合光栅对电磁波散射研究-厚光栅73-86
- 4.2 含狭缝和凹槽的复合光栅对电磁波散射研究-薄光栅86-96
- 4.3 非对称环境下单层金属光栅的散射特性研究96-105
- 4.4 本章小结105-107
- 5 多层二维金属-电介质混合微纳结构中共振现象的研究107-134
- 5.1 超薄银光栅和无定型硅构成的光学吸收器107-115
- 5.2 双层金属光栅结构中稳健宽谱透射的研究115-125
- 5.3 多层光栅中宽谱吸收的研究125-132
- 5.4 本章小结132-134
- 6 总结与展望134-138
- 6.1 全文总结134-136
- 6.2 未来工作展望136-138
- 致谢138-140
- 参考文献140-153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153-1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熹,谯春,舒达;两端固定张紧弦“异常”共振现象[J];物理实验;2005年03期
2 椹木亨;司月玲;;抛石防波堤坡面上共振现象引起的破坏机理[J];水道港口;1984年04期
3 李辉,周坤根,胡延昌;线应变固体潮观测中的周日波共振现象[J];地壳形变与地震;1989年01期
4 何勤,严仲强,周海忠;对纵向策动弦上共振现象的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4期
5 许国梁;高峰;;教室里的共振现象——危害及对策[J];物理教学探讨;2011年11期
6 林涧;;令人叹为观止的共振现象[J];大科技(科学之迷);2003年12期
7 巫晨云,王新龙,睢群;参量激励表面次谐波内共振现象的实验研究[J];声学学报;2005年01期
8 臧传芹;章柏红;;野生果蝇生物钟模型中的相干共振现象[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年21期
9 陈奎生;液压系统的共振现象及其处理[J];噪声与振动控制;1995年05期
10 辛永松;;简易共振摆[J];物理教学;199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青林;胡绍全;;楔环连接结构振动过程中的超谐共振现象研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明 捷;借助“纳米竖琴”观察微观世界共振现象[N];大众科技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虎权;亚波长微纳结构中共振现象的研究及功能性器件的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2 杨建华;几类不同系统的随机稳定性及多重振动共振现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3 陈玺;微结构中波的动力学及共振现象的研究[D];上海大学;2007年
4 贾正林;噪声诱导共振现象中的噪声关联和时间延迟效应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臧传芹;生理节奏中的相干共振现象[D];北京理工大学;2008年
2 舒长征;Mackey-Glass系统中的共振现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871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987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