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博士论文 >

基于创新协同的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提升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6 14:09

  本文关键词:基于创新协同的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提升模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 创新协同 资源型城市竞争力 提升模式


【摘要】:资源型城市集聚了国家大部分战略性资源,其发展直接关系到城市体系乃至区域和国家的发展大局。由于长期持续开采和加工程度低,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趋于枯竭,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科技创新能力落后等问题,城市发展受到严峻挑战。在相继出台了一些针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政策意见后,2013年11月,国务院又印发了《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规划指出,到2020年,资源富集区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格局基本形成。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加快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相关问题的研究成为区域发展研究的热点。因此,本文以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为研究对象,引入创新驱动要素,进行基于创新协同的产业竞争力、生态竞争力和科技竞争力提升模式研究,其中,产业竞争力是主动力,形成资金积累和城市竞争优势;生态竞争力是持续力,保障城市良性循环发展;科技竞争力是核心力,带动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本文首先对资源型城市和城市竞争力进行了界定,分析了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提升目标,在梳理资源型城市竞争力影响核心要素,以及驱动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提升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动力要素的基础上,探讨了技术与制度协同驱动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提升的理论模型,进而构建了基于创新协同的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提升的TI-IES模型框架。对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问题进行分析,界定了资源型城市产业竞争力内涵,基于城市发展的生命周期视角,构建了包括技术创新维、制度创新维和生命周期维的产业演化三维体系结构,分析了产业创新的协同演化模型,并针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和再生期各个阶段,提出了技术创新主导、制度创新主导,以及技术和制度共同主导的TIC产业发展模式。基于空间结构布局的视角,考虑创新要素在产业发展中的催化作用,依据超循环理论,提出了针对产业优势、产业链优势、产业集群优势和产业群区域优势提升的产业创新ICCA模式。对资源型城市生态发展问题进行分析,界定了资源型城市生态竞争力内涵,提出经济和生态共赢的生态发展目标模型,考虑城市生态发展主体,通过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主体间的博弈分析,设计了创新主体间的利益共享模式,以生态效率理论为依据,从微观、中观和宏观角度研究了企业生态效率、产业生态效率和区域生态效率的提升模式。对资源型城市科技发展问题进行分析,界定了资源型城市科技竞争力内涵,探讨了基于创新协同的科技竞争力提升演化模型,进行基于创新协同的科技竞争力提升经济分析,考虑科技竞争力提升的参与主体要素,分主体研究了政府科技制度创新、企业科技技术创新、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培养创新,以及中介机构科技服务创新的提升模式。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以典型资源型城市鸡西市为实证研究对象,分别对城市内产业、生态和科技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协同度测量模型和指标体系的构建,对鸡西市创新协同与各子系统的发展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对鸡西市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模式对策。基于创新协同的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提升模式研究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探讨了通过协同互动优化产业结构、治理生态环境和激励科技创新演化发展路径,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研究具有一定得到参考和借鉴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99.2


本文编号:12588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12588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a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