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自组织机制与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绩效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2 06:00
本文关键词:社会资本、自组织机制与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绩效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资本 自组织机制 商业银行 经营转型绩效
【摘要】:商业银行经营转型是商业银行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做出的不断优化、调整增长方式的价值取向和经营模式的行为,本质上是一个如何解决商业银行长期持续优化发展问题。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金融监管政策日益严格,金融市场化稳步推进,金融脱媒及互联网金融全面冲击的大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经营转型面临着复杂而严峻局面。因此,对其经营转型背后的行为理论依据和实施路径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十分必要而紧迫,具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对于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研究大多是按照“行为导致绩效”的研究思路,或是从传统的“机构观”或“功能观”等宏观层面着手,对于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微观动因和运行机制研究不足,没有形成有说服力的理论研究逻辑。或是就问题论问题,仅提出转型目标和行动方案等技术性具体措施,没有考虑经营转型行为的前因。实际上商业银行并非是孤立的行动个体,而是涵盖社会经济金融领域各方面的社会金融资源网络上的一个纽节,其经营转型行为是嵌入于各方参与主体的多种社会金融联系互动中。基于这种认识,本文采用社会资本和自组织理论视角,按照嵌入性关系导致行为,行为决定绩效的研究思路,提炼并尝试探究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本质、理论依据以及实现路径和组织机制等问题,梳理出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内在行为逻辑依据和实施路径,一方面既能克服传统的行为导致绩效研究框架不足,推进理论创新;另一方面,又为转型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和新思路,指引转型实践。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总结如下:(1)理论定位与解释。本文从探究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理论依据入手,将其定位为金融中介如何发展的研究范畴,以“功能观”、“资源观”和“社会网络观”理论对金融中介发展相关理论进行跨学科交互研究,指出了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目标是动员和控制各种嵌入式金融资源,而社会资本理论和自组织机制对于商业银行获取持续发展所需的金融资源有着深刻的内在逻辑联系,明确了理论研究的切入点和依据。(2)研究框架模型构建。在对目前经营转型现状及问题根源剖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金融嵌入式和多元化发展及其导致市场竞争格局的巨大变化对于商业银行社会资本和自组织机制的影响,据此界定了商业银行社会资本内涵,结构、关系和认知三大研究维度;商业银行自组织机制与社会资本的关系,对经营转型绩效的作用。以社会金融资源网络为基础,以社会资本为桥梁和纽带,以自组织为组织治理机制,结合中国社会金融资源网络的特色情境,构建了商业银行经营转型概念研究框架模型。(3)实证分析与检验。对研究框架模型中的社会资本与经营转型绩效、社会资本与自组织机制、自组织机制与经营转型绩效三对关系分别提出相关研究假设,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数据收集,进而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将实证检验结果与理论研究假设进行比较、分析和讨论,以验证理论假设的正确性。(4)研究结论和发现。商业银行社会资本对自组织机制和经营转型绩效有显著的正效应影响;自组织机制对经营转型绩效有显著的正效应影响,并在社会资本对经营转型绩效的影响中发挥了中介作用。商业银行社会资本三个维度的影响路径并不相同,结构维对两者既有直接影响又通过关系维具有间接效应;认知维与两者均没有直接影响,只通过关系维发挥间接影响作用;关系维通过自组织机制的直接影响对经营转型绩效发挥间接影响,并在三个维度之间起到中介传导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33
,
本文编号:12813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1281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