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适宜规模与偏向性财政政策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城市适宜规模与偏向性财政政策的影响研究
【摘要】:城市是现代经济的主要空间载体。中国的城镇化实践为探索城市发展的规律提供了契机。本文从生产率和个体婚姻的角度研究中国城市的适宜规模问题,并分析偏向性财政政策对城市规模和居民福利的影响。城市规模扩大的生产率效应在理论上并不能给出明确的答案,现有文献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以城市规模一次项为核心解释变量的文献得出城市规模扩大对生产率有正向效应,加入了城市规模平方项的文献则认为存在最优城市规模。设定特定函数形式可能掩盖了城市规模与生产率之间的真实关系,本文采用中国地级及以上285个城市2003~2012年的数据,建立含有固定效应的部分线性面板数据模型,估计生产率与城市规模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中国城市在人口规模达到110万之前,城市规模扩大生产率显著提高,在此之后,不同人口规模城市的生产率无显著差异,大城市扩张不能提高生产率。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是我国的城镇化的主要目标,然而,在中国大城市适龄青年“结婚难”问题日益严重。本文基于婚姻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提出三个有待验证的理论假说:①城市规模越大,中国城镇适龄青年结婚概率越小;②城市规模对中国城镇男性和女性青年结婚概率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③城市规模对适龄青年结婚概率的影响具有时变效应。运用城镇居民微观调查数据对上述假说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城市规模增大1%,中国适龄青年结婚概率下降0.10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城市规模增加一倍,适龄青年结婚概率下降10.5个百分点,中国特大城市持续扩张的城市规模严重阻碍了适龄青年走向婚姻殿堂;城市规模增大1%,女性的结婚概率下降0.098个百分点,而男性结婚概率下降0.146个百分点;城市规模对适龄青年结婚概率影响具有随时间增大的明显趋势。人口和生产的空间分布不仅依赖市场的力量,也与政府行为有关,中国的政策实践对城市规模的影响不容忽视。一般情况下,城市规模越大的城市行政等级越高,公共资源向行政等级高的城市集中,形成了偏向于大城市的财政支出政策。借鉴新经济地理学框架,本文研究偏向性财政支出政策对人口和生产空间分布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偏向于大城市的财政支出政策是大城市持续膨胀的重要原因,并且降低了居民的福利。总之,中国的大城市膨胀并不能提高生产率,反而使大城市“结婚难”问题更加突出。偏向于大城市的财政支出政策促成了大城市的膨胀,降低了居民福利。协调大中小城市之间的财政分配,将有效防止大城市过度膨胀,形成合理的城镇化空间布局。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99.2;F812.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城市规模[J];城市问题;2002年05期
2 ;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提升城市品位[J];协商论坛;2004年02期
3 李宝梁;;城市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城市刍议[J];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4 武夷山;;城市规模多大为好[J];科技导报;2007年13期
5 杨洋;谢凤华;;城市竞争力研究综述[J];内江科技;2007年09期
6 徐云;;城市足迹馆:感受世界文明的底蕴[J];公关世界;2010年11期
7 阿纳休·萨巴尔毕斯科亚;彭永清;;与城市和谐共存[J];世界环境;2011年01期
8 吴家浩;高少慧;许维栋;;我国城市规模政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09期
9 刘丽红;;提升城市宜居水平需处理好五种关系[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6期
10 李海俊;芦效峰;程大章;;智慧城市的理念探索[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小培;胡敏;;从区域的角度分析珠海城市竞争力及其提升对策[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2 曹慧;;论经营城市(节选)[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3 梁东;李瑞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城市规模问题及对策[A];2005年山东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谭林;董海浪;张健;;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与构建[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钱铭;;浅论控制城市规模与节约土地[A];中国土地科学二十年——庆祝中国土地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0年
6 俞滨洋;陈烨;;论新世纪哈尔滨城市品牌的重塑[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李同德;;我国城镇化进展中的城市规模布局的探讨[A];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专刊——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一)[C];2013年
8 R塠x;王[x海;;悂向21世}\0的昆明[A];一九九九年第六届海峡两岸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吴游;;经营城市与经营土地中若干问题的思考[A];21世纪中国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土地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胡毅;董珂;;资源稀缺背景下的城市发展策略——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扬 通讯员 张琳彦;城市规模跨向“大蚌埠时代”[N];蚌埠日报;2012年
2 梁倩;我国城市规模划定标准将改[N];中国建设报;2013年
3 记者 杨宝迪;塑造一座有灵魂的城市[N];长春日报;2013年
4 早报记者 欧昌梅;城市规模划定标准可能重设[N];东方早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王海霞;“中国应该重新考虑城市规模问题”[N];中国能源报;2013年
6 本报评论员;城市治理 既要看得到更要管得到管得好[N];西安日报;2014年
7 记者 孙振宇;城市规模上档次 长远发展添活力[N];雅安日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王丽娟;个性城市要特色不要克隆[N];中国改革报;2004年
9 中国50城市发展研究课题组;改善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下)[N];中国环境报;2001年
10 胡双梅;人口、产业和城市集聚在区域经济中的关系[N];中国人口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亮;城市规模经济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2 张福磊;全球化时代的城市与国家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丁红艳;新疆少数民族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5年
4 李名良;中国城市适宜规模与偏向性财政政策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5 李东序;城市综合承载力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王胜本;利益分析视角下的城市治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7 陈Z,
本文编号:12733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1273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