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博士论文 >

保险与再保险中的巨灾债券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2 02:08

  本文关键词:保险与再保险中的巨灾债券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巨灾风险 巨灾债券 巨灾衍生品 风险融资


【摘要】:近年来,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加剧,各种巨灾事件频繁发生,世界各国都经受了巨大的损失。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现代社会的弱点造成了各种各样的“失败”、意外事故、管理失误以及人为的或是自然的灾难,给世界各国带来的经济损失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这些都是现代社会经济、技术和环境全球化改变的重要特征。 我们注意到,巨灾事件所具有的低概率、高损失的特征,与普通商业保险和再保险标发生频率高、损失低的特点存在本质不同。因此传统的商业保险与再保险风险管理模式不适用于巨灾风险管理。此外,国际保险市场提供的巨灾保险产品有效供给存在严重不足。并且,这些巨灾事件导致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的资本金被严重消耗,保险业通常意义上的资金补充能力并不足以让资本金水平快速恢复到灾难发生之前的水平。 随着巨灾风险损失的不断扩大以及国际金融资本市场的发展,利用资本市场来分散转移风险,已经成为巨灾风险管理中的新思路。巨灾风管理领域的创新工具主要是保险挂钩证券(ILS),其范围包括巨灾债券、巨灾掉期、巨灾期权、侧挂车和行业损失担保等。 本文首先首先简要介绍了可保风险理论与保险金融化的趋势,阐述了巨灾风险及巨灾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进而全面回顾了有关巨灾债券及巨灾挂钩证券的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 通过对目前国际上几类主要的巨灾风险指数进行深入的介绍和仔细的分析,紧接着展开研究了传统的巨灾风险挂钩证券,创新型巨灾风险挂钩证券,探讨了巨灾债券的特征、种类、运行方式,以及巨灾债券的市场表现、历史演进及当前的发展状况,并在总结国际业界经验的基础上阐述了巨灾风险挂钩证券的市场表现以及优势。 从第三章开始本文集中对巨灾债券进行研究讨论,阐述了巨灾债券的运行特征、定价与基差风险研究。通过对巨灾债券定价的两类主流方法,包括基于精算学的巨灾债券定价,以及基于金融学方法的巨灾债券定价进行深入讨论。文章指出基于精算学方法的巨灾债券定价在实务中具有好操作且便于实现的优势。进而,全面阐述了巨灾债券定价的最新进展。并在总结国际业界经验的基础上,特别说明了巨灾债券价格及巨灾债券收益的实际表现,针对一类基于指数触发赔偿机制的巨灾债券,建立了基差风险的理论模型框架。 为了进一步研究讨论巨灾债券在巨灾发生后为基础设施的项目重建过程发挥的积极作用。首先讨论研究了政府部门发行巨灾债券以支持重大灾害事件发生后,对于基础设施项目进行融资重建的可能性,通过阐述政府部门以此种方式对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针对不同的策略选择给出了静态比较最优解。 最后,在研究国际业界经验的基础上,特别考察了巨灾债券的监管经验等的发行过程中遇到重要论题。在政策建议与展望部分,提出了中国发展巨灾债券的政策建议,并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展望了巨灾风险证券化在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42.64;F832.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燕芳;;浅谈国外保险风险证券化[J];商业研究;2006年05期

2 杨凯;齐中英;黄凤;;我国发展巨灾保险所面临的供需不足分析及建议[J];商业研究;2006年06期

3 孙立娟;;保险公司破产的国际经验与借鉴[J];保险研究;2009年06期

4 谢世清;;巨灾债券的精算定价模型评析[J];财经论丛;2011年01期

5 谢世清;;论巨灾期货及其市场演进[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年04期

6 刘鹃;李永;;中国地震损失分布与巨灾债券定价研究[J];财贸研究;2009年06期

7 凌可;;国外巨灾风险证券化及我国的对策[J];当代经理人;2006年13期

8 杨波;;广西保险公估业面临的困境及其成因分析[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9 韦勇凤;李勇;巴曙松;;巨灾债券对投资组合分时期影响的实证分析[J];保险研究;2012年08期

10 田玲;向飞;;基于风险定价框架的巨灾债券定价模型比较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韦勇凤;基于公共私人合作的巨灾债券设计与定价[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2 陈威荣;台湾巨灾风险管理证券化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师华;巨灾债券的发展及其在中国保险业的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432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12432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a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