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博士论文 >

国际资本流入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动态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9 06:14

  本文关键词:国际资本流入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动态效应研究 出处:《辽宁大学》2015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经济增长 国外直接投资 国际证券投资 外债 系统论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国际资本流动成为国际间经济互联的常态,随着几次大规模的国际资本流动浪潮,全球经济快速发展。但近二十年间,国际资本流动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开始显现,世界范围内几次大规模危机的爆发都和国际资本流动密切相关。随着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会融危机的爆发,国际资本流动对于经济持续平稳增长带来的负面效应日益突显,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整体经济增长受到严重冲击。各国学者开始密切关注国际资本流动对于一国经济的长期影响,本文在系统分析我国经济增长与要素投入关系的基础上,集中研究国际资本流入对我国经济增长要素的冲击,以及系统论视角下国际资本流入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效应。本文试图利用复杂系统理论,将经济增长作为一个系统,分析国际资本流入与经济增长这一系统的作用演化机制,按照国际资本流入对经济增长冲击的传导机制,研究国际资本流入的不同形态对于经济增长系统的非线性影响的过程,揭示国际资本变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复杂影响,在文章论述的过程中将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要素投入作为国际资本流入不同形式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中间变量,分析不同形式的资本对经济增长要素的不同作用机制,进而系统化的将国际资本流入和经济增长纳入到统一的系统内,不同流入形式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反馈机制,同时利用VAR工具实证分析了不同资本流入形式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而提出适合我国国际资本流入的三种主要形式——FDI、FPI、外债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论文阐述了我国经济增长的系统结构,解释了本文的研究基础。笔者主要梳理了迄今为止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脉络,发现现有研究在研究经济增长时没有以系统化的观点考虑影响经济增长的全部因素以及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为了完善经济增长理论,笔者提出建立经济增长系统模型,并进一步对经济增长系统进行深入剖析,进而梳理我国经济增长要素的主要情况,然后利用VAR模型系统分析我国内生化的经济增长与投入要素之间的动态关系。在此基础上,论文重点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国际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分析。在系统梳理了国际直接投资在我国的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笔者利用系统论思想分析了国际直接投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效应的内外部因素及其反馈机制,进而利用VAR模型的方差分解说明了国际直接投资对各个经济要素的影响程度,同时,利用VAR模型中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当国际直接投资变动一单位对经济增长要素的冲击效应。其次,论文分析了国际证券资本流入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笔者系统梳理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国际证券资本的发展状况,同时利用系统化理论分析论文国际证券资本流入影响我国经济增长(要素)的内外部因素及利用系统动力学的反馈模型分析了影响国际证券资本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最后,本章采用了VAR模型分析了国际证券资本流入对我国经济增长要素的影响程度以及国际证券资本流入对我国经济增长要素的冲击作用。经研究发现,我国引入国际证券资本的过程对经济的冲击效果还是较为明显的。目前我国引入国际证券资本的方式和资本都以短期为主,这是导致我国资本市场波动剧烈的主要原因。再次,笔者对外债流入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进行了分析。笔者系统化的研究了外债资本流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具体作用机制,体现在人力资本形成效应、物质资本形成效应、技术进步效应。同时,笔者利用VAR模型实证检验了外债资本流入对我国经济增长确实存在促进作用,但作用的大小却受东道国经济发展情况的制约。最后是国际资本流入与经济增长动态效应的实证分析。笔者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VAR模型,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FDI)、国际证券投资(FPI)、外债和经济增长四者的非线性的影响。从VAR模型结果看,FDI是我国GDP发展的主动力,其次GDP自身的资本惯性也是很重要的因素;FPI流入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轻微作用,在我国现有体制内起的作用是积极的;而外债流入较FPI对经济增长影响效果略微明显,同时对其自身的影响波动很大,是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金融市场的的一个不稳定要素,脉冲响应图也更加进一步的说明了这一点。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对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引入外资的方式方法以及外资的实行方式提出了自己的政策建议。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6;F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北亭,于鸿君;我国资本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2 严兵;"以竞争换技术"战略与外资溢出效应——基于我国工业部门相关数据的分析[J];财贸经济;2005年01期

3 陈健;;国际资本流动、价格波动和宏观经济增长研究[J];财贸研究;2010年05期

4 金雪军;邢自霞;;中国外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政研究;2008年01期

5 罗斯丹;;国际资本流动传导机制研究——基于对中国金融安全的影响[J];当代经济研究;2009年01期

6 常子晨;常东旭;;增长极限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重要源头[J];大连干部学刊;2012年04期

7 汪洋;郝红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供应链物流资金供求平衡[J];工业工程;2009年01期

8 沈坤荣;傅元海;;外资技术转移与内资经济增长质量——基于中国区域面板数据的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11期

9 姚慧丽;于云霞;;并购企业人员冲突现象的协同学解释与对策[J];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12期

10 项卫星;王达;;国际资本流动格局的变化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冲击——基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杨珍增;国际资本流入构成对金融发展影响的差异性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欣昱;外资外贸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路径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3 冉茂盛;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4 于冬;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国际资本流动性及效应的经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郭小燕;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郑月明;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外资政策调整[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赵海英;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李敏;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关联性的系统动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石胜利;经济增长与要素投入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辛冰;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人民币汇率决定模型[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陈瑞彩;FDI流入对我国地区人力资本发展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9年

4 杨娟;我国外债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5 仲君燕;我国金融开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491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13491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a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