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博士论文 >

政府经济行为视角下“中国式”产能过剩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4 07:08

  本文关键词:政府经济行为视角下“中国式”产能过剩问题研究 出处:《江西财经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式”产能过剩 政府经济行为 成因 供给侧“去产能”


【摘要】:自产能过剩问题在中国出现以来,就备受经济界、政治界及社会民众的热切关注,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出台了许多抑制和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措施,但"中国式"的产能问题不仅没有被很好地化解,反而愈演愈烈,因此产能过剩常常被看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痼疾"。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背景下,我国产能过剩矛盾的范围和程度进一步扩展与加深,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并把"去产能"列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研究中国产能过剩与政府经济行为的相关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供给侧"去产能"的几点建议尤为重要且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政府经济行为为视角分析了"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内涵、成因及供给侧"去产能"的基本路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界定了"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内涵。通过阅读与整理大量国内外关于产能过剩问题的研究,在对比国内外文献中论述产能过剩这一概念的联系与区别的基础上,对"中国式"产能过剩进行了界定,即在中国特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政府直接或间接地干预经济而造成产能超过需求量达到一定程度,且对经济运行产生严重的、难以化解的不良结果的经济现象。"中国式"产能过剩是大量落后产能的产能过剩,是中国特有的经济现象,主要表现为结构性产能过剩与体制性产能过剩,前者是由于长期技术创新乏力使得供需错配,并进而造成的低端产品供给严重过剩而高端产品供不应求的产能过剩现象;后者是由于政府过多介入和干预企业投资决策所导致的企业过度投资的产能过剩现象。(2)从理论层面探讨了政府经济行为与"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关联性。在分析"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内涵及中国政府经济行为的特征的基础上,从政府经济行为出发构建了一个分析"中国式"产能过剩的理论框架,即在中国特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行为、内部联系及利益博弈等造成了"中国式"产能过剩及其恶性循环。具体来看,在中央政府经济行为方面,主要是中央政府的产业发展战略、产业政策及相关的化解"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对策建议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用大量行政手段替代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从而使得政策效果不佳或失效;在地方政府经济行为方面,主要是地方政府通过各种补贴方式扭曲企业投资行为,从而加重"中国式"产能过剩。(3)从实证层面验证了政府经济行为与"中国式"产能过剩的相关关系。以最具代表性的钢铁产业为例,通过搜集与整理35家钢铁产业上市公司2008-2014年的的企业财务数据,在测算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和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法定量分析了"中国式"产能过剩与政府经济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并验证了以下三个假说:①政府补贴与钢铁企业的产能过剩呈正相关关系,即政府补贴越多,产能过剩越严重,产能利用率越低;其背后的原因是钢铁上市公司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低下,使得其对政府补贴使用效率不高,从而形成了大量的低端产能过剩。②工业土地价格的扭曲程度与钢铁企业的产能过剩呈正相关关系,即工业土地价格扭曲程度越严重,产能过剩越严重,钢铁企业的产能利用率越低;③钢铁产业的金融支持水平与产能过剩呈正相关关系,即金融支持水平越高,产能过剩越严重,产能利用率越低。(4)总结了"中国式"产能过剩的阶段性特征,首先,"中国式"产能过剩由初期的集中于消费品工业及生产资料工业、扩张到中期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再扩张到后期的高科技新兴行业,说明"中国式"产能过剩具有普遍性及长期性特征;其次,"中国式"产能过剩中结构性特征明显,即产能过剩行业中存在严重的低端产品过剩而高端产品供给能力不足的现象;再次,落后产能一直贯穿于"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是"中国式"产能过剩的隐患与顽疾,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使得"中国式"产能过剩表现出棘手且难化解的特征。(5)在论述"中国式"产能过剩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深度分析了"中国式"产能过剩的根本性成因:首先,从中央政府经济行为角度看,中央政府仍未摒弃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在制定产业政策和产能过剩的治理政策时计划经济色彩浓厚,使得产业政策和产能过剩治理政策效果不佳。另外,投融资体制、财政体制、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制及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滞后,使得地方政府行为及企业投资行为扭曲,从而造成大量的"中国式"产能过剩;从地方政府经济行为角度看,在实施中央政府的产业政策时,由于受到政绩显示及政治晋升的激励,容易置当地资源与环境的约束于不顾,追求短期的经济增长,表现为地方政府行为中依然存在着强烈的"投资冲动",另外各级地方政府间的竞争博弈会造成地方保护主义和地区产业同质化现象,两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形成大量低端产能过剩。(6)提出了供给侧"去产能"的具体路径。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背景下,指出了采用供给侧管理为主,需求侧管理为辅的方式化解"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具体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东华;吕逸楠;;政府不当干预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以中国光伏产业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10期

2 王秋石;万远鹏;;政府应从化解产能过剩中逐步淡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3 鲁品越;;马克思宏观流通理论:非均衡宏观经济学——兼论生产过剩与投资扩张的兼论生产过剩与投资扩张的“乘数效应”[J];经济学家;2015年05期

4 吴春雅;吴照云;;政府补贴、过度投资与新能源产能过剩——以光伏和风能上市企业为例[J];云南社会科学;2015年02期

5 黄健柏;徐震;徐珊;;土地价格扭曲、企业属性与过度投资——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城市地价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03期

6 范林凯;李晓萍;应珊珊;;渐进式改革背景下产能过剩的现实基础与形成机理[J];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01期

7 胡新华;;西部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向比较与优化路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8 冯梅;孔垂颖;;国内外产能过剩问题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2013年10期

9 翟东升;;解析“中国式”产能过剩[J];宏观经济管理;2013年07期

10 陈剩勇;孙仕祺;;产能过剩的中国特色、形成机制与治理对策——以1996年以来的钢铁业为例[J];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张丽平;;德国经济转型未经历资产价格剧烈波动[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2 何志成;;用产业创新化解产能过剩[N];江苏经济报;2012年

3 刘宝亮;;船舶工业:散货船比重过大的产品结构难以为继[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4 罗蓉;;体制改革不到位导致产能过剩[N];中国工业报;2006年

5 林毅夫;;消化过剩生产能力[N];文汇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何;供求特征、策略性行为对市场结构的作用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刘林;微观产能利用对我国宏观资金流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3 何彬;基于窖藏行为的产能过剩形成机理及其波动性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江飞涛;中国钢铁工业产能过剩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熊思觅;产能利用水平与通货膨胀的相关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2 赵颖;产能过剩的定量测算及其与宏观经济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3 曾繁梅;我国工业市场结构与过剩产能关系的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4 路楠林;产能过剩与市场结构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273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13273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3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